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能源 > 正文

可再生能源供应商如何在碳市场中抓住商机

2017-08-22 16:15:33  来源:搜狐新闻

摘要:作为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之一,今年年底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根据最新公布的全国市场配额分配方案(讨论稿)初步测算,初期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体量或超50亿吨,未来中国碳市场成交额可达千亿元以上。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
  作为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之一,今年年底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根据最新公布的全国市场配额分配方案(讨论稿)初步测算,初期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体量或超50亿吨,未来中国碳市场成交额可达千亿元以上。
 
  目前,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可直接交易的有两类基础产品:1. 政策制定者以控排企业历史排放情况为基础分配的配额;2.通过实施减排项目削减温室气体排放而获得的自愿减排凭证(即CCER减排量)。在履约过程中,企业如果超出了分配的碳配额,就需要购买其他企业的多余配额或自愿减排交易量,随即形成了碳交易。由于CCER项目减排量价格一般低于碳配额价格,因此控排企业为降低履约成本,大多会考虑优先购买符合交易办法规定的适量CCER,从而创造了繁荣的CCER交易市场。仅北京一个交易试点,截至2017年6月10,CCER累计成交量1928万吨。所以说,CCER是真的可以在碳市场卖钱,可以帮助项目业主获得收益的!
 
  什么样的项目可以开发?
 
  那么,什么样的项目可以开发为CCER项目呢?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能源工业、能源分配、能源需求废物处置、造林和再造林、农业等16个领域内的符合方法学要求的项目均可以开发为CCER项目。从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公布数据来看,采用“CM-001-V01可再生能源联网发电”方法学的项目最多,意味着大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利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等均已被开发为CCER项目,并进入碳市场交易。因此,对于可再生能源供应商来说,将自家项目开发为CCER 项目并参与碳市场,无疑可以带来一笔额外的碳资产收益。
 
  如何开发?
 
  2013年10月,第一批CCER项目开始于国家资源减排交易信息平台公示。此后,CCER开始迅速发展,从项目备案到减排量签发,CCER项目申请及审批相关工作已逐步完善,各项工作趋于常态化。
 
  由于CCER项目申请需要准备的资料较多,部分类型项目的专业性较强,大部分项目业主不具备自主开发CCER项目的能力和人力,因此现在大多项目业主会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开发审定与核证项目。另外,业主还需聘请第三方审核机构,对项目申请材料进行审核,通过第三方审核的项目才可以报送发改委进行备案。
 
  PDD编写费用一般根据项目类型及项目实际情况有所浮动,各个第三方核查机构的审定和核证费用相差不多。
 
  项目收益:
 
  由于各地区资源情况、项目类型以及建设规模的差异,每个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年减排量有较大差距,因此单个项目收益情况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单独测算。可再生能源项目业主在进行项目开发前,可以对项目先进行初步测算,对项目收益情况进行预估。
 
  投资需谨慎!
 
  政策风险:目前CCER交易主要面临政策风险,全国碳市场正处于积极备建阶段,交易机制和配额分配等顶层制度仍在设计当中,特别是对于CCER是否应纳入初期全国碳市场这个问题争议较大。另外,根据国家发改委2014年3月14日公告,目前暂缓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方法学、项目、减排量、审定与核证机构、交易机构备案申请的受理,并组织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修订后的《暂行办法》会对CCER项目开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仍是未知。
 
  价格风险:目前CCER项目的实际收益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际交易价格,从当前试点交易情况来看,CCER交易价格随着地区和项目类型价格浮动,从几元至几十元不等。未来全国碳市场的CCER价格究竟会在哪个区间浮动,将会对业主收益产生巨大的影响。
 
  结语题
 
  虽然CCER项目目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不可否认的是,CCER作为碳交易市场的重要补充机制,对碳市场配额价格发现有重要作用,也已经为大批项目业主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收益。因此,建议可再生能源供应商尽早了解CCER项目开发要求和方法,继续关注中国碳交易市场动态和进展,从而在市场和政策时机成熟时,能及时开展相关工作,参与全国碳市场,主动抓住全国碳市场带来的重要机会。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yulina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