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ERP系统绩效产生分析

2011-12-29 09:56:44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依据ERP系统绩效和企业管理整体的相关性,将其划分为“第一绩效”和“第二绩效”。“第一绩效”是指应用ERP系统后,企业管理借助ERP系统强大信息处理及整合能力从而使管理效率提高。
关键词: ERP 绩效
    ERP系统绩效产生分析

    依据ERP系统绩效和企业管理整体的相关性,将其划分为“第一绩效”和“第二绩效”。“第一绩效”是指应用ERP系统后,企业管理借助ERP系统强大信息处理及整合能力从而使管理效率提高。直接即可产出的绩效。“第二绩效”指ERP系统应用之后,企业管理随ERP信息系统同步提升。即企业管理主动变革与先进E只P系统“配套”产出的绩效,也就是两者充分集成协同一致后产生的绩效。

    ERP系统绩效突出,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也是该系统先进性的具体表现。但是。由于有“第一绩效”和“第二绩效”之分,进而就延伸出了“理论绩效”和“事实绩效”之间的矛盾;中突。假如该矛盾在企业内得到解决,也就是说企业应用ERP之后事实产生的绩效贴近“理论绩效”,则ERP系统应用获得成功;相反,若该矛盾发生激化,企业应用ERP之后事实绩效很小,与理论绩效”相差太远,即ERP应用遭到失败。

    ERP系统应用的“理论绩效”和“事实绩效”既矛盾又统一,要对这一矛盾;中突进行深入解析,还需更进一步探析。第一绩效”先天不足性和“第二绩效”的集成协同性。

    (一)“第一绩效”的先天不足性

    正确理解ERP系统“第一绩效”的限制性,有利于解析我国近年来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产生问题的根源,以便及时采取更有效的办法解决该问题。

    ERP系统“第一绩效”限制性,是由管理信息系统本质属性所决定。ERP信息系统实质上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加工处理系统,它作为现代化信息工具为企业管理提供全面服务。因ERP系统具有数据处理技术的先进性及高度整合性,企业管理内部的各子系统之间的“脱节”问题得以很好解决,使得各相关子系统之间最终达到了“无缝隙”衔接。在一定层次上解决了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中“数据重复叠加”和“信息传递不畅”问题,进而可以在诸多方面提高信息系统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信息使用成本。首先,在数据采集阶段,所有相关信息一次输入系统后,所有相关的子系统能共享。这就在一定层次上解决了企业原有数据“重复收集”的缺陷。其次。因“信息产成品”的最终“使用者”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这样,即便ERP系统能够产出“高品质信息”,也极有可能因为“实际经营管理”中没有能够科学应用,致使其效果大为降低。显而易见,ERP系统也仅是为企业管理水平提高提供了条件,但如果企业管理无应用“高品质信息”之“能力”。也就无法产生理想的系统绩效。因此,ERP系统的“第一绩效”存在先天不足性。

    (二)“第二绩效”的集成协同性

    集成协同是指组成整体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乃至同步发展提升的互动活动。不管系统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只要客观上系统存在,集成协同的问题就必然存在。

    “第二绩效”的集成协同性是指ERP系统的“第二”衍生绩效是因为信息系统革新而促进企业管理整体的机制、机能。提升”,最后出现的“产物”。换言之,该。第二绩效”不是仅由企业内部某一个子系统通过独立升级就能够发生的“成果”。而是由企业各子系统及各部门乃至各业务职能环节同时“提升”且集成协作的最终产物。也就是指企业整体管理系统,包括管理层次、管理文化、管理方法、管理职能等必须革新来适应进步的ERP信息系统,达到企业管理与ERP真正集成协同,才能更为彻底“挤出”ERP系统潜在的“第二绩效”。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we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