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科技 > 正文

金融科技浪潮下,金融机构面临三方面挑战

2017-03-23 16:17:57  来源:亿欧网

摘要: 面对飞速发展的金融科技,传统金融机构应从三个方面迅速采取更有力的行动:一是利用自身力量,加强重点领域金融科技研发;二是秉承开放共赢精神,加强与金融科技相关企业合作;三是加大金融科技投资力度,融入金融科技浪潮。
关键词: 金融机构 金融科技
\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和需求偏好发生显著变化,各行各业经历着数字化转型。金融,这个古老而富有传统的行业,同样面临着金融科技引发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金融科技、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金融大数据、区块链、数字货币??当这些热词在媒体和大众口中频繁出现,即使很多从事金融几十年的“老兵”,也有目不暇接之感。面对众多新的闯入者和扑面而来的金融科技浪潮,金融机构必须采取应对之策。

  追踪金融科技发展历程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成为金融科技发展历史上的分水岭,金融科技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些科技初创公司不仅仅满足于为现有金融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支持,试图在某些方面涉足传统金融服务,甚至在某些领域和传统金融公司展开竞争。不依附于传统金融机构与体系的金融IT力量逐渐形成并独自发展起来。

  到2014年,这一领域更吸引了包括监管者,产业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据统计,2014年全球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风险投资是2013年40亿美元的3倍,达到122.1亿美元。大量金融科技初创企业不仅成功闯入金融领域,而且作为一个新的产业逐渐壮大。更重要的是,金融科技向各类客户和各金融细分领域渗透,对人们的金融行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甚至有可能颠覆整个金融行业。

  金融科技引发的金融创新,迸发出巨大的金融业变迁能量,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因素。金融科技给金融企业带来的机遇或挑战目前仍然难以估量。这一阶段的金融科技,主要由科技企业发起,以去中介化(也称Uberization)、智能化等为主要特征,我们可以称之为“金融科技2.0”,也有人称之为“新兴金融科技”。

  在“金融科技2.0”时代,金融科技初创企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大体上有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面对金融危机后更严厉的全球监管环境,金融机构更加关注合规与金融风险的防控,使中小企业和个人获得贷款的机会减少。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金融供给不足始终存在,这为科技公司创新金融服务提供了机遇;

  二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初创公司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的门槛大大降低;

  三是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这些科技公司由于体量小或者本身带有“互联网基因”因而更加适合创新,也没有维护复杂而成本高昂的遗留系统,较少有监管合规方面的负担,往往专注于单一目的解决方案,能够比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快地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开发更加友好的用户界面、交付成本更低、更适合数字渠道的金融产品;

  四是消费者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已经习惯于手机等终端简单、方便、便宜、实时获得更佳的服务场景和客户体验,对复杂、冗长的传统金融服务逐渐失去耐心。

  可见,金融科技顺应现代科技发展和数字化时代客户需求变化,为金融业注入了新的创新动力,也为传统金融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厘清金融科技涵义

  2016年以来,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这三个热词频繁出现在媒体和业界,很容易引起混淆。

  互联网金融落脚点在“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等科技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本质仍属于金融,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因此,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金融业务和金融业态,理应接受金融监管。

  科技金融落脚点也在“金融”,指的是金融如何支持和服务科技产业,包括如何通过丰富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融资租赁、创业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多元化的金融业态,以及金融专营机构(如科技银行、投贷联动公司)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发展。金融科技的落脚点在“技术”,是延展至金融领域并产生融合创新效应的技术。技术本身不涉及金融监管,只有应用于金融领域、可能带来新的金融风险时,才需要监管当局的介入。

  金融科技(FinTech)一词源于美国,其本身也是一个创造的新词,由“Financial Technology”合成而来,从字面上理解即“应用于金融的技术”。目前,人们对于金融科技的理解不尽相同,有从产业、业务、科技等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解释。

  一是将FinTech理解为应用现代科技从事金融业务创新的初创企业(或成熟科技企业)。美国和一些国际咨询公司基本上采取这一定义,并从产业的角度研究金融科技发展。

  二是将金融科技理解为金融与科技相结合所形成的创新业务模式,包括移动支付、网络借贷、网络保险、股权众筹、智能投顾等。

  三是将金融科技理解为现代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创新,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创新,但不包括印钞、金库安全等传统技术。

  管窥金融科技生态

  金融科技作为一个生态体系不断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明朗的体系架构。金融科技的落脚点是科技,科技在这一生态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正在改变着人们生产生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源泉。

  云计算是推动信息技术能力实现按需供给、促进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有利于分享信息知识和创新资源,极大地降低了金融业创新和进入门槛。

  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开辟了金融服务新范式,在客户认证、精准营销、融资授信决策、金融预测与风险防范、辅助量化交易、智能投资顾问、智能客服等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分布式的公共账本,由参与者共同负责核查、记录和维护,具有点对点直接价值交换、交易透明不可篡改、安全可靠等特点,已经在数字货币、跨境支付、证券清算、贸易融资等领域探索应用,有可能构建一种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彻底改变现有金融生态。而网络空间安全为互联网时代金融安全提供保障。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网络空间安全等新技术,为金融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推动金融业快速演变,也催生了今日金融科技的繁荣。

  在这一过程中,新兴金融科技企业、传统金融机构以及风险投资、监管机构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共同推动了支付、资产与财富管理、借贷与融资、保险等各金融细分领域的创新与变革,促进了金融业的繁荣和发展。

  在金融科技生态体系中,监管当局的作用至关重要。其监管方式和力度会直接影响一个新兴行业的走向,甚至关系到行业的生死存亡。金融科技可能带来一些新的风险,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应对金融科技挑战

  面对众多新的闯入者和扑面而来的金融科技浪潮,金融机构必须采取应对之策。从目前情况看,一些金融机构已经积极采取行动,而大部分机构尚未做好充分准备。

  根据埃森哲的一份调查,有28%的机构制定了全面的金融科技发展战略,高达72%的机构仅有零散的应对策略。而在推进金融科技发展战略过程中,金融机构又会面临三方面的挑战:

  一是改变金融机构现有技术和系统面对较大阻力;

  二是新技术创新应用的速度难以适应市场需要;

  三是金融科技人才和相应企业文化缺乏。

  我国金融科技在全球处于一定的领先地位,一些全球金融科技排行榜中不乏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身影;花旗银行更认为全球金融科技使银行业进入一个发生变革的临界点,而中国超越欧美已经越过这一临界点。无论国际上如何评价,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除了BAT等互联网巨头和一众互联网金融初创企业,传统金融机构也提出互联网金融战略(如中国工商银行e-ICBC战略),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网上商城、直销银行,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和创新方面也在进行一些探索。

  然而,面对飞速发展的金融科技,传统金融机构至少应从三个方面迅速采取更有力的行动。

  一是利用自身力量,加强重点领域金融科技研发。我国各金融机构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差距较大,且研发力量注重解决当前业务问题较多、投入未来创新发展相对较少。新形势下,金融机构要拿出一部分研发力量,跟踪金融科技发展前沿,持续学习掌握前沿技术,选择一些重点领域,开展具有一定超前性的创新研发,结合金融机构的品牌和基础设施优势增强竞争能力。

  二是秉承开放共赢精神,加强与金融科技相关企业合作。金融机构要学习开源、开放的互联网文化,在加强自身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的同时,坚持开门创新。一方面,要勇于开放一些自身的数字化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与领先科技或金融科技公司合作。

  三是加大金融科技投资力度,融入金融科技浪潮。风险投资一直以来是金融科技初创公司融资的主要途径。

  从更长远的角度,面对数字化生活浪潮和客户需求的巨大变化,金融机构迫切需要重新思考自身在新金融生态中的位置和经营管理模式,制定更彻底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迎接金融科技带来的新挑战。

(文章来源:亿欧网)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