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医疗 > 正文

智慧医疗的核心基石——异构医疗大数据采集技术

2017-08-02 10:23:07  来源:网易新闻

摘要:我国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医学影像、病理检验、病历、医嘱等临床资料,都实现了在物联网环境下以某种数字化格式进行存储、传输的信息化革命。
关键词: 智慧医疗 大数据
\
    我国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医学影像、病理检验、病历、医嘱等临床资料,都实现了在物联网环境下以某种数字化格式进行存储、传输的信息化革命。我们拥有了第一手的海量临床医疗数据,并且这些数据每年都呈指数级增长,宣告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用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便捷的医疗服务和降低医疗成本已成为可能,智慧医疗就是用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实现广大百姓“健康梦”的医疗模式。
 
  智慧医疗的本质是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通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的关联,建立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逐步达到信息化。智慧医疗的概念已初具雏形,但仍然只是一种未来医疗模式。我国智慧医疗的发展,目前仍受阻于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建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在所拥有的大数据,都是孤立的、碎片化的,分散的存储在各医院的各个系统之中,盘踞一方、各自为政。
 
  各医疗软件系统数据融合难:在医院信息化之初,并未采用顶层设计,而是用逐步填充的方式推进,缺乏全面的统筹管理;加上医学领域的科室多、管理复杂,各科室的医疗设备与软件厂家各不相同,各个软件的临床数据交互困难,这些是导致医疗数据孤岛普遍存在,阻碍医疗大数据中心构建的根本原因。
 
  虽然乏善可陈,但也不乏具有前瞻性的特例——深圳市南山区的卫生信息平台,全区5家医院、40多个社区中心,利用统一的HIS系统、统一的PACS系统、统一的LIS系统建立起了一个区域医疗数据中心,5家医院和40多个社区中心相当于一个医院,信息共享与交互变得很简单,区内人民看病也不需要重复检查,卫计委与医院进行数据分析也变得简单。
 
  对于绝大多数医院来说,要建立像南山区一样的区域医疗数据中心,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医院内部、医院之间的异构医疗数据融合问题。
 
  医疗数据标准化制度缺失:医疗领域信息化之初,没有对采集到的临床数据进行标准化制度建设。例如,同样是血常规检查,A医院用甲厂家的系统以甲的分类方式输出检查指标,B医院用乙厂家的系统按乙的方式输出检查指标……结果就是同样的一份血常规化验单,各指标的数值相同,但排列方式却各不相同。如何使各个医院的各类临床数据按同一标准输出结构化数据,是建立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运用接口联通数据的痛点:对医院来说,将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融合到同一数据中心,是一项耗资、耗时、耗力的工作。耗资——让原软件厂商增加一个接口的费用动辄3、5万,打通医院几十个系统的接口费用大;耗时——每个接口的开发需要一定的周期,而接口之间要相互衔接,让所有系统对接变得遥遥无期;耗力——各家的软件系统需要各自的实施人员才能进入,现场工程师的排期需要劳心劳力;后期维护麻烦——通过N多接口联通而建立起来的大数据中心,一旦出现故障,问题排查相对困难。对医院院长而言,更希望以简单易行的方法建立大数据中心。
 
  除了采集专业的医疗机构、检验中心的临床数据之外,智慧医疗大数据的建设,还囊括针对生命体征检测的各类可穿戴设备的数据采集。因为智慧医疗强调的是个体数据,而非样本数据,将人类生命个体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每个基因状况的相关指标都记录在医疗大数据中心,通过个体数据的分析与研究实现对疾病的精准治疗与预防措施,才是智慧医疗的“智慧”之所在。异构医疗大数据采集技术对智慧医疗的作用,可见一斑。
 
  如今,通过异构大数据采集技术建立区域医疗信息平台成功跨越了智慧医疗发展道路上的又一个障碍,“在互联网时代没有实现不了的要求”,人类终将突破大数据应用、线上线上互联等重重阻碍,实现智慧医疗,实现“健康梦”。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yulina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