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 听见数智时代】美的集团供应链系统部部长 陈俊:“数字美的2025” 打造物联网产业新高地

2022-10-24 18:44:19  来源:

摘要:2022年,科技创新,聚焦变革。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结构重塑、全球竞争格局改变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各领域数字化发展加快,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积极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变革与创新,CIO们正在努力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共铸辉煌与荣耀的征途中,乘风破浪,步履不停!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数字化转型 美的集团 陈俊
\
2022年,科技创新,聚焦变革。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结构重塑、全球竞争格局改变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各领域数字化发展加快,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积极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变革与创新,CIO们正在努力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共铸辉煌与荣耀的征途中,乘风破浪,步履不停!
 
CIO时代、新基建创新研究院年度特别策划“2022听见·数智时代”栏目正式启动。邀请各行业专家参与访谈,共话数字化转型与升级道路上的新策略、新思考、新洞见,以期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及应用提供经验借鉴。
 
本期访谈嘉宾,我们邀请到美的集团IT中心供应链系统部部长陈俊,与我们共话数字化转型的新方向及传统制造行业的新发展。
 
关于访谈嘉宾
 \ 
陈俊
美的集团IT中心供应链系统部部长
二十年以上的企业信息化工作经历,主导构建供应链、品质、制造信息化领域软件化、数字化、智能化能力平台。致力于美的“数智驱动”技术研究和发展落地。具有丰富的企业信息化、业务流程变革、数字化转型经验。

关于主持人
\ 
刘  晶
CIO时代联合创始人兼COO、新基建创新研究院秘书长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多年从事CIO资源链接、社群运营、品牌管理、媒体公关等相关工作,具有非常丰富的行业经验。
自2007年加入CIO时代至今,主要负责CIO时代的运营事务,擅长资源整合、品牌运营,极为擅长高端圈层CIO运营,每年运营上百场CIO活动,连续举办七届“中国行业互联网大会”,吸引近4000+CIO、学者、专家及科技合作伙伴参与,已将此大会打造成为CIO领域行业互联网标杆盛会。
                                                                
刘晶:请您分享一下,美的集团的数字化进程以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与成果。
 
陈俊美的集团数字化历程从2012年开始,第一阶段是数字化1.0工作,也称作“632项目”。“632”主要是支撑集团“三个一”战略,其中包括一个美的、一套体系、一个标准,强调一致化工作。
 
第二阶段,随着2015-2016年数字化浪潮来袭,美的集团提出“双智战略”愿景,引入大数据启动“+互联网”项目。在2016年-2017年,建设数字化2.0项目,同时支持集团“T+3”战略转型工作。在数字化2.0后,另一个主线任务就是支持客户定制C2M,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与市场需求进行有效衔接。
 
第三阶段2020美的提出“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2021年美的升级了四大战略主轴,其中就包括“数智驱动”,直至2022年提出“数字美的2025”战略愿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美的集团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包括5G+工业互联网创新得到了工信部与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认可。
 
刘晶: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定位、特色、核心竞争力以及服务哪些行业或重点场景?
 
陈俊“美擎”是美的集团50多年制造业的管理知识,以及十多年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创新成果,通过美云智数对外输出数字化创新服务的重要窗口和载体。美擎”在库卡机器人融合打造集制造业知识、软件、硬件三位一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美擎”平台通过内外赋能,沉淀积累了75个有效解决方案。覆盖了生产制造、供应链协同、研发设计、节能减排等九大领域,针对不同行业的痛点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成功赋能了家电、汽车、农牧、机械、新能源等40余个细分领域。
 
如今,“美擎”平台服务的企业总数有21万家,其中包括400多家大型企业,例如长安汽车、铁骑力士、宁德时代、OPPO、恒安集团、隆基集团等。对于头部客户,“美擎”平台主要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打造行业标杆。除此之外,针对广大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的需求,“美擎”平台提供了更加便捷的SaaS化公有云服务。
 
刘晶:美的集团的“T+3”模式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可以解决哪些问题?下一步建设重点方向在什么地方?
 
陈俊“T+3”模式一共四个周期首先是T0,就是下单周期;T1是计划排产时间;T2是生产时间;T3是成品物流发运时间。随着多年持续不断地建设,做的的比较好的产品,内销交付周期可以在12~13天内完成交付。“T+3”模式核心目的就是缩短交付周期,为企业减少库存积压、资金占用以及呆滞的风险,加快资金流转速度提升资金利用率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实际上,“T+3”模式对所有传统制造企业或生产周期过长的企业都具有借鉴意义。下一步优化的方向与工作重点,主要还是推动新型产销模式下的变革,如DCT直营零售,其目的就是持续地缩短交付周期,打造更加敏捷的交付能力。
 
刘晶:疫情之下,供应链受到很大影响,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克服供应链不稳带来的相关影响?
 
陈俊疫情以来,美的集团积极快速响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2020年疫情发生之后,基于VPN等技术的办公数字化保证了员工远程办公,保障了疫情期间工作的连续性。
 
另外,受疫情最大影响的是供应链。在美的供应链、供应商方面,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快速识别受疫情区域影响的供方品牌以及品类。在用户方面,疫情期间可以通过远程的、数字化的服务进行安装维修指导。同时,在新品发布后,工程师通过平台以数字化方式进行线上培训,减少大范围的出差,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供应链优化后,在整个配送的价值链方面,做到了分钟级的有效运转、全程预警以及在线可视。在物料储备方面,通过精准预测指导供方备料,有效地降低库存和呆滞风险。在定价结算方面,保证公开透明,通过事后定价以及自助开票对账结算,极大地降低了供应链交易成本。
 
刘晶: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在5G方面有哪些侧重点?进行了哪些具体的落地实践。
 
陈俊“美擎”对5G的应用重点目前主要集中在工厂端,包括生产制造、物流、品质管理能源管理以及智慧园区方面的应用场景。
 
具体落地实践主要经过点、线、面三个阶段。2019年,美的顺德微波炉制造基地承担工信部首批5G试点示范工程。同年形成了11大应用场景,超过170个应用终端,并且首研了5G+云化PLC的创新示范。2020年,美的增加5G“线”上应用,建成包括美的顺德洗碗机基地在内的多个5G园区,形成了19个应用场景,超过600个终端的规模化应用,并首先将5G定位技术融入到智能仓储的应用管理。2021年,经过复制推广之后开始形成了“面”的应用,截至目前,美的已经在12个以上的制造基地部署了5G专网。
 
刘晶美的集团孵化美云智数”与“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陈俊美的集团建设完成“632”也就是数字化1.0项目之后,基于企业软件开发,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以及AI方面等技术的积累,以及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同时基于对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和价值的理解与认知,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进入新领域,拓展不同行业的客户。
 
美云智数商业模式包括PaaS+SaaS的平台化服务,拥有对整个价值链上的研发、智能制造、供应链、营销、人财物的管理以及大数据、应用化的平台能力。这也是美的“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作为软件硬件一体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美擎“拥有包括如库卡机器人、AGV等一系列拳头产品的软硬一体的综合化服务能力。
 
刘晶:美的“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特色核心是什么?
 
陈俊工业互联网是美国GE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而德国更多侧重的是工业4.0。在中国,我认为更多是“智能制造2025”。美的认为国内的工业互联网,整体上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面对未来,场景化是整个工业互联网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
 
如今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持续向纵深发展,例如一些专注汽车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还有一种就是像“美擎”这类”双跨平台“,从某一个行业深挖,然后找到不同行业的差异性,通过平台服务的方式去做差异性的知识学习,从而做到双跨,也就是跨行业、跨领域。对此要求相关企业对不同的垂直行业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对于各个平台企业来说,如何在场景化的落地实践方面给出标准答案,直击各个行业的增长痛点,是机遇也是挑战。
 
刘晶:“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下一步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开展哪些重要举措?
 
陈俊在数字孪生方面,美云智数拥有完整的仿真产品,可以对产品、工艺、物流等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仿真,并结合真实的生产数据建设数字孪生平台。在制造领域,美的提出“软件定义制造”概念在数据智能方面,美的也在持续探索大数据赋能。包括在产业协同方面,美的更关注的是供应链的柔性,也就是兼顾资源的保障安全与高效畅流。
 
近期的关注重点在产销平衡方面,包括计划中心、订单中心的建设,更加快速敏捷地响应整个前后端的需求,建设ISC集成供应链项目。
                                                                                     
后续精彩内容将在将持续更新,敬请期待~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hy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