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山:数字政府与数字中国建设

2018-07-09 15:40:15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2018年7月8日,由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指导,CIO时代学院、光明网主办,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联合主办,北达软、政府采购信息报协办的 "第十二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 "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杨学山
  2018年7月8日,由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指导,CIO时代学院、光明网主办,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联合主办,北达软、政府采购信息报协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活动中发表了题为《数字政府与数字中国建设》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
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杨学山

  尊敬的各位来宾、业界同仁、朋友,大家上午好!十分高兴参加第十二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围绕本次会议“数字政府与数字中国建设”的主题,与大家分享相关内容。

  在我的视野中,数字中国的实际存在形态是实体中国的数字镜像,数字政府的存在形态是实体政府的数字镜像。数字中国建设和发展的目的在于使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能够质量更好、速度更快、走得更加稳健。数字政府的目的在于使政府日常的工作运行、管理和服务能够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再向前走一步是能够使我们走向现代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个过程,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展速度相同,能够走得更快、更好、更稳健。数字政府和数字中国建设的目的是相同的,在未来很长的发展阶段中,数字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它是时代的特征。

  今天的报告将围绕着这个特征来讲,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管理并使用好数字资源的存量;第二,更重要的是规划并发展好数字资源的增量;第三,要像发展生态文明一样,治理好数字生态;第四,创造数字化发展的环境。

  第一,管理并使用好数字资源。

  首先明确,数字资源和信息资源是完全的同义词。管理并使用好存量的数字资源是当前面临的问题,其中包含最主要的标志性内容:第一个标志是能用;第二个标志是可用;第三个标志是适用,与企业需求是一致的;第四个标志是好用。

  第一个标志是能用。政府资源信息共享面临着制度和技术上的困难,实际上想用的信息得不到、想用的数字拿不到,信息资源是不可用的。所以,管理的第一个标志是把信息资源变成能用的,但能用只是最低标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能用还有很多困难,这些困难主要是认识、制度、利益造成的。当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清楚什么东西不能用,自己部门里面的东西为什么不给别人用,别人的东西能用的为什么不让我用,一定要清楚这些原由,刀子下去才会事半功倍。如果原因不明,用一种行政性的命令来试图解决问题,也不是没有问题,但可能是事倍功半。

  第二个标志是可用。所谓可用,数据拿来后,系统能否处理它,系统、模型、算法、系统模块处理后,是否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在座各位嘉宾如果是在政府部门工作多年的话,一定知道,本部门的存量数据拿出来变成可用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部门的人员要付出很多工作量,可想而知在面临司局不同系统的时候,是一件更复杂的事情。存量数据的直接使用是存在问题的,在跨部门时,相同的信息在不同的名词下,要考虑怎样才可使用。对于政府信息化和政府的CIO们,不认识到能用和可用这两个最低标准是目前面临的困难,得到他人的数据仓库信息却不能直接变成想要的结果。有经验的CIO都会有相同的体会。

  第三个标志是适用。所谓适用是自己的系统在使用数据的时候,不仅是数据本身要可用,还要进一步使得操作时效率是相同的,与自己的数据库相同,无论是结构化还是非结构化数据,操作的流程是相同的。这些信息资源的处理主要是技术性的处理,技术性处理要做最好,否则效率会大幅度降低。

  第四个标志是好用。你可以有更加有效率的算法和模型,真正和你的目的连接起来,这才是好用,最终达到你的目的。

  对存量的管理和使用是极其重要的,是非常浪费财力和时间的,难度很大。所以,要将数据资源管理好并使用好,并不是简单的数据集中。我们一定要知道做一件事情最后的目的是什么,朝着目的走,不是朝着概念走。

  第二部分,规划并发展好数据资源增量。

  对于国家的现代化的发展,无论是一、二、三产业还是社会发展,对于政府的各项事务而言,目前真正的主要矛盾是缺数据,而不是共享问题。例如税务工作,应收尽收是税收的根本目的,想要达到最终的根本目的,要确认税源是否是清楚的。在同一个地方,相同的企业生产相同的东西,为什么交税是不同的?所以必须要有数据支撑分析。对于气象部门,目前气象预报短期内的还算精准,长期还是不准确的。但如果到不同场景下,会发现即使短期还存在很多差距。这些差距产生的原因是在局部的时间段内,我们得到的数据精度和预报模型的要求是不吻合的。当政府的工作向前进一步发展的时候,目前已有的数据已经不能支撑目的的要求。所以要规划并建设好资源增量,要真正地围绕部门、整个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重要事项。

  以上事情均能准备好后,还需要关注信用体系的建设,究竟用什么样的数据才能正确地划定一个自然人是一个法人,他的信用是什么样的?从该角度出发规划发展,再过若干年数字资源的质量将会很高,它对事务的支撑能力就能大幅度提升。在不做规划时,数据是有时间序列的,只有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规划,是不能长期使用的。所以从今天开始,一定要能全局要全局,不能全局就局部,要考虑未来主要面临的问题,把数据建设好。

  第三部分,治理好数字生态。

  目前重视环境污染、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因为人类确实切身感受到它们带来的问题。今天在数字环境下,我们已经感受到很多问题,几乎所有的人都受到了它的危害。如今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随着一步一步向前发展,不能等环境污染到严重的程度再去治理,现在一定要紧紧的把数字生态的治理提出来并解决好。

  数字生态的治理需要每一个个体、自然人、法人以及每个组织机构,把数字生态治理的事情变成我们自己的事情。如同在自然环境中,我们不做污染物的创造者,约定成一种秩序,按照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其实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在自我约束方面确实是存在不足的,如果基本观点没有树立好,确实就像在自然环境里扬灰尘,在数字空间中污染数字空间。

  组织机构的数字治理和上面的有些不同,数字在从收集一直到处置整个生命周期中,能够治理好,而不是听之任之。有些机构听之任之,看起来好像是犯罪行为,如果在管理、技术手段上真正做到有效治理,就能有效抑制这种“犯罪”行为。对于社会而言,需要更加理性的规范,要有法律、制度和规范来使得数字生态的治理有法可依,有据可循。目前,这方面的治理缺口确实是很大。

  第四部分,创造数字化发展的环境。

  第一是认识。如今数字化发展的环境,IT人在做数据时都能感到,数据是资源,十分重要,要管好和用好,但在实际工作时候却没有用到。在大部分政府机构日常工作中,对于整个部门所有的数据,首先要把前面三件事情做好。目前没有真正完整过程的原因是认识,还在重视物质轻视信息,对数字本身的重要性、发展规律,如何加强管理、规划、建设、治理以及影响认识不足。所以要创造环境,认识是最重要的。材料、能源和信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资产,嘴上讲然后在制度、法规上没有落实,原因就是认识。在这样的重大变革中,认识不改变就会吃亏,所以需要及早重视它。

  第二是制度。在政府的信息资源共享、信息系统建设中,制度始终是面临的十分困难的问题。制度是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制定的,没有很多矛盾、冲突、影响,所以我们不能依赖制度。大家要转变认识,认识改变后,需要有新的制度来适应它,新的事物存在制度障碍是必然的。那么制度的问题要由制度的力量来解决,我们要影响有能力转变制度的人,让他们认识到要转变制度。

  第三是标准。在物理世界,产品都有相应的标准,由工具进行生产。而数字同样需要标准和工具。标准要按照第一部分讲的能用、可用、适用、好用来制定,不是为了标准而标准。如今关于数据信息的标准有很多,但是能用在这四个阶段上,逐步向前走的标准却很少。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解决问题,使数据能够变的能用、可用、适用、好用,而不是为标准而标准。

  第四是工具。无论是对存量还是增量的治理,在最初使用的环境中,要让它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一定要有工具,没有工具是肯定不行的。而且还要创造很多新的工具,现在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已经与过去不同。目前,是通过感知和系统运行直接得到数据,把数据变成现在可用、今后可用的高质量数据,需要我们使用工具并创造工具。

  总之,数字政府和数字中国建设要真正围绕目的和数字本身,不要从概念出发。要改变思维的依赖,不要先把概念放到最大化,围绕概念做什么,而是要从对概念的思考回归到对事物本质的思考,这是一个认识性的问题。

  我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谢谢大家!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xuefeng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