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CIO时代中国行杭州站】精彩对话:CIO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2017-08-09 14:49:37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2017CIO时代中国行杭州站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高峰论坛”活动在杭州顺利举行。在对话环节中,各位嘉宾共同围绕主题“CIO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关键词: CIO 制造业 转型升级
  2017年8月4日,由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CIO时代学院、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浙江省企业信息化促进会、浙江省企业上云服务联盟承办的以“融合创新,云领未来”为主题的“2017CIO时代中国行杭州站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高峰论坛”活动在杭州顺利举行。

\
对话环节
 
  在对话环节中,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方刚主持,奥普家居CIO陈荣、顾家家居CIO李建枢、万马集团CIO黄志虹、怡得乐电子CIO许凯共同围绕主题“CIO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以下为演讲实录:
 
  方刚:今天的关键词是“CIO”,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已经感受到了CIO的决策渐渐地发生一些重要的变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CIO帮助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在构建和维护基础架构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今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一些新兴信息技术使得业务与技术有更多的融合,应用也更加广泛。因此,CIO与企业中的业务部门,甚至一些战略部门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因此,在转型升级和企业的竞争力构建方面,CIO越来越多地发挥一些独特的作用。
 
  今天,我们请到了几位知名企业的CIO,与大家分享他们的观点。他们是:
 
  奥普家居CIO陈荣;
 
  顾家家居CIO李建枢;
 
  万马集团CIO黄志虹;
 
  怡得乐电子CIO许凯。
 
  首先请陈总介绍一下奥普家居的情况和信息化应用的状态。
 
  陈荣:各位IT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奥普公司信息负责人陈荣。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互动、交流、分享经验。
 
  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概念一波又一波,令人感叹。不是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快。互联网正在成为行业转型、变动的驱动者,“互联网+”、中国制造等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本质上是互联网运行的转型。在此过程中,CIO将演变为企业的创新领导者,没有CIO深入参与互联网转型,必然是失败的。很多CIO一边背负着创新,一边背负着消减成本,两者本身是相互冲突的,在座的同行应深有体会。CIO需要一场新运动,来重构企业IT的新格局。CIO需要动起来,你不是配角。
 
  如何拉响这场新运动的号召?CIO可以从角色、思维、服务、合作、生活五个方面开始改变。在角色上,CIO从传统注重IT维护的决策,转变为业务驱动创新者,跨界将成为新益常态,CIO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商业、懂客户,才能实现IT与业务的融合,让IT引领业务的创新。在思维上,CIO跳出传统思维和工作方式,从自身做台机器开始,构建自己的商业DNA。CIO想要在这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变得更重要,角色和思维的转变是必须的,一定要用商业的头脑和思维,因为在参与企业战略决策过程中,CIO不能只是局限于技术层面的自拉自唱,而要与市场、销售等部门实现协作和联动,这意味着CIO不仅要掌握技术的深度,还要具备商业的眼光和视角,能够认识和尊重商业多元化的价值,才能把技术语言、系统语言转化为商业语言和商业的实践。
 
  CIO其实是很辛苦的。过去我在一家台资企业,有一天下班,路过厂门口,看到厂长在那里吸烟,我问他怎么不回家,他说:“我要调整一张慈祥的脸再回家。”在这样的压力下,CIO们在工作中要保持持续敏感度,使工作更高效,要享受生活,这才是双赢的人生。
 
  我认为,企业需要大数据分析、认知的计算,云计算等前沿的数字化技术、企业的商业战略与应用发展整合起来,才能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其中很重要的是企业客户洞察和分析。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取得成功的五要素是理念、体制和机制、人员的素质包括资金财力、基础设施与环境的条件。缺少后面两个可以变通,但缺少前三者,就要看推动者的决心、智慧、毅力与能力。
 
  正如一首歌所唱,“动起来,才能拥有精彩的未来”,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共创未来,谢谢各位!
 
  方刚:谢谢陈总,请李总介绍一下顾家家居的基本情况和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状况。
 
  李建枢:大家好!顾家家居主要做的是家具定制化,大家新房的装修与我们关系比较密切,与奥普是互补的。
 
  家居行业做信息化与其它行业不同,尤其对于软体家居,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我们的信息化开始比较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前几年上了ERP,但随着“互联网+”的到来,发现只有ERP是不够的。与九阳相似,过去公司一直是做分销的,然而做零售必须要与公司相互关联,分销要向零售转型,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跟上脚步。前几年,家居行业的都是单店模式,只能从那时起开始研发自己的系统。
 
  到了“互联网+”时代,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随着“双11”等大型活动的出现,过去的系统便不能支撑。因此我们自己开发了新系统,如今已开始转型到云技术分布式架构的模式。今年,我们准备做转型,把前段的零售系统转型到互联网模式,采用阿里的企业中间界,把它做成零售的模式,搬到云上做。以前维护数据中心经常出问题,这次转型是前段零售开始向分布式架构模式转型。
 
  第二,家居生产方面跟别的不一样,我们是以订单为主、库存为辅,特别是产品要当季。因此,供应链一直是我们公司的痛点,我们公司做供应链优化的时候,请了好几家咨询公司,也做了七八年,一直没有真正做起来。原来做供应链转型,基本上IT部门不参与。自从去年供应链转型,IT部门参与进去,我们专门招供应链转型和系统优化的三个专职人员,全程与供应链管理中心一起全程办公,然后他们不考虑IT的问题,只考虑业务、流程如何优化,再把需求转到IT如何配合、落地固化流程,我们今年的供应链优化便开始见到成效。当然,我们的制造也是一样的,产品数字化也是这两年开始做的。我们现在正在转型的路上。
 
  方刚:谢谢李总,请万马的黄总介绍一下信息化的状况。
 
  黄志虹:万马科技,一个是万马股份。万马股份主要做新材料、电线,就即所谓的充电线和高压电线,还有充电桩。万马老板比较重视,因为整个高管团队也比较支持,我们从横向的CRM到SRM,端到端都打通了。纵向的从整个系统到团队,以及底层的机器换人、工厂物联网,包括物流自动化控制也基本打通了,这是整个万马信息化建设。当然我们现在用的是混合云,我们认为有些业务系统适合放在公有云,有些用私有云的方式做掉。
 
  从我的经验来看,未来要关注“四个看”:首先是要看未来。记得在1990年左右,我在中学时看到中学的打字员,我们想想看今天谈这里,打字员还在吗?
 
  我们看未来的时候回顾一下历史。再过二十年,可能我还在工作,但我的老板IT技术已不下于我。因此,在未来CIO本身的挑战还是很大的。
 
  第二,看环境。未来00后再过几年要登上舞台了。我们的客户是不是00后?我们的合作伙伴、供应商也是00后,上级、下级、老板也是00后。整个人员变革必然带来环境的变革,甚至你现在觉得苦恼的事情,到时候就不用推动了。
 
  第三,看管理。在实践中,看管理是看两件事情:第一,看基础。前两天和子公司的高管聊,提到这么多系统有什么用,带来成本,不一定带来收入。我就反问一句,管理有没有价值?管理有价值的话,管理系统就有价值,他不吭声。当然我这个回答有点陷阱,如果他说管理没有价值,他就没有价值,所以我回答得理直气壮。
 
  第四,看技术。现在大家讲了很多前沿的话,包括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
 
  方刚:请怡得乐许总介绍一下你们的情况。
 
  许凯:我们2014年被新加坡一家企业收购,合并成怡得乐电子。2014-2015年,我们主要推中国区四家工厂的ERP基础建设。2016年开始在原有的ERP基础上,延伸到ABS系统。客户主要是两大块,一块业务是和消费电子相关,是大家用的手机配件,另一块很大的业务是来自于汽车的零配件。但因由于“互联网+”的影响,客户对需求的变化,对产品的迭代和更新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前往往一个产品,一个订单生产一两天,但我们一天一条线可能要换几次模、几次线。这样一些需求端的挑战,对IT也好,对生产也好,带来很大的挑战。
 
  在此基础上,2016年开始我们对怡得乐电子(杭州)和上海几家公司开展智能化制造前段的探索和发掘。我们发现ABS有些方案还是值得现代化智能化制造采取,或者可以挖掘为己用的方案。因此得乐从2016年开始对智能制造这块投入比较大的精力。
 
  从IT本身来讲,以前IT专注于技术,现在IT不仅仅是专注于技术,更是业务上的了解和探索。
 
  所以我们说IT不仅仅作为技术的前沿,更多的是要比业务部门更加懂业务,我们不仅是站在前沿角度的技术探索者,同时我们对业务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可能根据行业的经验以及现成其他产生的经验进行分享。
 
  除了智能化制造,我们也做了机器人物流智能化的改造。2015、2016年我们在上海工厂已实现车间与车间之间的工序流转机器人搬运,就是大家在亚马逊上看到的机器人从A搬到B。
 
  我们接下来两年会专注于云计算这一块。现在已有两个云平台系统分到ACB云这一块,一个是做询报价,通过大数据更加快速响应来自于客户端的报价。现在汽车厂商对询报价和快速响应要求很高,可能需要三四天,他需要你把报价体系报出来。但如果没有大数据或很好的系统支撑,对手工操作而言是很难实现的。而且就算你实现了,也不知道到底毛利在哪里,机会在哪里。未来两年,我们会拓展到云计算和云平台这两块。
 
  方刚:根据刚才各位的介绍,各位企业信息化应用非常成功,也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总结了一下,我们看企业信息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关注能力、关注效率;另一方面,也会考虑信息化与企业战略的匹配,去关注变革、关注价值。信息化的建设背负这样一种重任或责任,我们作为CIO,作为企业中信息化建设的最高负责人,我们的基本职责是什么?我们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各位老总有什么心得可以谈一谈吗?
 
  李建枢:信息化建设这个阶段与前几年不同。前几年,我们的部门叫IT管理中心,现在叫流程信息化中心。本身的名字定位就说明IT管理部门必须还是业务专家。我们首先要懂业务,比业务部门更懂业务,这个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从我们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讲,我发现做ERP信息化时相对好一点,现在很多新业务模式创新,我们有一些新想法的时候,业务部门经常是没有思路的,他只站在自己局部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是站在整体价值链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我们经常做信息化建设或转型的时候,已经开始引领业务了,包括在战略匹配上也是一样的。以及现在说AR、VR的应用,包括家居行业的3D制图的三维模型软件应用等,这种东西想想很简单,我们IT部门就要考虑在整体价值链上效率如何更高的问题。
 
  因此,从作用和价值来说,不仅仅是考虑技术问题,更多的是考虑业务方面的问题。
 
  方刚:刚才李总提到了CIO不但要懂也要,还要引领业务,要求比较高。黄总,你对这个话题有没有补充的?CIO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黄志虹:可能补充两点:第一,作为知识的管理者,我们以前在生产过程中,包括工艺这些东西,可能都掌握在技术人员的手上。作为CIO,我们需要把他的经验固化;第二,推动里面一些业务的变革。为什么?基于我们企业的特殊性,我们企业客户资源都掌握在客服手上,但我们肯定要推动这个事情做。如果不管,就搞得和国企一样了。因此,作为变革的推动者,我只能推动系统化来带动销售管理的变革。提供平台支撑,再引领他们怎么变革,这也是变革的一种方法。
 
  方刚:时间关系,这个话题不展开了。总结起来,懂业务、引领业务,还要推动变革,这是CIO的责任。有这么艰巨的责任,对CIO而言,我们需要一些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呢?各位有没有自己的看法?陈总,作为一名成功的CIO,您认为从个人素质来看,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基本能力?
 
  陈荣:像我们做IT的,其实都是比较不善于沟通的,特别是做技术层面的。因此我们要突破一个理念,我们要会沟通。即与客户沟通,要和上级领导沟通,也要与下面的员工沟通。我们要对上敬,对下慈,对自严,这是最基本的。
 
  许凯:我个人认为CIO应该具备的素质,刚才几位谈到关于业务层面,关于技术或者是技能层面上,还有沟通这一块。对IT这一块,我认为作为IT的一员或IT经理的一员,如何去引导业务从业务层面上挖掘他的需求。因为我们做信息化这么多年,很多用户在做操作系统的时候,他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做操作系统。很多时候,大家都说ERP或其他的项目都是一把手工程,都是老板要求的,但他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他做的每一笔数据对将来的意义在哪里。因此我们要做一些洗脑的操作。
 
  目前云计算很热门,其实在云计算之前有商务智能的东西在引领我们在业务流程中把有用的数据提取出来,然后结合管理软件优化未来或是预测未来的信息。我认为这是我们将来要做的事情,或是每个IT从业者都需要学会思考的事情,即如何把我们的系统更加优化,更加体现系统的价值,也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方刚:谢谢许总!按我的理解,刚才各位讲了那么多CIO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想各方面的素质都需要,它应该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不像传统的信息部门经理是项目型或是技术型,当前对CIO的要求是复合型的要求。
 
  讲完CIO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以及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从企业的运行机制、制度保障方面来看,企业要建立起这样一种优良的CIO制度,你们能否提一些相关的要求?或者认为企业应该有什么样的制度保障,才能更有效地发挥CIO的作用。或结合今天CIO俱乐部的授牌仪式,也可以说说CIO俱乐部今后如何发挥其作用。
 
  李建枢:我结合顾家这几年的变革,谈一下这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定位问题。公司章程和各个管理层必须对IT组织的定位要清晰。我们原来叫IT管理中心,现在叫流程信息化中心,也就是说必须要放大流程变革的职权功能。否认的话,业务和信息化融合的功能是做不好的。
 
  第二,本身项目考核的时候,项目管理机制的双向考核机制必须要有。比如做项目的时候,业务部门必须承担责任,不是说IT部门单独做项目。这时候所有的项目经理、关键用户的考核权,必须要拿到项目组来,还要给予一定的项目激励。
 
  第三是流程变革过程中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整个公司的各个层级,从文化上必须要允许IT部门或是相关人员有一个允许试错的机制。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可能会怕出现“做得多、错得越多”。错得多,用原来的考核方式就会出问题。因此对IT部门的考核方式、考核机制也要变动。
 
  第四是我们刚才谈到的关于对IT项目投资回报的事情,评价机制要建立起来。原来的IT项目评价机制,基本上是IT上线就完了。现在不一样,在项目立项过程中,你必须要把业务目标梳理清楚,对业务目标预期达到的价值要评估清楚。在结项的时候,能否达成我们的业务目标是要说清楚的。我认为这是从机制上、制度上要做一些变革。
 
  第五是IT系统建设的时候,原来IT部门只是做技术上的运维管理工作。真正这一块要做得好的话,我们尝试把运营管理收上来放到IT部门做。系统上来之后,SOP也要开始要做起来,SOP运行过程中是否按制度去运行?IT部门跟踪还要做数据分析、汇报,该处罚的处罚,该奖励的奖励。
 
  方刚:也就是说作为一个CIO,除了自己IT项目的管理和运行之外,还要涉及到与其他业务部门的紧密合作。在这个过程中,CIO应该有效地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去,要有知晓信息的权利、参与决策的制度保障,这是李总提到的。黄总,您对这个话题有没有要做补充?
 
  黄志虹:我补充两个词,一个是共识。你可以把它形象地理解为宏观,整个公司要形成一个共识。第二个是专业度。
 
  方刚:也就是说CIO要发挥其价值,需要在企业中认识到CIO的价值,并且要形成共识,这才有利于真正做好CIO应该做成的事情,为企业提升价值的职责。
 
  今天的论坛非常成功,由于时间关系,不过多展开了。请各位以一句话总结一下CIO在互联网时代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陈荣:我认为CIO需要动起来,在与时俱进、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要做配角。
 
  李建枢:引领业务,推动变革。
 
  黄志虹: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希望我们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许凯:CIO爱互联网。
 
  方刚:今天圆桌论坛非常成功,谢谢各位老总的精彩分享,谢谢各位的参与,谢谢!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