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城市 > 正文

以创新社会治理为抓手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落地生根

2018-06-07 17:45:29  来源: 何马笔记

摘要: 智慧城市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关于推进智慧江苏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A市建设工作。2017年,市委XXX书记专题调研、批示要求加快智慧A市建设,市长XXX6次调研、听取智慧A市建设工作汇报。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成立智慧A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智慧办)并开展集中办公,标志着智慧A市建设开启了逐步从分散到集聚、从隔阂到融合、从封闭到开放的全新篇章。
关键词: 抓手 城市建设 智慧
  智慧城市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关于推进智慧江苏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A市建设工作。2017年,市委XXX书记专题调研、批示要求加快智慧A市建设,市长XXX6次调研、听取智慧A市建设工作汇报。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成立智慧A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智慧办)并开展集中办公,标志着智慧A市建设开启了逐步从分散到集聚、从隔阂到融合、从封闭到开放的全新篇章。
 
  在这场逐渐升温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必须要坚持以创新社会治理为抓手,以民为本,紧扣群众需求,才能切实让智慧A市建设落地生根。
 
  一、推进智慧A市建设为什么要以创新社会治理为抓手
 
  (一)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重要举措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如何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快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城市管理能力,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因此,以创新社会治理为抓手推进智慧A市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意见》指出的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改进城市管理的路径所在。
 
  (二)这是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
 
  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动员全市上下,深入解放思想,奋力追赶超越,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书写“强富美高”A市篇章。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服务支撑,高质量人民生活水平需要高质量的社会治理来保障。坚持以创新社会治理为抓手推动智慧A市建设,不但紧扣大会提出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建共享的发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的目标,更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三)这与智慧A市建设内涵高度一致
 
  智慧城市是城市管理、运行的新模式,通过统筹整合、资源共享,打通数据孤岛,大力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推动社会服务管理集约、智能、高效、融合和联动是智慧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元素。去年12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意见》,文件指出,要以服务管理为重点,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最大限度整合基层服务管理资源。可以看到,建设智慧城市与创新社会治理在内涵上高度统一,都以打破部门、职能的壁垒为抓手,汇聚融合数据,统筹整合服务管理资源,从而实现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专业化。
 
  (四)这是推进建设工作落地生根的关键环节
 
  尽管智慧城市建设已风起云涌,但纵观国内外,仍然没有形成可以简单复制的固定模式。少数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陷入了唯技术主义的误区,盲目追求技术的“高精尖”、项目的“高大上”,把技术当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脱离了城市服务管理的实际需求,沦为了“空中楼阁”。坚持以创新社会治理为抓手,本质上就是以民为本,可以有效避免唯技术主义,把人民的感受切实放在第一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推动智慧A市建设的“落地生根”。
 
  二、着力要破解的难题
 
  (一)项目空心化
 
  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探索性、开创性、建设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深入研究。特别要避免重建设、轻实效,有效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群众的参与度,紧紧围绕群众的需求进行建设。要注重让人民群众分享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果,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努力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高质量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人与城市的全面、和谐、绿色发展。
 
  (二)资源分散化
 
  尽管已全力推进智慧A市建设,但合力仍需增强。由于条块的分割,部门、职能间的壁垒客观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突出。创新社会治理,加快推进智慧A市建设,必须要高位推动,整合各部门现有的资源,统一调度分配人员、资金、设备、项目,统筹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三)数据孤岛化
 
  建设智慧城市尽管是大势所趋,但具体落地困难重重。目前,各部门都在推进信息化建设,并结合条线的业务需求开发了对应的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内部存储的数据大量交叉重叠,而且难以互联互通,“信息孤岛”、“烟囱效应”、“数据碎片”普遍存在,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同时,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各部门尽量采取了专网专用的模式,更进一步加大了汇聚数据的难度。
 
  (四)设计局限化
 
  为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我市邀请专业机构编制了《智慧A市规划纲要》,多次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已修改完善并正式行文。但目前,少数部门对《纲要》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充分,提交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没有紧密切合《纲要》的要求和方向,依然存在建设内容重复、资源浪费,建设需求只谋一域,缺乏系统化思维和全局性站位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一)坚持高位推动,避免各自为政控增量
 
  抓住一条主线,即扭住智慧办这一协调组织不放松。要坚持高位推动,充分发挥市智慧办在总体方案制定、实施,信息资源整合,重点项目建设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增强服务意识,发扬“店小二精神”,主动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对接,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聚焦一个导向,即紧扣智慧A市规划纲要这一顶层设计不偏离。《智慧A市规划纲要》已经正式行文,他是全面统筹和规范智慧A市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未来三年推进智慧A市建设的导向。各部门要紧扣《纲要》的精神和要求,提高站位,从大局出发制定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确保和《纲要》保持一致。用好一项制度,即坚持立项先行这一关键流程不走过场。要严格落实《A市市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坚持立项先行,控制增量,避免信息化建设一哄而上。把好入口关,加强初期对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审核论证,不断优化完善,确保从源头上规范建设。
 
  (二)树立融合理念,打通数据孤岛活存量
 
  首先,制定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根据前期梳理的全市各部门数据资源的存储现状,进一步细化分类,完善数据资源目录,切实摸清家底。加强体系建设,根据各部门数据存储实际情况,结合最新技术要求,制定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其次,建设集约融合的数据中心。以建设市级大数据中心为契机,建立全市统一的数据资源库。逐步整合各部门现有的基础数据,打通数据壁垒,盘活数据存量,统一汇聚存储到大数据中心,集中管理、集约存储。再次,构建共享开放的数据平台。加快制定《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建立市级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有序开放重点领域的政府数据,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主体依托政府信息资源,发展便民实用的民生信息服务。
 
  (三)强化统筹协调,高效联动治理强流量
 
  一是聚焦“一站式”服务。整合各类政务服务热线,以“一站式”服务为目标,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热线,实现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切实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着力打造全流程涉企服务帮办体系,努力创造“服务最优、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收费最少”的发展环境。二是打造“一体化”监管。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统筹整合工商、质监、食药监的信息化资源,建设“一体化”的智慧监管系统。横向对接政务服务平台、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形成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全程精确化的闭环模式。三是推进“一张网”治理。深度结合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统一划分网格,推行“互联网+社会治理”、“网格+网络”的服务管理模式,推动网格化社会治理与智慧A市建设深度融合、互为支撑。
 
  (四)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多元参与优质量
 
  坚持多元共治,聚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一是拓宽途径,使群众参与有平台。拓宽群众参与途径,依托正在开发的智慧城管市民参与APP,打造集中统一的智慧应用群众参与、举报平台,鼓励群众通过电脑、APP等多种形式参与治理。二是畅通渠道,让群众智慧聚起来。畅通群众反映渠道,通过微博、微信、APP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对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智慧应用方面的建议,汇集民智。已开发运行的智慧应用,要设置群众反馈栏目,实时收集群众有价值的建议,定期优化完善。三是健全考核,以群众满意为标杆。优化智慧城市建设考核体系,以群众的满意度为核心,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确保以人为本的建设方向。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