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教育 > 正文

华中师范李鸿飞:以“融合”思维践行数字化校园建设

2016-11-14 15:01:59  来源:IT经理世界

摘要:他是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生个性化需求之间的衔接人,也是学校信息资源的大管家,他既做顶层设计,创造性地提出学校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又做底层底层设计,从统筹、规划、评估、标准、监管、服务,完成一个全生命周期。
关键词: 华中 校园建设 师范
  互联网+时代,把高校教育模式变革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管理变革,科技变革,教学变革,服务变革,已处在信息化发挥最重要的执行阶段,应用阶段,融合创新的阶段。华中师范大学,作为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试点单位,以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云端一体化教学平台”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手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各类各学历层次学生通过该平台开展线上学习活动。同时开展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模式培训工作,并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成立“教育信息技术协调创新中心”,开展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应用。这都离不开一个人,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李鸿飞,他既是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生个性化需求之间的衔接人,也是学校信息资源的大管家,他既做顶层设计,创造性地提出学校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又做底层底层设计,从统筹、规划、评估、标准、监管、服务,完成一个全生命周期。

\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     李鸿飞

  融合创新带来无限可能

  “我愿意用融合,因为它不仅意味一种疆域的界限之间的一种文化,它更是一种扩展,你只有融合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谈到云,谈到大数据,谈到虚拟现实,没有这样一种技术路线,我们很难去理解云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大数据能够给我做什么,为什么我提混合式教学、颠倒式教学,这是融合。融合不意味着说我要去吃掉你,去吞掉你,而是让你变得更强大,更有拓展性,更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这是李鸿飞一贯坚持的融合理念,正是在这融合创新理念的坚定执行中,华中师范大学数字化信息建设,已经处在全国领先地位。

  人才培养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起点。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发布《华中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3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用三年时间全面实现教学信息化,每位教师都应开辟个人教学空间,每门课程都应有信息化资源,可供学生在线学习,鼓励开设网络课堂;并且各专业应提供50%以上在线课程供学生修读。一方面是促进教学工作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也是强化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李鸿飞讲道:“当技术支撑做到一定程度,就要去做融合创新,这个时候就要用新瓶去装新酒,当你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以后,反之才会带来一系列的信息化更加深度的融合。”为此,华中师范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与培养人才相结合,已经做到规模最大、深度最深。

  教师教学方法模式变革是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多次开展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培训工作。突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特色,着力提高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熟悉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标准和教育平台使用的基本步骤,掌握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促进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研究型教学模式。李鸿飞说:“老师教育方法的变革,不再是传统的面对面单纯的灌输式教学,课堂为中心教学,教授为中心教学,这个模式现在必须发生变化,现在混合式教学,真实问题的教学,颠倒式教学,交互者教学,协助者教学这种变革必须要跟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管理服务模式变革是后盾。企业组织变革和大学组织变革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通过信息化促使组织流程的变革,而这对于高校难度更高,如果管理服务模式不突破,就会一直呈现一种直线性的、职能性的组织,永远不会演变为流程性组织。在管理服务模式变革中,华中师范大学一直走在高校前列。“我一定要把职能部门推到后台去,让我的用户的流程走到前台来,这样对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壁垒也好,利益冲突也好,我都在后台通过信息化的措施去实施,所以这也是我们最近几年做的比较快的。”李鸿飞讲道。

  “互联网+教育”助力高校改革进入快车道

  “高校信息化发展大抵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打基础;第二阶段是单体的应用,部门的应用;第三阶段是教育+互联网;第四阶段是互联网+教育。”李鸿飞介绍。对于前三个阶段,华中师范大学已经度过,而现在正处于关键的时候,作为信息化办公室主任的他,不仅要去理解人事,去理解教学,还要去理解学生的需求;不仅要站在学校战略发展的高度去看信息化,也要作为学校信息资源的大管家,去整合资源、分配资源;不仅要做顶层设计,创造性地提出学校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又又做底层底层设计,从统筹、规划、评估、标准、监管、服务,完成一个全生命周期。

  多个类型“大平台+轻应用”的建设理念,加快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融合。为满足学生学习的多样性,华中师范大学的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充分融合了传统教学与网上教学的优势,课前预习课程资料,课堂与老师同学讨论,课后还可基于网络平台接着讨论,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泛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体现了大学以生为本,以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室变革、云端课堂教学环境的打造、课程资源线上线下整合、云端一体化教学支持平台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IT的用户思维引领服务提升,目前华中师范大学建了实体事务大厅,常驻8个单位为学生事务提供服务;还建了网上办事大厅,与实体事务大厅相辅,不便去实体事务大厅的,也可通过网上办理一些流程。

  建设了精品视频资源录制平台,即数字全媒体演播厅。旨在为精品课程资源开发和网络互动教学提供硬件条件,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展示华中师范大学名师风采。

  公平公正,强调用数据说话,根据数据来判断指标,不再主观臆断,提升了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量化治理水平和透明治理水平。为此,李鸿飞带领自己团队,在华中师范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首建四大基础平台,包括数据交换系统、登录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和流程管理系统。通过建设决策支持分析平台,确定主题分析内容,如分析学生行为,则收集学生相关数据,如门禁系统的数据、一卡通消费信息和数据中心的学生基本信息、单位院系信息等相关阶段可提供的数据进行抽取和转换,再进行晚归未归统计、月消费异常变动率、大功率电器违规使用等分析表的开发。对学生异常行为能及时反映并发出预警消息,并且可以帮助辅导员了解学生情况,作出适当关怀与奖惩。

  “我觉得下一个五年,互联网+教育一定不是某一个学校内部的事情。课堂内和外、校园内和外、学校内和外,政府的职责,高校老师的职责,企业的职责,科研机构的职责,一定是一个传统校园所不能涵盖的概念,那么在这个体制机制上,需要我们做一些创新的东西,这可能是教学资源的共享,包括现在说的两岸四地,包括全国教师网联、互联网教师网联,最后是整个资源的共享。”李鸿飞说。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李鸿飞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