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金融CIO论坛】DaoCloudCEO陈齐彦:重新定义计算的边界

2017-03-21 09:43:40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2017年3月18日上午,由CIO时代学院与《金融电子化》杂志联合主办的“第七期金融CIO论坛”在广州顺利举行,DaoCloudCEO陈齐彦作了题为《重新定义计算的边界》的主题分享。
关键词: CIO 开源 金融
  2017年3月18日上午,由CIO时代学院与《金融电子化》杂志联合主办的“第七期金融CIO论坛”在广州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基于开源技术的金融软件开发”,吸引了近20位来自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及广州银行、东莞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的专家与CIO聚集于此,共同参与本次活动的探讨与研究。DaoCloudCEO陈齐彦作了题为《重新定义计算的边界》的主题分享。以下为演讲实录:

\
DaoCloud CEO 陈齐彦

  陈齐彦:感谢各位!今天我给大家做的分享跟今天这个主题也很有关系,今天我们的主题是“金融行业如何更好的利用开源软件”。那么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我们过去讲在开源技术领域最重要的一个技术突破,这个技术突破叫做容器计算技术。容器计算技术可以这么理解,它是我们经历过所有的开源技术领域里发展速度最快最迅猛,同时在进入产业化、进入生产领域、进入应用场景最迅速的一个技术。同时它还跟其他的开源技术又有很大的区别,它几乎把存量的开源的技术做了一次很好的总结和封装。我们今天常常讲容器技术是面向未来的一个技术,它既承前了我们过去在云计算、大数据现代应用架构上的一些积累,但是同时它继往开来的指引我们能够把面向未来的这些应用场景能够更好的呈现在业务端。所以今天我分享的内容会从过去五六年整个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给大家做一个回顾,这个过程当中也好帮大家一起来展望一下基于这样一些最新的技术的创新,我们在未来的一些业务场景里面能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
 
  过往很多年出现很多公司,就像这张图上呈现的公司,这些公司普遍都有一个特点,这些公司都成立了没有多少时间,但现在他们都是在一个细分行业领域里面的,我们管它叫做平台级的公司。虽然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但是他们在技术这一面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的整个的技术领域的建设都是大量的采用了这个特点,第一是开源的软件,第二是系统架构设计基本是面向未来的,我们管它叫分布式系统架构,第三它的IT能力基本是外延的,不仅仅解决信息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够支撑起互联网形态业务的发展。那么这个现象,既有国内公司也有国外公司,Gartner前阵子也有过这样的定论,说在未来5-10年周期里面,像这样的公司会越来越多,这类公司都有一个特质,它是扎根于某一个行业但是它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平台化。这跟我们今天说的超级平台公司还是有些不一样的,所谓超级平台公司大家都知道,美国主要是Google、Facebook,在中国就是百度、阿里、腾讯,大家认为在未来最有创新力甚至最有行业颠覆性质作用的公司不一定会是从超级平台公司出来,很有可能是从行业平台公司出来。
 
  所以这个现象大家有没有考虑过。就是说为什么突然之间好像行业平台公司似乎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么艰难,我们常常说一个传统行业的模式要改变这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这个事情是我们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为什么我们说基于开源的互联网的这些技术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周期,这个周期就是这些技术正在迅速的可以产业化,它并不是仅限于说在超级平台公司间做一些技术交流,它其实已经可以作为一种可量产的技术进入到各种各样的行业里面,当然也包括金融行业。
 
  我观察这件事情其实跟我之前的工作经历有关系。因为我们最早DaoCloud公司团队大部分都在EMC和VMware,这两家大家认为是云计算最主要的供应商。当年在2009年的时候和2010年的时候在美国成立了一个新的事业部,这个新的事业部其实里面大部分的员工和技术团队都不是来自于传统IT公司,这里面的主体工作人员都来自于Google。当年EMC和VMware为什么会在美国成立这样一个事业部呢?就是当时他们在美国看到了一个趋势,就是在美国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行业平台公司,而这些公司正在迅速的颠覆这些行业,但是这些公司不是EMC和VMware的客户,也就是说他们不买EMC和VMware的产品。这是一个从公司发展战略预期来讲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所以当时在美国做了很多调研,他们发现一个特质,就是这些所谓超级平台的公司在使用的技术路线上大量的采用开源技术、分布式计算和现代化应用架构,而这些东西是我们今天讲IOE的系统不能很好支持的。所以在09年、08年的时候EMC在美国完成了很多被外人并不所知的收购,其中就有从Google出来的团队。当时做的技术方向除了在美国帮助了GE美国银行等构建他的下一代IT系统,在中国我们也遇到了一些这样的,在当时看来还是很有前瞻性的合作伙伴,包括这家公司,当时正好在纳斯达克上市前夕,在之后就有了云战略、云规划,这个规划和设计使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性,就是这种互联网技术今天具备了标准化输出的可能。标准化的输出的可能能够帮助越来越多的传统的企业在迈向互联网的这样一个过程当中能够加速,甚至能够实现某种意义上的弯道超车。
 
  那么这个场景我们今天回来看就是,不论是刚才前面这些公司,包括正在发生的很多变革,都有一个很显着的特点,这个很显着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在商业模式的新的转型周期里面技术的驱动力成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放大的因素。也就是说一家公司他的商业模式的转型的成功已经不是取决于商业领导人的想象力了,而是技术的跟进或者是技术驱动的能力,很多公司其实不是不了解这种新商业模式,其实在新商业模式上发现,我接触过的很多传统企业的人,他对于这个东西的理解是很深入的,因为这里面其实有很多行业的经验,但是在技术实现手段上限制于了现代现有的生产资料的能力不足,所以我们就讲,所以这是我的观察,我觉得在我们中国发生的去IOE这个事情,并不完全意义上是政治因素,其实这个事情在美国也一样,美国也是在去IOE。为什么呢?我们新需要的新的科技的这个载体,它已经不是传统的一成不变的传统IT载体,它是一种全新的具有生命力的IT载体,这个IT载体是高度敏捷、弹性和分布式的这样一种IT载体。这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在未来展望可能支持的业务模式转型,我们过去IOE能够很好解决的问题是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但今天放在绝大多数人面前,可能今天我相信大家在作为科技部的负责人可能也都会感受到这样的变化,就是我今天可能面对的工作的比重会出现一个二八的分配,就是80%还是存量旧的业务,但是20%是新一代业务。但是这个20%的新一代业务很有可能在你投入的精力上是反过来的二八比例,也就是说传统业务你需要20%的精力就可以解决了,但是新增的20%你可能在用80%精力应对。这就是我们讲企业信息化和企业互联网化其实是两个大课题。在这个体系里面需要的基础的支撑体系是一套全新的理念,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说,在这个阶段我一直认为IT技术发展在这个阶段其实是一次跨越发展,它并不是循序渐进的建设过程。也就是说在传统的IT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上我们要从信息化迈进到互联网化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跟当年我们去帮助电商的公司,包括京东、苏宁、国美,最后为什么京东成为了一个看上去甚至有可能成为超级平台公司的公司,而苏宁和国美还仅仅是一家电器销售公司,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最大的区别,信息化和互联网化。
 
  信息化和互联网化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们来看需求是什么。左边这边我们都能理解,这是信息化的需求。信息化是求稳、求安全、求规划治理。那么面向互联网的业务形态是什么?这些需求好像不是最高优先一级的,最高优先级别是什么?迭代能力。迭代是一种创新的载体。我们能不能很快的把业务想象的场景能够实现并且交付到应用端。那这个迭代能力不是说开发人员的迭代,而是整个业务交付的迭代。第二我们原来做信息化我觉得我们总是接受有些情况下是可以停机的,维护保养这都是我们可以理解的。我也会提前安排好。但是在互联网化的场景里面,我相信没有一个系统是可以停机的,就是说我们对于业务系统的要求突然出现了一个感觉在理论上不可以支持的可能性,叫做“永远可用”。一个业务系统必须要永远可用,这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跨越。第三,我们原来认为IT系统的成长都是可以规划设计出来的,也就是说我今天大概预估有多少用户,我先提前买好服务器,找软件开发商做性能压测,大部分企业在过往的增长速度不会超过摩尔定律的,所以只要摩尔定律始终奏效,我们IT系统总归是可以支持的,但是今天我们碰到的很多业务形态是几倍于摩尔定律,甚至是指数级的摩尔定律,那怎么办?所以这就是我们讲,有一个词被大家广为的认为是未来的趋势,横向扩展能力。为什么?无非是摩尔定律帮不了我们了。我们不是在纵向空间上找能力,而是在横向空间上找能力。第四是IT的入口端变了。IT的入口并不是说从大屏变成小屏,这只是尺寸的变化,而是接入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发生了变化。今天我不知道在各位的IT系统里面大概从传统终端和移动端接入的比例是多少,很有可能,我看现在一般互联网公司的比例大概是二八比例,20%的传统终端、80%的移动端。但如果将来再往后看几年,我们看IT系统里面的消费应用入口端是什么比例,我觉得可能是一九比,不是,手机端是一。那九是什么?九是传感器,就是智能网络的接入。就是各种物联网的设备接入之后,我们的计算场景会比现在糟糕的更严重,大量的碎片化的计算会接入。这就是我们讲,今天移动优先只是一个时代的启蒙。但是未来的场景其实是会更糟糕。
 
  所以这四个维度,就是我说为什么有一个20%的工作量的东西会让我们占据80%的精力,因为这些每一个维度都是巨大的投入。所以在这个维度上我们来找答案,我发现世界上有些公司也把这个问题解决的很好,并没有像我们说的投入那样大量的精力,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在敏态的这样一个IT能力的提升,我们要提升这四个能力,但这四个能力不能用原来粗放式的方式,而且很多企业也无法承担这种粗放式的IT投入。买IOE算是粗放式的投入,同样的,扩充IT人员、招大量的运维开发人员也是种粗放式的投入。所以这里面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就是自动化、人工智能自动化。这个我们今天讲一些超级平台公司今天很骄傲的跟世界宣称说他们没有运维工程师,并不是说他们严格意义上没有运维工程师,而是他们运维工程师不需要干原来运维干的事,实际上就是这个。他不需要关注存储计算网络,他把他的能力上浮到业务形态的理解和决策上面。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就是敏态时代,我们要迈进到敏态。这四个维度分别去干都是没问题的,但是我们要考虑成本的问题。成本的问题要靠什么解决?要靠自动化来解决。所以这是我们一直在观察并且在学习和研究的方向。所以从2014年底成立这家公司到今天两年的时间我们一直致力于将开源世界和互联网世界最好的技术,尤其是这些技术是面向未来的应用场景的技术能够带到传统企业。
 
  所以这是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所谓未来IT能力的三个重要的能力建设,这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维度,我们把它叫做云原生的数据中心的建设能力。为什么会有云原生数据中心能力建设这么一个说辞呢,这张图是Gartner2016年的展望叫“未来IT”。未来的IT系统也是三层架构,但是三层架构里面的内涵很不一样。这三层分别是什么呢?最上面一层叫The Digital Mesh,怎么理解这个词呢?这个词中文翻过来很难翻,叫做“数字泥沼”。在未来的IT世界里面我们在进入了一个叫被动数字化的时代,今天我们还是一个主动数字化时代,就是当我想把一个东西数字化的时候,我可以找一些数字化设备把它数字化了。所谓被动数字化就是当你的人的行为发生的时候它已经被数字化了。包括我们说一些支付、应用的场景,包括物联网场景,这些都是叫做充分数字化甚至被动数字化,当然这里面人也变的很可怜,人的每个行为举动在发生的那一刻就被数字化了。那这样一个充分数字化的世界是因为大量的新的应用入口出现了,并不仅仅是手机,包括车联网、智能终端,这是我刚才说的,未来的场景可能是一九的场景,这就需要一个不一样的IT底座,这个IT底座Gartner认为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全新的一种安全架构、二是全新的系统架构、三是全新的应用和服务架构,最后是全新的平台技术,这是Gartner认为的。我把这个东西再抽象一下,我理解为是,未来的IT需要一种全新的插座,因为未来的应用场景不一样了。未来的应用场景是一个全新的插头,这个全新的插头甚至是分布式的,那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全新的插座,今天为什么我们会讲容器技术、微服务应用架构和原生数据中心,是通往未来世界的这样一个插座呢,因为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技术。蓝颜色的部分是过往,尤其是这五年大规模建设的一些技术领域,包括超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但是站在趋势上来看,他们大部分是解决了什么呢?解决了原来在资源层面离散问题的集约化,无论是数据的集约化、硬件的集约化还是计算资源的集约化,这是过往的。那我们要承前启后的,也就是说这些相当于什么呢?这三件事给我们攒了一台超级计算机,这台超级计算机上应该运行的是什么应用呢?应该不是我们原来IOE上运行的应用,应该是面向未来的应用场景,那这些未来的应用场景正在慢慢的靠近我们,就像刚才我们谈到的区块链、物联网、智能制造这些应用场景,那这里面就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东西,把这个巨大的计算能力能够更敏捷的向应用做一个交付能力,这个场景里面有一个关键的通路路径,这个关键的通路路径就是把之前的这些集约化的能力能够面向业务和应用场景去做适配,这是我们今天讲在这个阶段里。
 
  这个听上去还很抽象,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也就是说为什么我们要封装这些能力来展望未来的应用呢,因为未来的应用长的是这个样子的。这张图表格是纵向图是国内最大的一家汽车公司也是我们的客户,他在展望未来三年的IT投入,这个IT投入都跟业务场景相关。横向是这些IT投入所需要的科技力量的支撑,主要就是落实到数据中心这一层。纵向的投入里面没有一个是传统制造流水线的系统改造,分别是商用车、乘用车的营销平台;商用车、乘用车的售后维保服务;C2B的平台,就是柔性制造流水线;车享应用平台;互联网汽车引用;斑马,这是他们跟阿里合资的网联汽车业务;互联网汽车大数据平台;分时租赁系统。所以这是未来它的IT投入。这个会在三年内投入20-30亿的建设去建设这些系统。然后你看到最上面一条,这是当时我们在2016年初帮他做完应用规划之后发现,现有的数据中心没有办法满足未来这些应用的建设要求,也就是他全部标记没有,只有少量的标记有。那数据中心的老总也很奇怪,过去几年我的投入不小,建了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平台,但是回过头一看,我投了这么多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却不能满足未来的应用需求,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发现。
 
  所以我们今天来回顾一下到底这里面出了什么问题,因为我们今天还在用一种传统的思路在构建IT能力,我们今天讲IT能力里面在面向未来的IT能力里面,如果我们今天讲业务部门要求科技部门更贴近于业务,甚至有的说科技部门要引领业务,这句话听上去很在理,但为什么我们做不到这一点,关键是我们IT系统里面最重要的资产是什么?应用。今天我们到了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对于应用场景的依赖已经到了无可附加的地步。为什么呢?应用是承载业务的最终表现形式。应用长上什么样子?我们今天来看一下应用,为什么应用活这么好,为什么应用是这样做出来的,结果数据中心不能支持我,那就是我没有服务好应用。那应用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来看一下。这是我踏上工作岗位的工作写的应用的样子,这个应用架构到今天,我现在发现很多大学里教的课程也还是在教这样的应用架构,这个应用架构叫做三层应用架构。不管是PC端、web端的应用它基于操作系统、基于硬件设备,这种应用架构带来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每一个应用都是一个孤岛,每一个应用都有自己的建设周期,每一个应用之间的资源和数据是不共享的,但这是我们今天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也就是说信息化的应用都是这样子的,你把这上面任何一层都可以换成一家公司,SAP、微软、Oracle。这是一个存量的IT系统应用架构,这个应用架构和生态长的就是这个样子。
 
  我们说建设了云计算之后是不是解决了应用的面貌?其实没有。这就是我们今天说建设了云计算技术、虚拟化技术,我们最终实现的是资源的集约化,资源集约化站在运维和管理的角度上讲是有能力的提升,但是应用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在这张图里面,也就是我们今天认为完成云计算建设之后,如果我是一个应用,我有没有发生变化?我没有发生变化。我还是把我自己部署到了一个具体的操作系统上然后再部署到一个我看不见的物理设备上。所以敏捷交付,通过现存的云计算技术敏捷交付的是基础架构能力,但是业务的最关键的承载应用并没有被服务好。也就是说应用的交付其实是大大的被延缓了,并不因为云计算的建设而实现了应用交付的能力提升。所以这是过去五年整个业界在反思的事情。当然业界反思的过程当中也找到了一条通路,这是过去五年大家也听到过PaaS平台的建设。PaaS平台的建设理念很简单,他认为在虚拟化一层上,IaaS平台上要构建一个所谓PaaS平台,这个PaaS平台能够很好的解决应用交付的自动化和集约化。那IaaS平台去很好的解决资源层的集约化和自动化。这是一个很好的理念,我相信所有对云计算有点了解的人都会了解IaaS、SaaS、PaaS,感觉这是一个再准确和经典不过的架构了。
 
  那我们看一下,五年过去了这个模式运载的怎么样。我只能说是差强人意。怎么理解呢?其实从这张图上就能很好的理解,应用开发从面向了中间件变成了面向PaaS平台,试问在企业内PaaS平台是谁在负责?开发部门还是运维部门?所以这个对于开发来说并不是一个降低门槛的事情,其实是提高了门槛。虽然我可以通过面向PaaS平台来构建现代化应用,但是有多少开发团队具备搭建一个PaaS平台的能力。你说PaaS平台交给运维去运维,今天主流的PaaS平台的技术基本上都是一套分布式的互联网架构设计,也就是说PaaS平台本身是一套极其复杂的软件,这套软件交给现有的在运维基础架构的人来运维对他的能力提升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所以这就是PaaS平台这种听上去很完美的架构设计,也就是逻辑概念IaaS、SaaS、PaaS很漂亮,但是不落地的一个关键原因,因为他忽略了人的因素,开发的因素、运维的因素。所以我就说,除非在超级平台公司,一般来说超级平台公司都具备这样的能力,他有优秀的开发人员,他的开发人员也具备运维能力,运维能力也具备开发能力,这可以玩起来。但这样的平台推到大部分的传统企业是有困难的。所以我们今天来展望一下未来应该是长什么样子。
 
  这是我们今天觉得借助容器技术的一个大发展。我们未来能看到的构建敏态这样IT能力的数据中心是长成这样,这就是我开篇说的云原生数据中心。这是一次集中的反思,这个反思其实来自于开源社区。也就是2013年Docker技术开始蓬勃发展的过往的三年,今年是Docker第四年。Docker技术从2013年在开源技术社区作为一个开源的分享会被大家看到,到成为今天全球历史上最大的开源技术社区仅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这个越变是非常令人吃惊的,为我们来看这个越变为什么会发生呢,就是因为大家突然看到了通往未来IT架构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是这样的一种架构。这个架构我们同样实现了当时我们希望构建现代化应用的能力,但是我们没有把这个数据中心的架构变的更复杂,而是变的更简单。所以这是集中反思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这个集中反思并不是来自于耳熟能详的IT公司,在这个变革的周期里,这些传统的IT公司其实是最大的反革命。所以这个技术社区的推动里面没有IOE,甚至超级平台公司也不在里面推动,这帮推动的人是一帮在美国有浪漫主义情结的一帮顶尖的技术黑客,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应该做一些“减法”,而这个“减法”动了很多人的奶酪,所以这个是一个全新的未来IT架构,这个未来IT架构我们今天来看就是三层:云原生的技术架构,这里面无论是通过虚拟化技术还是超融合技术,本质上是提供了技术架构能力;中间一层叫做云原生的操作系统,上面跑的就是云原生的应用,这个架构你说是不是太超前了,这里面是不是一个未来才会达到的东西,这样的一个数据中心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已经运行了20年了。因为这个架构就是Google数据中心的架构。所以我们说兜兜转转大家回来无非就是说把Google的数据中心重新实现一遍,但是这条路径我们走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当然这个也好理解,因为当年只有Google有今天绝大多数企业面临的IT能力越变的一个问题,其实他一开始他解决了他的问题,所以他解决的问题其实引领着我们今天走到这个时间节点,绝大多数企业可能都在未来会面临当年Google遇到的问题。Google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什么把数据中心化繁为简变成这样一种架构,其实今天我们讲敏态IT能力提升其实是个多维度能力提升的问题。它不仅仅只是在基础架构层面上去提升,它是一个IT综合能力素质能力的提升。
 
  当然企业信息化到互联网化有很多很多的文章分享,见解。我试图总结一下我观察到的能力提升的总结。我一直认为能力提升就是六项维度的能力提升。这六个维度是要统一做提升的。第一个是什么?开发模式。我们今天IT的管理边界,刚才说我今天的演讲主题是“重新定义计算边界”,我们其实也要重新定义IT的管理边界。我们过往的IT管理边界可能对于软件开发不管理的,我们仅仅有些项目组。但是面向互联网的形态里面,业务承载的最关键的东西是应用,所以我们必须要能够具备能力去管理应用的交付,但管理应用交付不等同于需要去管理应用开发,这是两个概念。具体业务实现逻辑这是开发范畴,但是如果我们对于应用交付没有管理能力,那这是一个巨大的短板。你始终还可以通过软件供应商来交付软件,但是你必须对它的流程进行管理,因为他在交付的不是一次性的软件,而是迭代软件,而迭代软件的管理能力是我们需要急剧提升的。这个模式其实在落地到传统企业里面需要变种一下,我不可能真的让一个开发商来实现驱动我的数据中心,这是不现实的。所以这是第一。第二,IT架构上的应用入口要做适配。我们需要在数据中心层面上能够很好的适配这种全新的应用入口,无论是现在的移动端的并发访问式的,像双十一的应用场景,包括未来IOT的场景,你如何做到数据中心级别具备这样的一个承载能力,而这个承载能力目前来看并不是说要借助高端硬件设备,你完全可以通过分布式系统的软件定义的像负载均衡、防火墙来做这个事情。第三个能力提升是应用架构的提升,这是一个大课题。这个大课题现在有个很好的总结,我们管它叫微服务的应用架构设计。但是微服务应用架构设计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被讨论了很长时间了。但微服务架构设计已经提了五六年了,为什么突然之间好象这两年微服务架构,大家觉得可以落地了呢,因为微服务架构设计仅仅是一个软件架构层的设计,这一层软件架构层的设计是需要配合一个新的底座来支持这种微服务应用架构设计的。我们说微服务架构设计可以形象打个比方,把原来的三层应用架构变成了分布式组件化的应用架构,那就是说原来我写个应用架构是造一个烟囱,现在是把烟囱放倒,我在数据中心里竖烟囱我有传统的工具,我有虚拟化、有配置变更模板等等都可以做这些事,但是变成碎砖了怎么运维呢,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容器技术是一个关键的技术突破,它把现代化的应用能够用自动化的管理能力把它管理起来,同时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它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是所有IT技术发展过程当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标准化。我们其实今天讲IT这个行业,其实以为最领先的行业在帮助各个行业实现信息化、标准化,但其实IT行业自己是个标准化和自动化最差的行业。所以你现在回想一下IT行业里面有什么标准化的东西,好像能想到的就是X86算是个标准化。今天容器技术为什么突然间成了这么大的生态,是因为大家默认了认可了这是一个未来的标准,所以我们今天讲未来计算的标准不在X86服务器上,未来的计算标准在容器上,容器会成为未来的标准,而这个标准直接上浮到了应用或者你依赖的资源环境这一层叫做容器层。
 
  所以它是一个颠覆性的东西。一个标准上浮了以后,会威胁什么?会威胁原来在这个标准之上的所有人。所以现在操作系统公司很紧张,做中间件的公司也很紧张,做云的公司也很紧张,因为什么?因为标准上浮了。标准上浮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原来在X86体系上面有一个标准,我可以对X86进行自动化运维管理,这实现了资源的集约化。但是如果我能够在应用层实现标准化,也就是说不管这个应用是用JAVA写的,是我的团队开发的还是我的ISB开发的,所有的应用交付过来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时候我的运维能力就直接上升到应用层了,所以这就是我今天讲的,我们要实现面向互联网的大跨越一定要找到一个新的插座,这个插座是一个标准化的插座,它能够实现我们今天讲真正意义上的数据中心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软件定义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存储、计算、网络上的软件定义,而是刚才大家回想,我们刚才那个客户里,那些纵向里空缺的东西其实全是软件定义的东西。他提到他需要软件定义的负载均衡,需要软件定义的中间件,需要软件定义的大数据平台。这些东西现在在企业里谁来提供?没有。所以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软件定义的时代,即将到来的时代不仅仅只是资源层,应该有一堆一堆面向应用的组件化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里面有很多甚至是开源的分布式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能够承载一个面向应用的场景,我们才来谈数据的价值。而现在很多数据的价值建设其实从我角度来讲,很有可能建设顺序是有问题的。我们只有把这些应用都统一的管理好了、承载好了,应用的入口多样化了,应用不是竖井式的,我们才有挖掘数据价值的可能性。现在很多先去建设一些大数据平台,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数据从哪里来?这是关键问题。如果数据的入口还是传统的应用入口,最后你大数据平台做的事情跟原来在数仓、ETL到BI其实是一样的,没有真正意义上去实现一个大数据的问题。
 
  所以我们今天讲迈进到敏态的时代,最关键的就是从资源感知迈向到应用感知。这是对于绝大多数做从事科技工作的人来讲,对业务的一种承诺,或者准备。我们要做好这个时代的准备,就是要迈进到应用感知。但是应用感知也不是最终的通路。我对这个行业是非常乐观,我认为IT从业人员可能在未来应该是黄金的十年,这黄金十年是什么?是未来一定会由你来引领业务的变革。这个就是意味着IT能力要上升到业务感知的能力。所以我们今天讲,在美国有种说法叫运维运营化。因为IT从业人员对于业务形态的理解甚至超越了业务部门,所以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讲在构建面向未来的IT能力里面,我们要做的事情,比如说以前面这样一个业务场景来看,这是他们2014年做的规划,但是到了2016年才落地。怎么做呢?我们原来的建设思路是从下往上建,先建一个IaaS平台,再建一个PaaS平台、SaaS应用。今天我们回头来看,我们应该更多的是从业务侧来看,业务侧的需求是什么?那我就应该去构建。所以这里面最关键的价值是中间那一层,中间那层我们叫做增厚的那一层,叫数据中心操作系统这层,而下面的这层其实是应该轻薄的一层,因为它只是提供计算资源。所以我们今天这样来看这样一个数据中心的建设其实也就是分成这样三段的建设。我下面的这层平台可以通过存量的云计算技术,无论是虚拟化技术还是容器技术,但本质上他们干的事情是一样的,就是把计算能力集约化。计算能力集约化之后提供出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面向未来一点,标准直接上升到容器层。如果是传统的,那就上升到虚拟化层。最关键的云计算的建设是在哪?或者说IT核心能力的建设在哪?就是云操作系统。云操作系统长的什么样子呢?长成这个样子。首先它要满足一件事情就是应用如何向基础架构交付的问题,这里面包括应用交付的能力、应用商店、编排、调度、微服务支持、存储管理、日志监控,这个能力就是云操作系统。就跟我们PC电脑上的MQL SQL系统一样,我现在放PPT,这个要放PPT的指令是他向操作系统发起指令,但是操作系统去调度下面的资源来满足这个应用。我们来的IT能力其实也是这样,最关键的就是这个操作系统。因为当上面的应用有需求来的时候,是由上层的应用驱动操作系统去帮他配置底层的资源来满足应用的运行。这样的形态才能够使得IT系统的交付更敏捷,这些应用场景是长在一个云平台上的,而不是种在云平台的,这是更关键的。
 
  所以我们认为这个事情,从规律上来讲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互联网之道、敏捷IT之道,很多东西无非就是化繁为简,没有那么复杂,当然化繁为简过程当中也会对传统的一些管理理念有些冲击,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但总而言之我觉得这个体系无非就是三步过程,首先要变革应用交付的形态,无论是应用架构要变还是应用交付的流程要变,这是第一。第二件事情要关注应用交付的迭代,而不仅仅只是一次性交付,所以这个交付过程和交付流程必须要能够实现标准化,只有实现了标准化才是实现迭代能力大幅度提升的关键路径。最后第三步就是我们更多的关注到应用的形态而不是基础架构形态,包括应用本身的形态和应用的数据形态,这些东西最关键的都是要去对现有数据中心的能力做一次巨大的提升。而这个数据中心能力的提升,我认为在面向未来的IT领域里面其实是把互联网过去发展之道做一个完美的总结。这包括互联网的研发流程,现代化应用架构十二范式,敏捷的精益化的软件流程,应用的云管理能力,数据中心的标准化交付,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接口和标准范围,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就是开源技术。怎么样兼容并蓄,我们既要吸纳引入开源技术,但又要保证开源技术的标准化和安全性,做一个统一的封装,同时还要让我们的运维能源能够把开源的东西能够运维起来。所以这个样子呈现出来的未来的IT形态很有可能是需要在我们的IT体系里面构建出这样一种体系,首先你必须具备标准化流水线的应用交付场景,应用交付出来能够交付到一个叫应用商店的地方,那么我的运维动作是从这个地方出发来实现自动化的运维的能力。
 
  这里我给大家看一个简短的例子。这是一个基于这样一个现代化应用场景里面,我们在数据中心实现自动化交付的场景,这是一个开发形态。它登录到一个开发形态里面以后,要创建的是一个应用交付的自动化流水线。所以它并不是说在交付形态是先要拿到一个虚拟机,这个大逻辑是反过来的。我的最先逻辑是先创造一个可迭代的软件交付,我不关心硬件在哪里,我也不关心需要做什么配置,我关心的是这个软件怎么被交付出来。创建出这个软件交付之后,软件端不论是开发方还是我自己的开发人员做的任何更改、修改、发布都会被我这个自动化引擎管理起来,这个管理起来最关键的部分是实践软件交付的标准化。所以不管它写的什么业务逻辑、里面用了什么开源软件,甚至用了什么中间件开发我不关心,我关心的是你要把你这个软件交付的过程向我透明化,所以我们现在在做什么事情?我们在把一个软件做统一封装,这个封装会把软件所依赖的代码二进制、中间件、操作系统、网络配置全部打包变成一个应用进项,这个应用进项会放到企业内的数据中心的一个应用商店里。应用商店是什么呢?就是所有这些新一代的应用的标准化交付的终点。标准化交付的终点就是运维的起点。运维要做的动作就是去这个应用商店把一个业务形态给部署起来,但是这种部署形态,因为在前置的应用交付周期里就实现了业务形态的标准化,所以运维动作就可以自动化和标准化,这是关键。原来我们都把这个事情交到后端去做了,后面是很痛苦的事情,无论是用配置变更管理还是自动化运维工具都很困难,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就是运维动作就跟个指挥家一样,我就指挥这个应用以业务需要的运行方式,比如说这个业务系统要保证2000tps,我这2000tps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节点数量运行,我这个指令下去这个系统就会自动去做部署、管理、运维。而这个过程当中更神奇的是,这一种面向一种互联网的底座配合上面向互联网的插头,它能够做到不仅仅是部署它的自动化,它能够做到运维它的自动化,这也是Google数据中心神奇的地方,就回到开篇说的,Google数据中心没有运维,以前我们去Google数据中心参观,发现里面运维里推着车的人都是“老墨”,就是墨西哥人,那些人都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推个车去干嘛呢?上面就是一台一台X86服务器的组件,他就看着一台服务器坏了,他就把那服务器拔下来插进去,这种场景为什么?就是因为应用跟基础架构已经解耦了,应用部署形态通过云操作系统来感知,所以硬件层面的修改不会引起软件层面的不可用。这是一种颠覆性的理念,这种理念就是应用分布式系统设计远离来保证一个业务系统的永远高可用。这个永远高可用并不依赖于特定的硬件设备,也不依赖于软件代码的质量,这两个东西都可以写的很糟糕,但是业务系统还是高可用的。所以这是一种颠覆性的理念设计。
 
  整个这样一个体系建设其实就跟造一辆车一样,我们在新的数据中心里面需要构建一个核心的引擎,这个核心引擎就是红线的部分。这是一个发动机,这个发动机在现有数据中心里面最关键的是把容器化这套东西给装进去。在这上面就可以构建出这样一套软件定义的,你管它叫PaaS能力也好,还是叫云化中间件能力也好,然后再往上就是延展的业务形态。所以这个建设周期要比传统的理念IaaS建设完了建PaaS,PaaS建设完了建SaaS,其实建设周期是要短很多,成本也会大幅度的减少。所以从平台角度来讲,它分三个平台:面向开发的持续交付平台;开发和运维交付的边界我们管它叫持续部署平台;数据中心管理的组件我们管它叫运维管理平台,但运维管理平台这个维度是上升到应用层的。
 
  后面就是一些我们做的小小成绩,2015年,因为我们也在跑一个面向开发人员的公有云,所以2015年Forrester把我们评到了公有云的体系里面,但我们这种云其实跟阿里云、腾讯云、亚马逊很不一样,我们聚焦在应用的交付形态,所以我们并不获得资源,所以资源其实也就是来自于阿里云、腾讯云。
 
  总结一下,我们觉得在面向未来的IT能力建设里面其实最关键的就是找到一个新的插座,这个新的插座既可以插在现有的基础架构能力上做一个适配,但这个插座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供电单元来提供数据中心的能力,但是这些东西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面向未来的云原生时代的到来。云原生时代三大要件构成,就是自动化的软件交付、微服务的应用架构和自动化的运维能力。这三个东西是我们的愿景,但这三个东西的愿景需要一个现代化的数字插座。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we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