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CIO时代中国行成都站】姚乐: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

2019-03-26 09:35:53  来源:CIO时代

摘要:CIO时代学院院长、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秘书长姚乐博士发表了题为《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的主题演讲。
关键词: 数字化 CIO
  2019年3月21日,由四川省经信厅、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指导,CIO时代学院、互联商苑BBS教务办主办的"2019CIO时代中国行成都站"在成都隆重召开。来自业界的专家学者和CIO们齐聚成都,围绕本次论坛主题"工业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转型",就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方法、实践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与分享。CIO时代学院院长、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秘书长姚乐博士发表了题为《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
CIO时代学院院长、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秘书长    姚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今天给大家报告的题目是“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各位都是来自各个行业一线的专家,希望我的思考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一、理解数字化转型
 
  今天数字化为什么这么热?首先,跟国际接轨,包括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都是数字化的内容,其次是因为新兴技术的驱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的技术在驱动新的数字化转型。所以转型的内容、方式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过去做信息化以部门为中心,现在新型的数字化要以用户为中心。过去看部门的业务流程是怎样的,然后做一套系统来支撑这个流程,但是今天更多的是看用户的场景需要什么,要以用户为中心;过去做信息化更多的是流程驱动,现在这一轮的数字化更多的数据驱动。在什么样的场景下,采集到什么样的数据,这个数据对场景的改变,更好的体验,或者更快的速度,更高效的运营,更低的成本,这些数据能帮我们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数据驱动背后的流程。流程的驱动是有稳定的业务,要用系统来支撑。今天的数据驱动,背后的数据是变化的,数据驱动的业务流程也是动态变化的;从大项目建设到快速迭代,过去好像项目越大越好,但是今天面对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无法事先做一个非常详细的设计,或者是规划好未来3到5年内整个系统应该是怎么样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更多的是要快速迭代,从一个小的东西做起;从封闭系统走向开放系统,因为互联网连接的时代,无所不连接。连接所带来的问题,可能不知道并发量有多大,这个数据也在大量的产生。这时我们需要一个开放的系统,就不像过去需要连接时,再来打接口,以后的系统天然就是开放,只要在授权的情况下就可以被连接。这一轮的数字化,确实有很大的转变。
 
  二、新的技术转型
 
  从单机架构转向分布式架构。过去所有的系统,特别是企业的应用系统都是基于单机的。所有的应用程序、数据库,包括底层的架构全都是单机的。但是今天从底层到上面全是变为分布式,一直到上面的应用,包括平台。这种分布式的好处,可适应网络这种大并发、随机并发和大数据的处理场景。
 
  从大模块开发走向微服务开发。过去做系统是做模块化,今天面向互联网这样的场景,服务还要做得足够小,做微服务开发。当一个服务在更新它的时候,它不影响其他服务的使用,与分布式架构结合,当某一个服务在并发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支持它。这时微服务跟容器的结合,可以带来一种快速的、弹性的、随时扩展的一种应用模式,它也适合快速迭代的模式。
 
  从固定资源走向弹性扩展。过去做一个应用的时候,总是配固定的资源支持它,这个资源下面都是弹性的,可扩展的。因为不知道这样的服务闭环要多大,往往大的需求来了,某一个服务就会大的并发,然后快速启动容器支持它就可以了,这是技术需要考虑的。
 
  从系统集成平台走向全连接平台。过去需要一个集成的平台,把各种系统集成在一起,是ESB、SOA这些思想在主导。但系统的集成平台已经变成过去,平台不仅仅是要连接系统,更重要的是随时连接我们每一个人,甚至还要连接每一个物理的东西,连接数据、各种各样的服务。这种全连接的平台,过去基于总线的单点的机制,它必然就会产生瓶颈。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底层建设云,是分布式的全连接的平台。
 
  从中心化治理走向去中心化的自治。因为从过去有限的系统里,可以通过中心化的治理方式做好治理。但是在微服务,特别是成千上万外部的服务下,只能做一种去中心化的自治。就是服务跟服务之间,如果再通过单点交换,带来的瓶颈一定会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所以变成点对点的交换。去中心化自治在互联网分布式的体系里,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因为在互联网环境里,我们都事先不知道我们的服务要被多少连接,被谁连接,所以它一定是走向这种只需要它被连接的时候,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它,当它不被连接的时候,就不需要占资源,这是分布式架构的特点。
 
  新的技术框架。在未来的企业IT平台,我们分了几层:从设备端,各种终端,边缘层有边缘层的计算、物理感知,不是所有的计算都在云里,未来在智能的时代里边缘的计算也是很大的一块,它分散在各种的车间,甚至设备也自带计算能力。在云端里后台,是帮我们构建资源的,底层就是云计算、云存储、云网络,这一块主要是指相应的云计算。再往上有应用的开发,在数据智能这块,有微服架构容器支持快速短期分布式的开发。中台的概念,是各种服务能够把它标准化、共享化。图像识别很多都要使用AI平台,中台里的服务可能会有很多种,只要是一个服务会被很多前端应用调用,都可以把它放在中台。在应用层有很多各种行业的应用,医疗、政务等等。还有前端,APP适合高频的应用场景,除了通用的社会化APP,内部员工拿到APP随时可以处理事情是最重要的。前端还有小程序,适合即用即走。还有公众号做信息推送,运营和安全也适合在互联网技术架构里持续集成,从边界安全走向网络安全,这些都是通过数据来实现。
 
  三、新的商业与管理模式
 
  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来看未来的商业和管理模式:
 
  第一,资源的组合越来越依赖智能型的互联网平台。有人说互联网红利消失了,人工智能的红利增长产生。今天人工数据跟互联网的红利也是密切相关的,不光是大数据的红利,小数据的红利还在扩大。比如说今天在很多移动的场景里,扫描支付改变了很多应用场景,其实这个场景运用的是小数据,但是由于互联网的连接把小数据的红利,它也在放大。互联网的平台背后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它在分配企业内部的资源和社会化的资源,特别是社会化的资源分配方面,它一定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只是看到滴滴等等类似这样的拼车,但是未来基于一个互联网的智能型的平台,它一定还会把社会分散的资源,碎片化的供给和需求,这种实时的对称还远远没有把它对接起来。设备还有大量的痛点,包括生产环节、营销环节,整个社会生活里还有大量的痛点和问题存在,这时候都是互联网的人工智能、大数据能给我们带来红利的领域。
 
  第二,以个人为中心的精准服务将重塑产业链和生态链。移动互联网也好,人工智能、大数据也好,可以开始感知每个人的需求,我们开始被数据化。这个时候围绕一个人的服务将会越来越精准。所有背后的医疗、生活、多种健康的服务开始要逐步围绕人在什么时间点,需求是什么,健康的信息反映需要什么。所以未来的整个产业链、生态链将越来越聚焦在人的上面。
 
  第三,产品与服务的跨界组合将成为常态。为什么跨界会成为常态?因为这些新的技术可以改变所有的行业,而且技术同源,医疗、制造、交通每一个领域改变它的都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当他拥有这样的技术体系的时候,当他拥有客户的时候,再去跨界提供一个整合的服务,对客户来讲这是一个增值的服务。而且对客户来讲也需要这种整合的服务,所以我们会看到跨界会越来越多,只要拥有一定技术的基础,当他拥有一定客户量的时候就可以跨界,提供更加整合化的服务。
 
  第四,感知驱动带来业务智能。未来的业务越来越由感知驱动,业务场景里大量的通过感知数据来驱动背后的业务。
 
  第五,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将越来越短。由于技术快速的迭代,场景也在不断地迭代,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将越来越短,当它越来越短,也是社会加速创新的表现。
 
  第六,数据相关工作将成为主要的工作状态。不管以后是医疗还是交通,全部都是在做数据,所以数据相关的工作将成为主要的工作,因为以后所有的工作都要智能化,智能依赖数据,大家都在做数据相关的工作。
 
  在这样的业务模式变化下,管理模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第一,越来越多的人将成为自由职业者。由于有了互联网平台,通过智能分配,很多人不需要通过公司的方式把一些人固定在传统公司这样的模式下去工作,而互联网的平台反而可以更加精准的随时分配任务。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于互联网平台,获得工作机会和任务,甚至跨国之间,通过这种形态去工作,会越来越多。
 
  第二,激励与赋能将成为主要的管理手段。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我们不再靠行政各种监控的管理手段,主要是靠激励和赋能,用什么样的手段做得更好,今天贡献了多少能获得什么样的奖励等等,包括评分,赋能于他,要让他随时知道今天贡献了多少,得到了多少。
 
  第三,管理对象和管理工具没有企业边界。以前都是内部的员工管理,今天的管理没有企业边界,合作伙伴,可能外部随时一个人都是我的管理对象,因为已经没有边界。
 
  第四,敏捷能力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企业的敏捷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敏捷的快速变化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恐龙为什么消灭?大而不强,很多的企业也是这样,虽然很大,但是环境的变化会让企业大浪淘沙。作为管理来讲,整个的系统、管理模式和工具,能不能适应快速的应对变化,快速的满足需求,这是敏捷的能力。
 
  第五,信息可随时穿透的网状组织结构。过去都是扁平式、层级式、行政命令式的,要干什么事情需要层层的传达审批,这样很难吸引这个时代。我们现在都是网状式的,就是说部分层级,为了一些事情跨层级随时可以组成一个团队,随时分配任务,随时分配工作。电视台报道一个地方的政府领导为了一个企业在地方落地,他把所有相关委办区领导、办事人员和企业老板建立在微信群里,随时分配任务,碰到问题随时解决,类似这样的方式就是打破组织边界、层级边界,随时分配任务,随时解决问题。
 
  第六,基于数据智能的自我管理。员工不再需要过去监督式的管理,而是靠数据来自我管理,如贡献了多少,应该得到多少,该改进什么,都有数据说话。
 
  四、结束语
 
  在这样一个时代,总的来讲,今天的数字化转型很重要,我们一定要业务转型,用三句话来做一个总结:
 
  第一,业务转型的趋势是感知化、数据化和智能化。首先,业务是有感知的驱动,在生产场景里,客户和企业的方方面面都越来越要用业务感知的手段来获取数据,不管是零售、生产的场景,还是所有的交通,新的信息技术使我们感知技术的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成本也变得更低;第二,数据化。以后业务数据化是一个大趋势,过去我们只把业务流程里很小的一部分东西数据化,未来在整个业务过程中,生产的场景里,生产的每个环节里,有数据化之后才能做智能化,首先是要有数据,所以整个业务的数据化是大工作;第三,智能化。通过数据的训练,我们把客户服务做得更好,智能化是建立在感知化、数据化的基础上,有了足够的数据,我们可以在每个领域里实现智能化。
 
  第二,技术永远在进步,转型永远在路上。技术在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企业的转型有很多过程,没有企业不需要转型,企业永远在面对动态的变化,环境永远在变。作为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心态,也是获取新的机会的一种方式,因为企业不转型就没有新的技术机会。
 
  第三,技术洞察力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资源越稀缺越有价值。典型的就是空气很有用,但是空气它没有什么价值,因为它不稀缺。空气全都是雾霾,把喜马拉雅的空气拿过来,它就是稀缺资源。今天来讲,什么是稀缺资源,企业技术也不缺,原材料什么东西都能拿到,今天最稀缺的是技术的洞察力,是我们对技术的理解,是这些技术怎么能改变我的企业,这个技术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竞争优势。是今天做,明天做,今天从哪里开始,这些技术的洞察力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稀缺资源,看准了、看好了,它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做不好,虽然投入很大,像有的财大气粗打水漂的例子太多了。所以对技术发展方向的理解,将会是我们新的竞争优势或者新的机会。
 
  在这个时代,希望在座的各位都是一个技术洞察力很强、真正能抓住机会的人。谢谢大家。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pingxiaol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