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A > 正文

从Zachman企业架构框架想到的

2018-06-06 10:16:48  来源:CSDN

摘要:Zachman架构框架不仅是认识企业架构的一个有效的理论,还可以指导我们的职业成长,成为导向明灯。
关键词: 企业架构 Zachman
近日读书,认真地理解了一次Zachman企业架构框架,联系结合信息化建设中的一系列实践问题,深刻地认识到Zachman框架不仅是一个企业架构框架,还是指导我们信息化从业人员定位自身,规划发展,磨炼技艺的有力工具。
 
Zachman架构框架是美国架构规划专家约翰·扎克于1987年创建的第一个企业架构框架,并以此框架奠定了企业架构框架理论的基础。Zachman架构框架也成为一个经典框架。
 
Zachman架构框架源于上世纪70年代IBM使用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论,以最具代表性的6列5行共30个元素表示的矩阵表格,用最简便的形式刻画了构成信息系统规划中所有内在关系的设计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在设计中的功能和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和模型。
 
在Zachman架构框架表中,从上到下,可以看出,Zachman框架分为5个层次,每行一个,代表不同类型的项目涉众的看法和观点,同时明确了企业架构工作的流程和流程承担者。第一行是企业的管理层,是企业的规划和管理人员的范畴,定义了组织的方向和目的,以及架构工作的边界,明确架构所支持的业务范围,规划系统在功能、性能和成本等方面的整体要求。第二行是企业的业务层,是系统的拥有者范畴,用业务术语来定义组织的本质,包括其结构、过程,明确业务实体和本层的关系,以及业务流程与规则。第三行是架构层,是系统设计者和项目架构师范畴,用更加严格的术语来决定和定义系统的功能和数据模型,这是从信息系统设计师的观点来看问题。第四行是设计层,是系统的构建者和实施方范畴,定义采用相应的技术和手段来满足前面四行的需求,需要考虑系统开发的工具、技术方案和平台等。第五行是开发层,是系统的开发者和承包者范畴,定义详细设计,考虑实现语言、数据库存储和中间件使用,包括具体的数据库、系统模块、业务规则等,确保分配给开发者的工作能够具体执行。
 
表中无论哪个层次,从左至右,企业信息化都应该从数据(WHAT)、功能(HOW)、网络(WHERE)、人员(WHO)、时间(WHEN)和动机(WHY)等6个方面来综合考虑。前3列是抽象产品,着重描述组织之内的重要实体、对象、组件,以及相互关系(即流程),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就是数据、功能和网络。后3列着重描述什么人为什么在何时具体完成前面3列的内容。
 
尽管Zachman架构框架说的是企业信息化中的架构问题,但细细想来,与我们信息化从业人员自身是密切相关的。下面就来分析分析。
 
一、Zachman架构框架为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定位问题标明了刻度
 
人的定位问题,很重要。只有找准了定位,才能在社会国家、公司组织,甚至具体到一个项目小组中,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而不是成为前进的绊脚石。具体到一个信息化从业人员来说,从毕业入职,到离职跳槽,首先就要考虑定位问题。毕业入职时,一个刚从象牙塔中出来的新丁,即使在大学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奖学金、荣誉证书等拿到手软,心高气傲,但刚从事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份工作,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就这是将自己的定位比较低。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新工作嘛,知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新的,面对的新领导、新同事,甚至可能还有带你的师傅,夹着尾巴做人是必然的。工作了几年,长本事了,想要得到更好的职位或薪酬了,离职跳槽也是自然的。但是,对于新的目标岗位,你是否能够与之匹配,你的能力能否让你取得新领导、新同事的认为,首先自己要掂量掂量自己,就是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另外,在工作面对不同的人时,也有一个定位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个组织的信息化从业人员,在面对领导、甲方时,你应该处在什么位置,在面对分包商、下属时,你又应该自己秉持何种原则。这些实际首先就是定位问题。
 
Zachman架构框架表的第一列,标明了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及后续系统建设中,与信息化相关的涉众范围。尽管这个范围还不够全,但对于我们说明问题已经足够。从职业范围角度,第一行,是某个组织的管理层,第二行,是该组织某领域的专业人员,后面三行,则是IT技术人员。从系统开发建设的角度,前面两行,也就是组织的管理层和业务层,就是系统开发建设的发起者,而后面三行,则是承建者。从项目分包的角度,前面二行是项目的总甲方,而后面第三、四行,可能是技术设计方或揽总包方,而第五行则就是最小分包方。信息化从业人员可能就在这五个层次,不断变换不同的角色,在不同角色当中做不同的事。对于一个具体的从业人员来讲,在进行项目开发过程当中,可能会有角色的不断变化。当处在不同层次的不同角色,特别在角色发生切换的过程中,必须对定位的变化有敏感的认识。而Zachman架构框架明确地指出了信息化从业人员在面对一个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面对的不同角色的范围,以及自己所处的角色的位置。找到了定位,才能明确职责,才能理解不同角度上如何看待问题。
 
二、Zachman架构框架明确了需要在不同层次上看待信息化建设
 
在不同层次的定位上的人,对信息化这件事,就会有不同的看法。Zachman架构框架指出了信息化建设当中,位于不层次上的涉众,需要持相对应的观点。这样,思考问题的高度才会恰如其份。这一点是通过Zachman架构框架表中,每行从左到右来体现的。
 
如果你是组织管理层,那么在系统规划建设中,就必须从管理层的高度认识项目建设。这类人员在组织中,体现为管理高层,以及为管理高层提供信息化咨询,组织信息化建设的人员(可能就是组织的IT部)。这些人员必须对组织的战略有清醒的认识,把组织的战略目标分解到具体系统,为系统所涉的业务划定范围,指定本组织参与建设的人员,找到建设所需要的经费支持,做好建设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为建设提供后勤和人力资源上的支持。当然,这其中最与系统建设相关的就是此行上通过5W1H的6个方面来对系统相关的业务范围进行规定。往往通过围绕业务事件的方式进行,首先给出业务事件列表,逐一关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的事物和组织,然后研究事件当中业务的执行过程的重要方面和事件的输入、输出信息。通过这种厘清重要事件、边界事件的方式,划分好系统要支持的业务范围。这个业务范围的设定,往往会暴露组织管理对待业务的想法,即对组织的某块业务,是发展拓张、改革更新,还是圈定不变,这就体现了信息化建设对业务、管理的变革作用。
 
如果你是组织业务层的人员,那么就必须在组织管理层总的战略指导下,紧盯自己的业务,确保让它被信息化。这类人员往往组织业务流水线上的典型代表,他们十分精通,并关注自己的业务,常常是这个业务领域的专家。所以,Zachman架构框架指出,这类人通过要用业务术语来定义问题,在研究业务过程模型的同时,理顺业务逻辑,实现业务计划,明确业务执行过程中的人员类型,表现业务相关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也要给出业务执行中暴露出的信息的语义。这个层次的人员,常常是不了解信息化的,所以,对他们要循循善诱,从积极的帮助业务工作的角度来引导,说出他们想要的东西,提供系统建设所需要的信息、过程等。
 
如果你是系统架构的设计者,就必须基于前两个层次对信息化的看法,用更加严格的术语来定义组织和业务,同时提出系统的建设构想。这类人员通常是既了解业务领域,又在一定程度上精通IT技术,能够成为与前两层人员顺利沟通的桥梁,一般情况下,会成为一个项目承建单位中,系统建设开发的领导者。因为涉及到建设的承建、分包这些需要精确量化指定的事情了,这类人会用更加严格的术语来定义系统,这类术语需要在业务领域和IT领域都要体现其专业性、深入性。这类人对于一个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
 
如果你是系统的技术设计者,就必须从系统的具体构建者和实施方的角度来看待你所面临的问题。在这个层次,往往是设计决策频繁发生的位置,经常考虑的问题是如何选择技术手段、开发工具、实现平台、技术路线等,来给出系统的概要方案。
 
如果你是系统的具体开发者或者分包承包方,就需要定义详细设计,考虑实现语言、数据库、中间件等,在这个层次上,信息化就是系统数据的定义、业务规则变成协议规范、软件编码、系统集成等问题。
 
三、Zachman架构框架同时也为信息化从业人员的职业规划指明了方向
 
职业规划,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人的从业路径。在信息化建设这个行当里面,大部分无非就是Zachman架构框架指出的这五个层次的人员。所以,Zachman框架为信息化人员的发展点出了后续的职业岗位。这些岗位也是信息化行业出现分化的方向。
 
对于信息化的发起端,也就是前面两个层次的人员,这些人员一般是在政府、军队、大型公司等具备信息化发起资源的组织当中。这些人员大部分都出现在这些组织当中的IT部门,从最低层的技术员,到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实现从与业务操作结合最紧密的人员,跨越上升到组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人员,以及组织的信息化智囊团。这类人员的发展,首先要对IT技术有一定深度的认识,能够顺利操作、使用、维护信息系统,配置运行环境,能做一定程度的拓展开发,然后,对业务领域要有兴趣,了解业务领域的术语、业务过程,关键人员、关键事件等等,能够在信息化建设当中切中要害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经过时间的积累后,才能成为高级工程师这样的有一定复合型知识的交叉领域专家。当然,这些复合型专家在后期离职后,可能就会转到后面三个层次当中,成为与信息化发起端牵线搭桥的人物。
 
在信息化的承接端,也就是后三个层次的人员,这些人员一般是在设计院、技术开发公司、项目开发组等具备信息化实施开发能力的组织当中。这些人往往最开始就是程序员,呵呵,一般自嘲为码农,在技术提升后,往往成为项目组当中的小组长、设计师,然后是项目架构师、项目经理等,个别总结提炼沟通能力强的,可能发展为前面说的复合型专家。
 
可见,Zachman架构框架不仅是认识企业架构的一个有效的理论,还可以指导我们的职业成长,成为导向明灯。

作者:陶朱子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北达软EXIN网络空间与IT安全基础认证培训
北达软EXIN DevOps Professional认证培训
责编:yangju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