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城市 > 正文

腾讯与西安市推进全面战略合作 共建智慧城市

2018-06-06 17:20:17  来源:腾讯科技

摘要:6月5日,腾讯与西安市政府正式签订第二批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数字经济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 西安市 腾讯 智慧
6月5日,腾讯与西安市政府正式签订第二批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数字经济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
  目前,双方已经在智慧交通领域、腾讯双创小镇(西安)项目、智慧人社、互联网+教育、数字文化博物馆、政务新媒体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未来,还将继续推动智慧党建、科技文创、信息安全、智慧医疗、互联网+地税等领域的合作。
  陕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长高杲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陕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表示: 今天非常高兴,再次见到马总和各位新老朋友。我们还签约了第二批合作项目,这说明双方合作在不断升级和强化,也体现了腾讯对西安高度信任和鼎力支持!希望各签约单位发扬好“店小二”精神,主动对接、积极配合、全力推进,确保已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见效。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说:“ 我们很高兴与西安市继续推进战略合作,西安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将开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科技,助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此外,在智慧交通、智慧人社等方面,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发展,促进‘数字西安’早日建成。我们希望通过双方的合作,让民众在公共服务上少跑一点,把西安的文化传播得远一点,让行业创新更深入一点。”
    推动“互联网+”落地 全方位加快智慧交通、医疗及教育合作
  在“互联网+交通”领域,腾讯与西安市深入合作,双方共同推进“互联网+交通”创新服务的落地。目前公交方面,已完成市区运营车辆全量上线,支持腾讯乘车码扫码乘车的车辆数量达到5900台,开通“长安通乘车码”微信小程序的用户数已突破145万。后续将在扫码乘车的基础上,围绕“智慧交通”开展创新应用体系建设,包括智能调度、实时公交、客流引导、安全防范、创新运营等。同时,地铁APP扫码过闸接入微信支付已上线。
  在与民众生活关系密切的医疗领域,腾讯利用自身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支付等方面的优势,与西安市进行“互联网+医疗”合作,提升民众生活水平。目前人社部门积极推动服务商完成技术开发以及医院侧移动医保支付的打通和对接,同时开始推广移动医保支付项目绑卡以及与药店移动医保支付打通,未来腾讯将与人社部门密切合作,把医保支付真正普及到医疗场景里。
  在互联网+教育领域,腾讯已经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医学院开始展开微校项目的合作,通过微信校园卡服务平台,构建“互联网+校园”运营服务平台。下一步重点对接西安美院、西北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欧亚学院等高校。
  ||  促进“创新创业”发展 加快科技文创产业合作
  腾讯“博物官”产品利用AI和3D技术,展现展品的全方面细节,帮助游客更好地感受展品魅力;腾讯将打造首个以秦时历史为背景的角色扮演手游“秦时明月”,将秦时文化融入游戏场景。腾讯还将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同打造世界领先的数字化展厅。合作还包括在腾讯的社交平台上征集专属QQ表情、打造全民可使用的秦小篆字体,以及运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博物院的大数据可视化管理等。腾讯还与西安市属博物馆展开智慧化建设合作,并借助腾讯地图、QQ等产品打造“寻找长安城”等项目,首期合作机构包括西安博物馆、钟鼓楼博物馆等知名博物馆。
  腾讯正与西安市密切合作,打造双创小镇(西安)项目,促进创新企业的成长。目前小镇展馆已开始建设,预计7月份投入使用。小镇整体规划方案已有5家国际设计公司入围,预计6月份确认设计方。此外,腾讯还与浐灞生态区签订了腾讯众创空间(西安浐灞)项目合作协议,将为更多“双创”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政务新媒体方面,腾讯开放互联网平台,助力西安交警推进互联网+警务、便民等领域的创新工作。目前,西安交警微信服务号已跃居全省政务微信首位,关注用户235万、注册人数180万,实名认证139万,累计服务群众2300万人次。另外,腾讯与市旅发委联合推出“春满中国·醉西安”2018大西安春游季活动,借助微视宣传平台,获得近亿次曝光。
  此外,腾讯还将携手西安市,共同推进智慧党建工作,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型党建工作管理模式;在信息安全合作方面,与工商、金融办、网信办、食药监等部门深度合作,帮助政府“打早打小”,发现苗头及时用技术手段锁定并处理,持续推动监管升级,遏制黑产势力的发展,助力智慧城市安全发展。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