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医疗 > 正文

健康信息平台,一座被忽视的在线医疗“小金矿”

2018-02-24 15:00:27  来源:蓝鲸TMT

摘要:在线医疗信息目前尚没有一个整合归纳的专业平台。从其发展历程来看,不同类型的在线健康信息平台都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获利时间长、资源难整合等种种原因让其发展颇为不顺。
关键词: 健康信息 在线医疗
  成功的创业和投资有一个共同的点:既不能脱离浪潮又要另辟蹊径,同时还要寻找到未被占领且前景可观的市场。然而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中我们却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健康产品受到资本的追捧,融资案例接连不断,但是健康信息提供平台的发展却一直停滞不前,让人不禁好奇是什么原因导致平台发展缓慢?
 
  医疗健康信息谜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在线医疗信息目前尚没有一个整合归纳的专业平台。从其发展历程来看,不同类型的在线健康信息平台都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获利时间长、资源难整合等种种原因让其发展颇为不顺。
 
  一、以搜索资源为主的引擎类平台商业化现象严重
 
  互联网初期就是以搜索引擎发展为主导的时期,因此搜索引擎也成为人们获取健康信息的主要来源平台。对于这类型的平台而言,健康信息不仅能丰富平台的内容类别,增加平台的流量,还能帮助搜索平台实现流量变现。
 
  搜索平台通过发展健康信息来与医疗产品进行合作,将内容生产与利益紧紧结合,最终实现平台利益最大化。这种前端生产内容,后端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一开始是正确的。
 
  然而,随着平台后期的发展,以利益为导向而非专业化的问题日益渐显。一方面信息平台越来越趋向商业化,把广告和普通信息放在了一个信息流里,导致信息真伪难辨现象更加严重,消费着用户的信任;另一方面平台对于健康信息疏于管理,对服务对象的资质、能力、信誉等却没有详加核实、深入挖掘,从而误导用户使用可能不正规的医疗产品。轰动一时的“魏则西事件”也是有这方面的因素,进而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口碑和良性发展。
 
  二、以集合资源为主的社交类平台缺乏相应的审查机制,专业化程度不高
 
  另一个大量集合医疗信息发展的平台是社交平台。这个平台已经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并且上面的确有相对专业的内容和大IP出现,因此在人们心中有一定的分量。然而,缺乏相应审查机制的社交平台就像一个大杂烩,各式各样的医疗内容和广告充斥其中。
 
  以流量为驱动的社交平台发布的健康信息都是靠用户自发生产,平台无法保证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安全性、专业性。没有专业的医生对平台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查,无法有效的对健康内容进行筛选,导致平台上的健康医疗内容真伪难辨,内容可信度低,容易使用户对这类平台产生质疑,影响整个行业的专业化。
 
  三、以好大夫、春雨医生等拥有专业资源为主的健康平台向多样化发展,资源集中度不够,健康信息少而不全
 
  “互联网+医疗”概念的提出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医疗行业,好大夫、春雨医生等众多健康平台纷纷耕耘互联网医疗,平台拥有的丰富专业资源为健康信息增添了许多助力,推动了健康信息的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平台的发展,后期重心产生了偏移,原本致力发展健康信息传播的平台在发展途中逐渐侧重在线问诊、医生信息查询、预约等方面,对于健康信息关注度不高,平台健康信息的资料少,不全面,可供用户参考的范围小,导致整个行业专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利于医疗信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以快速问医网、寻医问药网咨询类网站为主的平台门槛低,医生资质相对较弱
 
  在我国,专业的医疗资源一般都掌握在规模较大的平台手中,为谋求发展,小平台都会另谋蹊径,选择与大规模平台不同的发展方向。
 
  以快速问医网为例,网站的健康信息都是来自用户与医生一对一交流过程中产生的,这种运作方式势必需要大量的医生资源。在医疗资源稀缺的市场,部分平台会选择降低门槛,以便增加医生的数量。
 
  然而,也正是由于标准的下降,这些医疗信息实用性和专业性相对较弱,这类平台更主要目的不是真正给用户提供免费的在线诊疗服务,而是引导用户到线下机构就医,给机构带来更多的收益,这样的行为不利于医疗健康信息行业的整体发展。
 
  各类平台都有自己的包袱,这些沉重的包袱拖住了健康信息平台发展的脚步,使得健康信息平台逐渐被行业落下,尽管如此,人们对健康信息的需求还在与日俱增。
 
  医疗健康信息专业化需求潜力旺盛,看似鸡肋实则“金矿”
 
  据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民对“医学与健康”最为感兴趣,占调查比重的82.7%。随着社会对健康信息的需求增加,市场对健康信息平台的需求日益迫切,是什么原因导致市场出现这种状况?
 
  其一,随着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和看病成本的攀升,人们对健康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来,医疗成本越来越高,由于医院“以药养医”的制度,“小病大治”的现象在身边时常发生。二来,单身经济的生活节奏和生活压力让这群人没有时间和金钱去看病。三来,养生社会节奏越来越快,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人们养生概念越来越浓,医疗保健、食品安全、营养膳食渐渐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
 
  其二,医疗资源不断被消耗的时代,社会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日渐增加。一是医院无法满足数量日益增长的患者需求,合理分配医生资源,医患的关系渐趋紧张。二是专业医生资源稀缺,专业医生行业标准多、安全风险大,进入门槛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专业医生的数量,是医疗行业一直以来专业医生资源不足的主要原因。在医疗资源稀缺、分配不均、效率低下的市场,需要健康信息这类平台将专业的医生资源利用起来,通过在职医生碎片时间和退休医生长效时间的利用,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和配置。
 
  其三,网络的飞速发展扩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公众对信息透明化的需求明显提高。尤其是关系到民生的医疗行业,在质疑声不断出现的情况下更需要实现信息透明化。通过健康信息平台将医药、诊疗等信息公开,避免不良医生为了利益向患者开具昂贵却无用的药物,有助于倒逼医药流程正规化,实现信息的真正透明。
 
  在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信息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市场对健康信息平台有着极大的需求,平台想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学会抓住人们的需求,改变自己,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追随行业的发展脚步继续前行。
 
  医疗信息平台真正实力尚未爆发,巨大潜力未来可期
 
  站在风口之上的医疗行业在不断在变革,吸引资本扩大其发展版图。从市场需求来看,健康信息平台所蕴藏的发展前景也相当可观,那么这个被忽视的医疗板块该如何通过借鉴医疗行业的发展来改变自身?
 
  首先,通过专业化医疗信息建立健康云数据库。在数据协同的作用下,改变传统医疗行业的消费场景,用户不需要去医院就能享受到专业医生的服务,有助于医疗行业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平台还可以收集到更多用户的健康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控,用以建立在线健康信息市场,使得监控数据的商业价值得以实现。并且,还可以通过对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进行管理,实现各地医疗资源的有效链接,打造医疗健康生态圈。
 
  其次,通过专业医疗信息实现远程诊疗发展,同步发展健康检测产品。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健康检测产品不断出现,可穿戴健康检测产品等慢慢普及,更为方便、快捷的可穿戴产品的出现使得医疗行业朝个人化医疗方向更进一步。平台通过可穿戴健康检测产品,对用户的个人生活场景进行长期监测,在用户没受到打扰的情况下就可完成数据的积累,为用户制定更符合个人生活习惯的高度个性化健康方案,培养用户良好的健康习惯,最终通过健康检测产品持续的服务实现平台。
 
  最后,布局医疗人工智能,研发出辅助医疗行业的智能产品。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帮助医生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加强医生的工作效率,使医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专业复杂的工作中。有助于提高平台的整体效率,缓解医疗资源稀缺的市场,更精准地监控和收集患者医疗情况,实现医疗资源的跨域充分流动和可靠保证。
 
  总的来说,曾经受到各方关注的健康信息平台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被医疗行业落下,发展缓慢的健康信息平台在行业的繁荣喧嚣中慢慢沉寂。尽管如此,只要市场对健康信息的需求不减,健康信息平台就不会退出医疗行业的舞台,相反,未来的健康信息平台或许会在数据、科技的加持下,重新焕发光彩,逐渐追赶上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的脚步。
 
  相关阅读:
 
  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医疗在经历了几年的蓬勃发展后,发展路径和边界依然并不明确,政策、标准、规范均存在不少空白地带。
 
  伴随着规范缺失和法律空白而来的,是关于“互联网+医疗”的本质的热议。是“互联网+医疗”还是“医疗+互联网”?许多人争得面红耳赤。
 
  互联网可以颠覆医疗业务环节
 
  经过时间和资本冲刷后,“互联网+医疗”本质是医疗的观点渐成行业主流认识。
 
  这与知名医疗信息化与医院管理专家陈金雄一直坚持的观点不谋而合,在他看来,互联网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工具,只能起到提升、优化作用,“‘互联网+医疗’本质还是医疗,实现新医改目标,主要还得靠机制体制创新。”
 
  不过,他指出,尽管这种认识符合医疗实际,但却存在局限性。“互联网颠覆不了医疗的本质,但是却能颠覆医疗中的很多业务环节。”陈金雄举例,“数字化+照相”相结合的数码相机,本质还是照相,数字化只是一个工具和手段,起到提升和优化照相的作用,但却彻底把胶卷颠覆了。
 
  “医疗不能颠覆,难道现有医疗当中的不存在像胶卷的一些业务环节吗?”。
 
  事实上,作为救死扶伤的行业,医疗不仅具有服务性,还具有浓郁的人文性。不过,囿于制度、体制等障碍,当前的医疗不少行为已违背其本质,存在诸多的不合理,如过度追求体量,不注重患者体验等。“这与医疗的本质不符。”陈金雄指出,医疗的本质应该注重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核心,注重用户体验。
 
  “所以恰恰是互联网医疗将颠覆掉许多不合理的医疗行为、规范,如以医院为中心,以疾病为核心,还原医疗的本质。”
 
  这些业务正在被解构
 
  不合理之处,正是互联网医疗的机会所在。
 
  事实上,经历近几年互联网医疗的冲击后,大部分医院内部的一部分业务、流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解构。具体有三个方面:
 
  其一,连接方式移动化。以往医疗机构的一个职能是连接患者和医生,病人到医院看病,医生到医院执业。“这种就医方式正在被互联网解构,完全可以移动互联网化。”
 
  其二,医疗业务协同。在陈金雄看来,医院的第二个职能是医疗业务协同,互联网医疗能使医院的业务协同更加广泛,业务效率更高。
 
  其三,医疗责任主体的变化。陈金雄指出,医院是医疗责任主体,总有一天互联网医疗企业也可以成为责任主体。
 
  医院为何要发展互联网医疗
 
  业内人士知道,传统上,公立医院是没有渠道的,但没有渠道正是医院的渠道所在,因为大型公立医院根本不愁没有病人,也就无所谓渠道一说。
 
  这种现状正在被打破。
 
  在互联网医疗的促进和分级诊疗政策推动下,大型公立医院将面临全新的挑战,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院解决,疑难杂症要转诊上来。
 
  在这种情况下,公立医院没有渠道的“渠道生存法”已然行不通。在陈金雄看来,这是医院新的渠道对旧渠道颠覆的必然趋势。因此,医院要学会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分级诊疗的渠道,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同时面对此趋势医院要树立自己的品牌,聚焦医疗质量、服务体验、医疗价值等核心。
 
  不只是医院,陈金雄指出,在互联网时代,医生也需要打造自己的口碑,并形成生态链。
 
  旧渠道已死,面对新的渠道,医院该何去何从?陈金雄表示,以互联网医院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正是未来医院的新渠道所在,在互联网潮流下,医院要更多地学会建渠道。“医院通过互联网医疗建立自己的渠道,并形成生态链,没建立渠道的医院,口碑和服务体验可能受到影响,难以吸引患者了。”
 
  如何理解互联网医疗
 
  与互联网医院合法性备受争议一样,对于互联网医疗,许多人也争论不休。
 
  如何定义互联网医疗,行业内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导诊、分诊、线上健康咨询等都属于互联网医疗;另一派则坚持,只有涉及到院内的核心诊疗环节才能称为医疗,互联网医疗也不例外。
 
  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哪种才是互联网医疗的最佳解读?
 
  陈金雄指出,想要正确理解互联网医疗,必须站在医疗业务的本质上理解。在他看来,涉及医疗本质的业务是诊断、治疗,外加护理、康复等辅助性业务,而从诊断到治疗,再到康复环节,都需要依据证据。
 
  “证据是诊断的前提和基础,证据是否充分决定诊断是否正确,诊断是否正确则决定治疗结构和过程,证据要求真实全面,及时量化动态。”
 
  传统上,诊疗需要医生与病人面对面交流,通过望闻问切进行医学症据的采集,获得充分症据后再对患者进行治疗。不过,随着医学的发展,面对面采集证据现状正在减少,辅助检查检验的证据的采集远远超过面对面的证据的采集。
 
  陈金雄指出,既然医疗是基于证据采集展开的,面对面交流的本质是为了获取医学症据,通过智能穿戴等设备,互联网一样可以采集证据甚至更好地采集患者证据。因此,互联网问诊在症据采集充分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治疗、康复等环节。证据不够则有两个选择,一是直接做检查检验,一是面对面进行问诊。因此不要把互联网医疗与面对面诊疗对立起来,其实完全可以形成很好的协同关系。
 
  不过,他指出,互联网医疗能不能解决看病问题,医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才是根本。“医学证据充不充分,能不能支撑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最后的决定权在医生,这些都需要以其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支撑。”
 
  互联网医院需要怎样的信息化基础
 
  公立医院发展互联网医疗,往往与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与医疗信息化交织在一起。“公立医院互联网医疗要做好,医院内部的信息系统也一定要做好,如果信息系统做不好,互联网医疗很难做好。”
 
  认识到位后,接下来就是实践。
 
  为此,陈金雄提出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为核心,以医嘱为主线,把包括患者流、医嘱流、费用流和物资流的整个业务链和数据链打通,“这对开展互联网医疗是非常有帮助的。”在他看来,一家合格的互联网医院必须具备网上诊疗系统、医患服务系统、协同办公系统、健康管理系统等4个系统。
 
  此外,还包括云端服务系统,“所有跟患者服务有关的内容慢慢移向云端。”
 
  不过,单纯地靠技术显然难以解决所有问题。在陈金雄看来,相关组织机构的变革在互联网医院构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组织机构不变革,基本上很难做好。”
 
  相对当前传统医疗模式占主导的医疗常态来说,陈金雄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人等将更深入地参与到医疗服务提供过程中,“这将是医疗的新常态。”陈金雄预测。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