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能源 > 正文

第四起能源行业央企重组:“两化”合并被坐实,全球最大化工企业显现

2018-07-02 15:18:53  来源:能源圈

摘要:6月30日,中国化工集团与中化集团合并交易的传闻终被坐实。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任建新宣布退休,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组部和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到中国化工集团宣布了上述公司合并与人事安排。
关键词: 能源
据了解,如果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此次成功合并,是继中电投与国核技(国家电投)、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核与中核建(中核集团)之后的第四起能源行业央企重组。
 
公开资料显示,中化集团为我国第四大石油央企,主要业务板块包括能源、化工、农业、地产等。2017年,中化集团营业收入首次突破5000亿元。中国化工集团则为我国最大的基础化学的制造企业,主业为化工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基础化学品、石油加工及炼化产品等6个业务板块。
 
早在2016年末,中化集团就逐渐开始“去石油化”,在组建能源、化工、农业、地产、金融5大事业部的同时,将中化石油更名为中化能源,意图向更广阔的能源领域进军。
 
从2016年10月开始,便传出中国化工集团和中化集团合并的消息,但因涉及中国化工集团对全球第一大农药公司先正达的收购,“两化”合并发展显得扑朔迷离。
 
2017年6月,中国化工集团正式完成490美元的超级并购案,总负债规模陡增,“两化”合并传言再度甚嚣尘上。2018年3月,宁高宁曾表示,中化集团没有和中国化工集团合并的计划。
 
在决定“两化”合并的正先达的收购案中,中化集团其实一直参与其中。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任组长,任建新、宁高宁任副组长。
 
而作为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获得中国政府层面放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在先正达收购完成后会实施合并,主要为中国化工化解收购过程中使用的巨大杠杆。自2017年6月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交易正式交割之后,“两化”合并才提上日程。但因两家公司资产、业务都很庞杂,加之双方合并动力不足,资产重组一度处于难以推进的“拉锯”状态。
 
据中国化工集团截至2017年三季度的财报,公司总资产达7915亿元,总负债586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4%。
 
中国化工经过多轮兼并重组,虽然体量较大,但国内业务盈利情况并不理想,中化集团内部一度有声音认为“两化”合并是增加“包袱”。且两家“一把手”宁高宁、任建新的整合思路完全不同。对于并购的海外企业,任建新的思路是“不整合”,只做财务投资者,做大资产规模;宁高宁恰恰是另一个极端,在历次企业并购中主导大手笔整合。
 
值得一提的是,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有着很强的业务互补性,主要表现在化工业务和农业业务方面。中化集团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和供应商,而中国化工集团在2015年完成对意大利轮胎制造企业倍耐力的收购后,轮胎产能已居国内第一位、全球第十五位。这意味着,中化集团已成为中国化工集团的上游企业。然而,中国化工集团在橡塑机械制造方面,总能力居世界第三,是中化集团天然橡胶和橡胶化学品业务的上游企业。此外,在许多化工原料和化学品业务上,两家企业均联系紧密。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许保利表示,两家央企一旦正式合并,将可能在业务层面上实现上下游结合,促进公司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并且形成相较于目前而言,更为稳定的交易关系。不过,如何将多板块、多业务的两家化工龙头企业高效率协同起来,以及合并后如何有效增强市场竞争力,产业链上下游结合更紧密、更完整,以及如何形成更稳定的交易关系,这些都尚待探讨。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