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旅游 > 正文

碎片化旅游时代,越来越“纠结”的游客会扼杀自由行的增长?

2018-03-27 10:04:50  来源:爆料

摘要:移动端的迅猛发展,一个直观的结果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等赚取高差价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关键词: 旅游时代
  移动端的迅猛发展,一个直观的结果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等赚取高差价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与此同时,货比三家的消费心理,也让不少目的地的旅游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陷入“纠结”状态。
\
  据马蜂窝旅行网与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发布的《重新发现世界:全球自由行报告2017》显示,自由行游客的“选择困难症”并没有因移动支付创造的便利而减轻。相反,不少消费更是乐衷于反复比较。该报告指出,2017年的境内游客平均要浏览8家酒店才能做出最终选择,而出境游时则更需提前一个月进行规划,浏览高达20家。
 
  在这个过程中,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也有力地推动了更加碎片化的消费方式——“边走边订”。该报告还指出,2017年中国网民手机上网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与2016年相比,2017年自由行游客在途中预订当地玩乐的占比在大幅提升。境外当地体验类产品的当天预订量占比增长了10%,境内则增长了13%。
 
  而广泛浏览各种攻略内容,寻求最具性价比与可玩性的产品,正是互联网原住民的消费习惯。此外,伴随着消费主体的转变,旅游市场也涌现出了新的消费特征——目的地IP化、支付移动化、产品细分化、需求多元化等。与此同时,新的消费形势也倒逼旅游企业对更多细分领域进行布局,以及采取更加精细化的运营方式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据易观发布的《中国在线自由行市场专题报告2018》显示,与全网用户相比,在线自由行的用户消费场景,更多地集中在高端消费、医疗健康以及用车消费方面。此外,在用户领域偏好方面,还呈现出较强的金融理财、跨境电商购买、视频资讯及企业应用需求较多的特征。
 
  与此同时,在用户消费能力和旅游经验的提升下,休闲轻奢型的目的地开始走俏。其中深受90后年轻一代消费者喜欢的十大目的地分别是:西双版纳、新加坡、杭州、莫斯科、大理、台北、洛阳、香港、江原道、多伦多。
 
  与传统的跟团游消费者不同,自由行的游客对目的地的消费要有着更为明确的消费方向。而依据出行主要目的以及易观万象TGI核算,大致可以把自由行用户分为以下三类:
 
  自然风景游:男性占比最高;年龄分布以壮年为主,契合主要工作人群;消费能力上分布均匀,符合整体分布。兴趣爱好游:男性占比超过女性;年龄分布以青年、壮年为主,这部分人群在拥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诸如探险猎奇、动漫摄影、运动自驾、亲子医疗等来展开行程,整体消费能力较强。美食购物游:女性是市场主要消费群体,同时,平均年龄明显偏低,消费能力以中等活跃度为主,收入水平以中高收入为主。
 
  而只有洞察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才能把相应的旅游产品精准的推送给目标客群。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无疑就需要旅企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所以,无论是基于开放平台的数据,还是企业的自有数据,最关键的还是得到高纯度的数据,简言之就是关联性较强的数据。
 
  需要指出的是,数据收集的目的不是简单的把数据集中起来,关键是要在实际运营中发挥作用。收集一堆电话号码可能没多大意义,但掌握了消费者搜索、浏览、点评的信息等显然才能做出更多的预判和精准的推送。因而,要想降低消费者“纠结”的程度,提高产品静默下单或是咨询下单的数量,弄清其消费痛点和消费需求无疑十分必要。
 
  而借助一系列工具,消费者对目的地也愈发了解,甚至变得越来越精明。例如,马蜂窝在2017年新增的近500万条问答中,多数提问还是在围绕着行程规划、交通、景点、住宿和行前准备几个话题展开。不仅如此,细节内容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比如“茶卡盐湖几月份去能看到最好的镜面效果”、“史上最坑爹5A景点盘点,你都去过哪些”等等。
 
  在碎片化旅游时代,自由行游客盲目消费的情形已大大降低,企图再利用信息不对等赚取高差价的可能性也变得越来越小。新形势下,自由行游客甚至尚未抵达就已熟知目的地的吃喝玩乐,甚至对目的地的一些不知名的小众玩法都了如指掌等等。
 
  所以再企图用传统的标准化模式来提升产品的购买率,其效果可想而知。不仅如此,这还会加大游客纠结的程度,让其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反复比较。而当前,自由行的游客占比已越来越高,因而只有主动洞悉其“纠结”的原因,才能这个在大蓝海市场中夺得先机。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linying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