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享】杨学山:坚持系统观念,提高赋能质量

2021-12-21 09:59:48  来源:

摘要:2021年12月10-12日,“第七届中国行业互联网大会暨CIO班16周年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和CIO时代联合主办,《中国信息化》杂志社协办,新基建创新研究院作为智库支持单位。
关键词: 杨学山,赋能质量,CIO时代
\2021年12月10-12日,“第七届中国行业互联网大会暨CIO班16周年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和CIO时代联合主办,《中国信息化》杂志社协办,新基建创新研究院作为智库支持单位。
 
汇聚了数智时代的顶尖行业专家、研究学者、优秀CIO群体和科技服务商,聚焦大会主题“数字化赋能产业大变革”纷纷发表重要观点。

\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面对奔涌而至的数字浪潮,如何利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倍增作用,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在12月10日上午主论坛,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北京大学教授杨学山聚焦大会主题“数字化赋能产业大变革”发表主题演讲——《坚持系统观念,提高赋能质量》。以下是演讲实录:

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大家好!无论是数字化转型,还是为数字化转型赋能,都要用系统的观念作为我们看问题和认识问题的方法,即使数字化转型还处于发展早期,数字化转型路径还在探索之中,数字化如何赋能才是有效的,同样也在探索之中,探索期和成熟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本次我的分享分为三个故事和六点体会。

\
 
第一个故事是各种各样的机器人,究竟哪个最像人呢?是触感最像还是交互最像?要实现这样的机器人,什么是最关键的要素?不同领域的公司短板不一样,机械工业认为材料、路径和知识最难。人工智能认为如何使机器人动起来像人一样是最难等等。事情不只有一个维度,我们从不同维度去看就有不同场景。
 
\

第二个故事是元宇宙,借着元宇宙的东风,有些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了几千亿美元。元宇宙也开始卖房了,元宇宙究竟是卖铲子,还是卖大饼?但它肯定不是大饼,但是它又不像真正的铲子,因此,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真实价值。

\

第三个故事是众所周知的ERP。原来如此成熟的软件到今时今日,演变成不是所有企业都适用了。有用才有价值。这三个故事其实能反映出当下企业数字化的情况,企业的数字化不是想上就上,而是要符合客观规律的,要真的去思考什么才是数字化转型,怎么样才是高质量的数字化转型。
 
接下来讲六点体会:

\

第一点是,卖铲子的还是卖大饼,最后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数字化转型的最后落脚点是每个企业、每个社会场景沿着它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质量,在过程中不断获取价值,而不是用了什么样的数字工具或者是采用什么样的数字概念工具。“体”和“用”是我们在数字化实际工作中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
 
\

第二点体会,是我们必须要提高赋能质量。这一两年我一直讲这个观点,这其实是因为当下数字化赋能的质量不是很高,真正赋能成功的企业不超过50%,至少50%的赋能是失败的。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我们把“体”和“用”搞错了。我们以为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赋能,只要业绩好概念新就够了,实际上赋能对象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有些企业为什么上用ERP流程反而没有变得优化起来,有些企业数字化反而让成本增加了,因为铲子的使用和企业要的大饼是一样的,它原来的流程十分简单清晰,你把全世界优化过来的流程往上一放,反而复杂了,赋能一定要落实到对象具体的场景中。赋能不成功,质量不高,是因为分析问题的方法错了。分析问题的方法一定要系统,企业做数字化转型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个要想明白,企业面临问题和要解决问题各不相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各不相同。
 
\

第三点体会,假如给全国几千万的中小企业发一个问卷,让他们写出三个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我可以十分清晰地告诉大家,数字化转型用云原生、云计算、产业互联网一定不在这三个里面,只有做数字化转型调研的时候它才有,你问企业要解决什么问题的时候,几千万个企业最后能解决其中一个的绝对不到1%。
 
数字化转型是为企业解决问题,不是把技术给企业用就解决问题了,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一定要弄清楚,企业的问题和痛点是什么,是工业技术问题?商业模式问题?市场问题?体制机制问题?还是数字技术问题?
 
\

第四点,数字化转型一定是融合的。数字化转型不是转向数字企业,不是转向IT企业和网络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用数字和数字技术提升发展质量,提升竞争力,而不是有了数字技术企业就好了,这两者之间风马牛不相及。融合的技术、融合的资源、融合的路径,讲数字经济不讲融合是对历史的无知。
 
\

第五点体会,什么叫提高质量?是让赋能对象获得价值,不是卖铲子的赚钱,而是卖铲子和卖大饼的一起赚钱这是最根本的问题,一定要做有价值的事,赋能对象有价值能够在具体场景中产生价值。
 
试想,中国经济社会产业各个方面在2035年、2050年的场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呢?而这些产品和服务是怎么构成的,从今天走向哪个时代,现代化的阶梯是怎么一步一步往下走呢?只有在一步一步的具体场景中,才是能实现价值的,不是炒概念。
 
\

第六点体会,是指向CIO的。究竟是自顶向下,还是自底向下?我的回答从来都是,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是一体两面,不能分割的。当前CIO容易犯的错误是从上面两张图中为企业找实施路径,这是认识论的偏差。除非企业的情况和上述情况一模一样。
 
但遗憾的是,我们目前的数字化转型,几乎没有一个企业,大到央企、小到小微企业都不可能找这样的框架。框架给我们一个思维的边界和路径的引导,而真实必须来自自底向上,具体的企业、具体的项目中。当积累到足够多的时候,才有能力构造出一个真正的框架,解决问题的框架。
 
最后总结一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几十年历史了,数字化转型也已经有七、八年,为什么目前的赋能数字化转型成功率低,我们确实应该从认识论、方法论和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上找原因,为数字化转型赋能的过程中,也为自己赋能,要让自己得到真正的成长,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根据现场演讲整理,未经本人确认,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baxuedong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