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城市 > 正文

智慧城市就要来了人管理城还是城管理人

2017-08-29 09:47:14  来源:齐鲁晚报社

摘要:根据预测,未来20年内,全世界65%-70%的人口将会居住在城市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全球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级都市将会从2016年的28座增加至2030年的41座。但城市扩张、人口流动给很多地区带来了更多难题。城际交通、食物和水源、电力能源、污水处理以及公共安全系统等将面临极大的压力。
关键词: 智慧城市
\
  下雨天打开APP,可知道哪儿有积水
 
  根据预测,未来20年内,全世界65%-70%的人口将会居住在城市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全球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级都市将会从2016年的28座增加至2030年的41座。但城市扩张、人口流动给很多地区带来了更多难题。城际交通、食物和水源、电力能源、污水处理以及公共安全系统等将面临极大的压力。
 
  早在2008年11月,IBM在美国纽约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此后相关话题迅速蔓延。但脱离实际以及业务模式的错误最终让IBM功败垂成,其思路逐渐被各政府部门摒弃。
 
  而今,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百度、滴滴出行等都纷纷拿出了“城市数据大脑”的人工智能方案,虽然所针对领域、名称不尽相同,但在原理上却是大同小异。
 
  “城市数据大脑”的目标是通过收集城市的各项数据,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优化城市管理,最终使城市运行更加高效。
 
  当一套完善的“城市数据大脑”落地后,将是一套完整的信息收集、整理、反馈、计算、输出系统,而AI的应用使得城市大脑不仅在信息收集上更加高效、全面,计算处理上也更加快速。
 
  现在国内不少城市都在朝着智慧城市的方向迈进。比如,在一些城市,推出了专门关注城市积水、便民服务、排水的APP。碰上下雨天,居民在出门前可打开这个应用,查看一下哪个路段有积水需要绕行,提前选择好交通方式和路线,能免去不少麻烦。
 
  一部手机就可以交易支付、跟踪快递、查寻违章、实现远程医疗;轻划屏幕,景区热力地图跃然“屏”上,人流趋势一目了然;通过“天眼工程”,民警可以“视频站岗、鼠标巡逻”,“天网”下违法犯罪行为无处遁形;电子政务系统全员接入,审批效率成倍提升;道路轻微事故,无需交警和保险人员到场,当事司机掏出手机动动手指就能快速处理,耗时不到半小时。
 
  可以再想象一下,随着智能化发展,我们可以在智能终端的指导下快速地找到车位,每天走进家门的时候能通过智能终端来遥控家中的所有智能家居,比如自动打开百叶窗窗帘、自动调整灯光亮度、空调温度。这所有的智能化被我们统称为“智慧城市”。
 
  居民出入小区,可自动识别人脸
 
  在智慧城市中,我们的居家生活到底会发生哪些具体的改变呢?
 
  过去,年久失修的老旧小区几乎都摆脱不掉成为被盗窃的重点目标,毕竟成本低、易上手。而如今,在资本世界被吹得天花乱坠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端科技理念终于化身成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智能护卫”,从眉目到大脑、从前端到后台、从里到外地帮助老旧小区变得“聪明”起来。
 
  比如在社区中,物联网让小区更加智能化,街道有人工智能网络服务,出行交通有导航和电子地图,设置私家车跟踪或定位,旅游有随身WiFi语音服务,餐厅、酒店、租车、购物等服务通过语音智能变得更便捷。
 
  对居住在智慧社区中的居民来说,日常生活是这样一幅画面:小区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和车牌自动识别系统,业主无需刷卡,系统可自动识别身份,有效提高出入通行效率。利用身份自动识别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居委会可以掌握小区确切的人口数据。根据出入数据,居委会还可以为独居老人做标签,如果老人一段时间之内没有出入记录,系统会及时提醒。上班族家长也可以开通联动提醒功能,孩子放学回家,只要一刷门禁卡,家长就能收到消息提示。
 
  小区内WiFi无线网络全覆盖,进入小区即可享受免费WiFi;自家的房子也更加安全,住宅的外层玻璃安装了防盗系统,一触即报警,外出或睡觉时开启可真正做到安全防盗。
 
  从整个住宅区来看,也更加绿色环保,比如顶层设有光能发电,以供住区应急发电的需求,小区内24小时无人机巡查,为住户安全服务。整个小区住户室内都采用柔性空调系统,靠低温辐射方式采暖制冷。24小时保持室内18℃-26℃,不再需要空调。
 
  在车流巨大路段,全程绿灯不停车
 
  “堵车”,是不少大城市的通用标签,许多城市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都采取了限流措施,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城市拥堵的情况并没有减轻多少,堵车依然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并且在遇到特殊情况时,仍需要依靠交警来疏通车辆。
 
  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近日推出一款人工智能“变形”电动车,该车行动灵活,可根据现有交通状况“变形”,将来还有望实现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将这种变形车称为“EO智能连接车”,该车底盘灵活多变,可通过减小底盘、升高驾驶室实现“变形”,变形后可将多辆同款车辆连接起来,形成“公路列车”,不仅节省空间,且易于操控。
 
  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机器人创新中心主任弗兰克·基希纳说,连接成“公路列车”后,所有车辆可实现统一操控,节约能源,增加行驶距离。而且,在车尾连接行李架等也很方便。
 
  据介绍,“EO智能连接车”可在市中心、停车场等狭窄空间自如行动,特殊的转轴让其每个轮子均可旋转90度,实现“侧面停车”。另外,大约700公斤的自重让其很容易避开障碍物,轻松实现急转弯、斜向行驶或者抬高单个车轮等要求。
 
  基希纳说,现在推出的车辆仅为样车,最高时速达55公里。他们研发的目标是让这种车实现自主驾驶:通过传感装置收集交通信息、与其他交通参与者交流等方式准确判断路况,在考虑剩余电量的情况下,选择最佳行驶路线,并自动完成泊车、与充电站对接等任务。
 
  汽车形态的改变和智能化,仅仅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显然不能解决整个城市的交通管理问题。而在智慧城市中,通过从传感器、摄像头、端点、数据库中提取实时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整合到单个数据源中,就能实现数据治堵,预测多少车辆往什么方向走,哪些车辆存在违章。
 
  依据动态的交通数据,可以做到自动切换和调配信号灯时间,甚至在车流巨大的路段,全程绿灯不停车。而从驾驶者这一方面,则可以很清晰地根据“大脑”所分析出来的数据,选择推荐车流量较为合理的道路行驶。从而调节交通流量,以解决堵车的问题。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yulina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