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医疗 > 正文

大健康产业升级的那点“小”事儿

2017-09-14 10:35:42  来源:亿欧网

摘要:三年又三年,据公开披露的投融资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国内生命大健康产业共披露融资179笔,明确披露融资金额的有104笔,涉及金额193 62亿元,单笔平均融资约为1 86亿元。
关键词: 大健康
\
  很早之前,移动医疗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时间回溯到2011年前后,现在移动医疗领域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建立或者早已步下布局:春雨医生开始创业历程并获得A轮融资、好大夫在线获得B轮融资并上线移动客户端、东软集团注册熙康开始涉足健康管理。
 
  2014年被称为移动医疗的爆发元年,因为在这一年,互联网巨头、资本市场、创业者、医药企业都纷纷进入这一行业,并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移动医疗产业链。平安好医生在“一手管住用户的钱,一手管住用户的健康”的战略下高调入局;支付宝推出“未来医院”计划、马云放言“今后阿里想干的就是健康、快乐两个产业”;除此之外,寻医问药、希盟健康、有品获得B轮融资,微医、华大基因、倍泰健康获得C轮融资,金额都在亿元及以上。
 
  2015年是移动医疗爆发的一年,亿欧此前统计的数据显示,这一年获得B轮及以上融资的企业多达34家,其中有20家企业的融资额度都在亿元以上级别,平均每个月就有3家企业获得B轮及以上的融资。大姨吗、1药网、卓健科技、思路迪、康复之家、七乐康、杏仁、医联、药品终端网、微糖等企业纷纷迈入B轮后阵营。
 
  三年又三年,据公开披露的投融资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国内生命大健康产业共披露融资179笔,明确披露融资金额的有104笔,涉及金额193.62亿元,单笔平均融资约为1.86亿元。人工智能、精准医疗(分子诊断、靶向治疗)、POCT、非公医疗等为2017上半年产业融资的关键词。
 
  对比近三年上半年生命健康产业融资阶段,最明显的特征就是2017年上半年种子/天使轮的融资次数明显降低,B轮和C轮的占比大大增加。可见大量项目在2017年已经进入稳定成长期,2016年的资本寒冬,在大浪淘沙始到金的过程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而今,不仅医疗领域竞争进入巨头角力强者收割的竞争后时代,而且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这一消费升级现象正驱动着相关产业的增长,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讯、医疗保健、住宅、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增长尤为迅速。
 
  两两叠加,医疗领域的变革也进入了爆发前夜。
 
  医疗一直以来被视为“落后”的产业,主要体现在,医疗是一个壁垒性很强的领域,因为其国民基础属性,不管外界如何风起云涌,医疗自有一种“他动由他动,明月照大江”的闲适感。
 
  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之下,医疗的“壁垒”隐隐有了被打破的趋势,预约挂号在线问诊也好、健康管理康复护理也罢,始终都绕不开医院的支持,挺过了2016年的寒冬,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不与医院建立联系的移动医疗就像是空中楼阁。
 
  与此同时,2017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2017年第44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社会力量办医能力明显增强,医疗技术、服务品质、品牌美誉度显著提高,专业人才、健康保险、医药技术等支撑进一步夯实,行业发展环境全面优化。打造一大批有较强服务竞争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形成若干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服务供给基本满足国内需求,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新格局。
 
  政策的鼓励让在创业路上摸索的人看到了前行的曙光,但是变革升级非一日之功,产业升级之前首先要进行的是观念的升级,要相信“相信”的力量,要有且看三年后谁领风骚的雄心。
 
  具体落地而言,大健康产业升级需要从三件“小”事儿说起。
 
  “小”事之一:人才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然而医疗行业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情况,从“医生不愿子女继续学医”、“高考状元几乎无人学医”等段子和大街小巷牛皮癣似的小广告中可窥见一斑。医生作为一项崇高的职业,却受累于信息的不对称而成为了一种干着最累的活、背着最重的指责的职业,爆发于一年多以前的某事件,更是让医患间原本微薄的信任度降至了冰点。
 
  非公医疗企业的人才困境则在于怎么找得到合适的人才。市场环境对于医生的要求不仅仅是成为一个学术大牛那么简单;跳出舒适区的医生也不一定能够适应市场的竞争,在这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全能型人才的短缺使得“匹配”二字成为了苍白无力的摆设。
 
  “小”事之二:品牌
 
  酒香不怕巷子深?那是古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拥有的选择性太多,品牌的价值不仅仅存在于VC、PE估值落定时的溢价,更多的也在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在非公医疗的竞争中尤其如是。
 
  2017年国家政策上的一个大方向是“消费升级”,与之相对应的是“消费医疗”的升级。体检、健康管理、口腔、眼科、医美等市场化程度高的细分领域在保持自身医疗属性的同时,其消费属性也在不断的增强,于这些企业而言在C端用户群体中的影响力就决定着自己钱袋子里钱的流转率。
 
  “小”事之三:技术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才是王道。正如炮火覆盖的地方才能讲道理一样,掌握了核心科技的技术大牛在市场竞争中犹如拿到了一枚“免死金牌”,才能在市场的厮杀中博出一条血路。2016年起,创业圈尤其是医疗的创业圈,精英化创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说起来只有8个字,但是做起来却是……
 
  什么样的技术才能成为市场未来需要的技术呢?2017年爆发起来的市场教会了人们一个词——人工智能。
 
  传统的医疗技术主要指的是一些科研的技术,人工智能却带给了市场很大的想象空间,医疗被认为是,最接近人工智能技术实际落地的领域,纵观医疗相关行业各个场景,从虚拟助理、医学影像,到医院管理、生物技术,几乎都有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相关创业公司在研发新产品、新服务的同时,也在进行业务模式的探索,以实现产品和服务真正落地。
 
  市场如火如荼的时候总不缺“泼盆冷水”的人存在,有不少的人又高举技术可及性、技术落地性、社会现状等等方面的例证来证明,即使有那么多的企业前赴后继、那么多的资本争相涌入,人工智能依旧可能只是一个很美好的未来。
 
  不得不说,从事医疗行业创业的很多人都有一种莫名坚韧的情怀,而这些情怀或多或少也收到了一些回报,不少企业成功的在看似不能得环境中找到了可能的突围点,慢慢将企业做强做大。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yulina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