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科技 > 正文

工行行长谷澍:打造智慧银行生态体系 提升金融服务供给效能

2020-02-06 17:48:48  来源:金融电子化

摘要: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下,我国进入由“互联网+”到“智能+”跨时代跃变的新阶段。以开放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迅猛发展,在撬动传统行业发生颠覆性变革的同时,也正在改变重塑金融生态格局,将银行业推向了变革和转型的新时代。
关键词: 工行 智慧银行 金融服务

时代跃迁,金融服务迈入转型发展新阶段
1.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金融服务转型升级提出新要求。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于经济工作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经济工作的核心思维逐步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我国持续推动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等新的工作要求,为商业银行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指明了工作目标和方向。

2.客户需求和市场服务模式发生新变化,为金融服务转型带来新机遇。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催生了全新的客户行为模式和服务需求,银行业已正式步入开放时代。当下,千禧一代逐步成为金融消费中坚力量;年轻客群更加关注个性、强调体验、渴望互动;金融行为更多向线上迁徙,银行业新的生态格局正在加速演进。银行不再是客户要去的一个场所,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服务。开放合作已经成为银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所必需具备的一种新能力,为金融服务转型发展打开了全新的“向外延伸”通道,带来新的机遇。

3.金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为金融服务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我国提出了科技强国发展战略,“智能+”写入了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银行是科技密集型行业,是科技创新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5G、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为银行科学、精准、有效地识别客户、洞察市场、设计产品、防范风险、营销管理提供了新手段、新动能,可以说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服务转型升级已历经春天、进入盛夏。

科技引领,推动金融服务新一轮重大转型
科技作为金融行业创新发展的发动机和推动器,推动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先后经历了以物理网点为主的“水泥银行”,以网上银行和自助设备为标志的“鼠标银行”,再到基于智能设备的“移动银行”的自我进化,目前正在朝着以金融科技广泛应用为基础的“智慧银行”方向迈进,金融科技愈发成为推动中国银行业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

从技术基础上看,中国正在跻身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第一梯队”,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在金融行业得到深入应用,很多银行都在积极建设新技术平台,而且已经具备了企业级的服务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果。

从监管指引上看,中国人民银行今年8月正式出台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自上而下的开展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为金融科技中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按下了金融科技发展的“快进键”。

从实践运用上看,各行纷纷将金融科技作为集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金融科技的顶层设计、资源投入和创新运用,以“开放化、生态化”的新理念,改变金融服务供给模式,提高金融服务的触达面和惠及面。

金融科技在为银行业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新挑战。商业银行要实现金融科技创新与规范发展,充分释放金融科技的价值创造力,必须做到“两个坚守”。坚守金融工作初心,让金融科技走的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工作提出了“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等重要论述,指出了金融工作的“初心”。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给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但没有改变原有的金融秩序,更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和初心。金融科技只有“坚守初心”才能发展得更好,走得更远。坚守安全生产底线,让金融科技走的稳。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金融科技必须站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高度,正确把握金融科技创新与安全的关系,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合理应用新技术赋能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坚守安全生产这条不可逾越的底线,确保银行业务运营的安全性、稳定性、连续性。

创新赋能,打造银行开放智慧新生态
工商银行把握金融科技发展大势,2015年起围绕分布式、云计算、大数据等全新技术体系框架启动IT架构转型,2017年全面实施智慧银行ECOS工程,着力推进银行与生态的深度融合,促进智慧化、普惠化、开放化金融服务建设。经过近5年的持续建设,工商银行于2019年11月8日正式发布智慧银行生态系统ECOS,集中展示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成为工商银行信息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工商银行智慧银行生态系统ECOS不仅是对现有信息系统的技术升级,更是一场银行经营模式的变革,其核心特征可以用开放、智慧、技术领先、自主可控等来概括。

2019年11月8日,工商银行正式发布智慧银行生态系统 ECOS
1.构建开放生态,实现共享共赢。工商银行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树立“用户即客户”的开放理念,将支付、融资、理财、投资等金融产品,无缝嵌入到教育、医疗、出行、政务等民生消费和企业生产场景,不管客户有没有工行账户,都可以享受到工行的产品和服务,让金融服务像水和电一样便捷可得。工行采用了“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方式来构建开放生态。“走出去”是通过API开放平台,把工行的1000多个服务和产品做成标准化接口,开放给故宫博物院、国家电网、中国邮政等2000多家合作伙伴。例如,工行在业内率先推出工银e钱包,把银行网点开到互联网平台上,开到客户日常生活场景中,目前已经为1200多万新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引进来”则是通过金融云,引入了财资、教育、景区等15个行业应用,与合作伙伴携手为客户提供“行业+金融”的综合服务,目前租户数量达到1.93万户。例如工行推出的财资管理云,在同业中率先打造“财资+金融”一站式产品,内嵌了工行全球集中支付、资金池等产品,大型企业两天内可完成上线。

2.打造智慧金融,提升服务质效。工商银行实现了无处不在的智能化应用,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工商银行根据每位客户的生命周期和行为特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推荐和服务提醒,目前已生成1300多万套服务方案,实现了银行服务的千人千面。工行首创的个人资信证明寄送等“线上申请、邮寄到家”服务,让客户不必再跑网点,即可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全新推出个人手机银行5.0,企业手机银行2.0,运用新技术实现一呼秒应、无感支付等智能服务;经营快贷为80万小微企业客户主动授信近3500亿元,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工商银行实现了产品服务组建化研发,打造了业内标准化服务数量最多、交易量最大的组件化研发体系,建立4300多个产品参数,并通过3500个标准化的业务流程组件和500多个标准化跨渠道用户界面组件快速拼装,大幅提升研发效率,实现95%的产品都可通过参数化配置T+1快速上线,使大型银行具备更敏捷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响应能力。

3.布局智能科技,驱动业务创新。技术领先、自主可控是ECOS在技术方面的显著特点,智能科技为业务持续创新提供了充沛新动能。在IT架构方面,工商银行打造了“主机+开放平台”双核心架构,实现超过90%的系统功能在开放平台运行,具备将账户、客户、核算等核心业务部署到开放平台运行的能力,首家建成体系最完备的分布式技术平台,系统交易性能大幅提升,做到“既跑得快,又跑得稳”。在新技术方面,工商银行建设一系列自主可控新技术平台,形成同业领先的企业级技术能力和业务应用能力。区块链平台同业首家通过工信部区块链权威认证、首家完成网信办备案,提出42项专利申请;大数据平台在同业中率先实现国产自主可控,批量数据处理时效提升达40%;金融云平台实现资源调度以及热点适应的高弹性,获得银行科技发展奖一等奖,基础设施云与应用平台云规模分别达到38000个节点和18000个容器,保持同业领先。人工智能平台全面涵盖了感知、思维、控制这些主流AI技术,特别是在银行业中首家实现了流程机器人的企业级应用。

为适应银行经营生态模式的变革趋势,工商银行多措并举推动金融科技组织架构转型,以“内生变化”催生“化学反应”,释放转型红利。今年5月8日,工商银行在雄安成立科技子公司,重点聚焦行业客户、政务服务等金融场景建设,推进研发、托管、金融生态云、产品输出等业务,打造“雄安智慧民生服务平台”,与宁夏政府合作发布上线“我的宁夏”APP,向同业客户输出工行反洗钱产品,科技价值输出能力不断增强。11月4日,工商银行组建金融科技研究院,深入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前瞻性研究,积极引入外部智力资源,加强ABCDI(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科技的战略储备和应用,加快从金融科技的“应用者”向“研究者、创新者”转变。

经过持续推动,工行构建形成了“一部三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的金融科技新格局,共有金融科技人员1.6万人,队伍规模在绝对人数及相对占比方面在各家银行中排名前列,金融科技创新活力和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在这场金融科技推动银行经营生态模式变革的浪潮中,工商银行将始终坚持高标定位,秉持“科技引领、创新赋能”理念,深入推进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倾力打造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智慧银行”,用科技改变金融,让金融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