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地产 > 正文

产业园区:企业抱团“走出去”的高效模式

2017-07-27 13:42:34  来源:亿欧网

摘要:根据最新的《2016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中数据显示,2015年,国家级的经开区和高新区这两大类园区的GDP合计达到158269亿元,占全国GDP的近1 4(23 39%)。
关键词: 模式
\
  “产业园区是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的高效模式。”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产业园区工委主任、重庆曙光都市工业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官蜀近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从事产业园区建设十多年的汪官蜀表示,产业园区建设关系着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借力产业园区,是“走出去”的高效模式。
 
  “一带一路”园区建设须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把国内建设产业园区的经验和成熟的方式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在中小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汪官蜀:首先我们要了解中小企业产业园区的含义和内涵。中小企业产业园区是依托地区,传承环境历史产业文化等,利用地区的各种资源要素,该资源要素包含技术、资金、人力、物质等,通过创造一种新型的园区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产业园区以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场地和办公用房为主干,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所形成的以产业为主导的开发载体,能够创造税收,解决就业,提供企业产品的科技研发等。
 
  从国内成熟的经验来看,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政府主导,由政府为大型企业建立配套园区。而中小产业园区是政府围绕大型开发区为中小企业建园的一种载体。二是通过市场行为的方式为中小企业建设园区,即以民营资本为主导打造产业园区,用民营资本的方式进行产业地产的开发,为中小企业做园区。三是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的混合制模式,即政府提供土地,民营资本提供资金,形成一种资本与政府主导、土地租赁等混合制发展形式的产业园区。
 
  如果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由当地的行业协会牵头与中国的资金链相结合,在“一带一路”打造产业园区,形成中小企业发展抱团的形式会更好。
 
  精准把握园区定位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产业园区可以大致分为哪几类?发展趋势是什么?
 
  汪官蜀:从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看到了很多有关产业园区的定位及具体操作模式,产业园区正在逐步走向高新化、专业化、国际化、中国化、生态化、产城融合化。一是专业化产业园区。比如把某个行业的某种产品在园区形成专业化的聚集,打通原料、技术、研发、销售等环节,抱团发展。但是要考虑如何引进一批适应园区的单纯行业以及该行业上下游原材料、终端、尾端等所有相关产业链条的引进,辅助发展专业化园区。
 
  二是高新化产业园区。该园区的产业大多是以生物科技制造、电子研发为主,这种创新型高新科技园区在我国有很多,虽然规模小,但是科技含量比较高,附加值比较大,属于高新科技孵化企业产业园,园区的企业一旦达到一定的市场能力,就可以走出园区,建厂发展。
 
  三是国际化产业园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化产业园区即将在中国的产业园区层面上出现,即通过我国成熟的产业园区建设链和中小企业资金链、技术链,与国外当地的政府、人才、劳动力资源相结合,在当地打造聚集平台做成国际化园区。
 
  四是生态化产业园区。这里所说的生态化体系不完全是青山绿水的生态化体系,这种生态化体系有几个方面:一是环境生态,二是市场生态,三是社会政治生态。
 
  另外,还有行业特征不是很明显的综合类产业园区和以产城融合为发展思路的产业园区,例如我国倡导的特色小镇建设。
 
  我认为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大致是这几类。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大概有两种,一是固定的表现形式,即房屋结构的高层;另外一种就是矮的工业厂房。在选何种形式时要注意以下基本条件,一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土地资源集约化来做产业园区。二是使中小产业形成相对聚集的形式做产业园区。三是在产业园区建成后,方便配以专业的后勤保障服务。
 
  “生产、生活、生态”让产业园区建设与服务同步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应如何把握好园区建设的主动脉来推动园区发展?
 
  汪官蜀:在做了多年产业园区以后,我们总结提出了产业园区建设要把握好“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理念,以及围绕“三生”理念的生产空间、服务空间、生活空间和政策生态空间、市场生态空间。如何把握好“三生”,来作为一个园区建设的主动脉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要建设适合于中小企业的生产空间;二要打造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服务空间;三要为园区员工创造生活空间;四要为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打造生态空间;五要为产品、原料、技术、研发带来市场空间;六要为整个企业创造社会环境与地方政策影响相结合的产业空间。
 
  汪官蜀认为,国内园区建设的模式复制到海外,往往存在着地价、政策支持力度、法律制度衔接等方面的问题。他建议,在境外做产业园区,要关注技术发展,深入分析投资国的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当地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现状和趋势,厘清企业和境外园区的商业逻辑,实现“出海”企业和境外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园区建设有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建设与服务要同步发展。建设很重要,开发很重要,但是服务工作更重要。如果“走出去”的中小企业没有以园区为基础的服务载体和内容,没有当地的服务政策支撑,“走出去”的困难就很大。所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园区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当地政府的政策思想和理念,共同推动建设与服务。
 
  总之,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小企业园区建设,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劳动力、政策、市场等资源的互相配置,用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理念形成产业聚集,为中小企业集约化发展提供有效的产业载体,为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国门,充分发挥技术、资本和企业管理优势,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发展规律,通过产业园区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yulina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