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制造 > 正文

2019年中国装备工业发展形势稳中趋好?

2019-06-11 13:46:05  来源:亿欧网

摘要:回顾2018年,我国装备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展望2019年,我国装备工业整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机械工业总体平稳向好,智能制造推进逐步深化,高端装备持续创新发展。
关键词: 装备工业
  回顾2018年,我国装备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展望2019年,我国装备工业整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机械工业总体平稳向好,智能制造推进逐步深化,高端装备持续创新发展。总体来看,虽然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外部环境日益严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但总体上我国装备工业发展机遇仍旧大于挑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装备工业将加速融合,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网联汽车以及无人机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培育中不断发展壮大。
 
  1 对2019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1)整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2018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态势分化明显,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信心,世界经济复苏趋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两年多来首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在制造强国、“一带一路”等战略持续推进下,我国装备工业保持平稳增长。
 
  1~9月,全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2.2个百分点。预计全年装备工业增速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增加值同比增速将保持在7%左右。进出口方面,装备工业进出口均保持较快增长,总体上保持外贸顺差。2018年1~7月,机械设备出口同比增长16.5%,进口同比增长26.9%,贸易顺差达到1271.4亿美元。预计全年装备工业进出口形势仍然较为乐观。
 
  预计2019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在孕育中持续演变,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国际贸易摩擦虽将持续,但在接触与对话协商中有望得到缓解。我国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在制造强国等战略深入实施、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升级及重点工程加快建设的带动下,我国装备工业将围绕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动能转换、提质增效等主题,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增加值同比增速有望保持在7%左右。进出口方面,我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在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直接带动下,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有望持续深入推进,装备产品进出口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机械工业总体平稳向好
 
  2018年,随着机械工业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初显成效,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向好的趋势进一步巩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过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产销平稳增长、订货好于预期、投资有所改善,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2018年1~8月机械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54万亿元,同比增长9.28%,增加值增速为7.6%,同比下降1.76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工业增速落后0.56个百分点。1~8月机械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面达到18.34%,同比上升1.28个百分点。智能制造相关的产品增速迅猛,如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分析仪器及装置、试验机、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速在17%~42%。工程机械类产品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如挖掘机增速达60%、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和汽车起重机产量也超过30%。产量同比下降的产品主要为农机装备、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等过去几年增长较快的产品。
 
  预计2019年,影响机械工业的不确定因素仍较多,机械工业主要服务的传统产业仍将处于去产能调整阶段,市场需求依然低迷,固定资产投资回升趋势不强。同时,高端产品供应不足、低端产品供应过剩的不平衡状态仍将持续,机械行业短板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将突出,提升行业发展质量的任务依然艰巨。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分析仪器及装置以及民用无人机、冰雪装备等新产业新产品将保持快速增长,工程机械等周期性复苏将会持续,随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行业经济运行将有望保持稳步增长,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趋势大体与2018年持平。
 
  (3)智能制造推进逐步深化
 
  经过近几年的持续试点探索,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截止目前,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开发、在线监测、远程诊断与云服务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得到快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WIA-FA标准等7项国际标准、“智能制造对象标识要求”等74项国家标准相继发布,初步建立了与国际同步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业务管理系统、工业控制系统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工业软件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阿里云、三一重工、海尔等大型企业纷纷布局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小微企业智能转型加速推进,一批装备企业、工业自动化供应商、软件开发商、用户企业等加速向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预计2019年,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将在应用示范、跨行业推广、上下游企业拓展等方面加快推进由“点上示范”向“面上推广”的转变。随着资金、人才、技术等加速向智能制造领域集聚,一方面,企业对智能制造的认识、理解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大型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着力点,关键环节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将成为中小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关注点。另一方面,智能制造供给能力将继续稳步提升,高性价比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将受到重视。智能制造标准的研制与立项工作将进一步加快,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平台将达到100个以上,制(修)订的智能制造国家标准数量将超过200项。
 
  (4)高端装备持续创新发展
 
  2018年,在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推动下,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显著,取得了一批新的重大成果。如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成功完成水上首飞,全球首套高铁自动驾驶系统完成现场试验,国产自主医用大型放射治疗装置开始临床试验治疗,世界首台发送端±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成功研制,宽体客机起落架主起外筒锻件试制成功。
 
  预计2019年,除了政策长期利好外,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升级将倒逼我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重大装备短板工程”的扎实推进将加快国产化替代,一批重大装备得到工程化、产业化应用,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核心部件研制技术水平逐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增强。随着高铁、核电、卫星应用等高端装备“走出去”实践不断增多,国外对中国装备的认知和品牌认同将日益增强。
 
  2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装备工业下行压力较大
 
  一是装备市场需求低迷。虽然受电力、冶金、煤炭、石化等传统用户行业“去产能”影响,释放出部分更新改造的装备需求,但相较于装备工业的产能而言,市场需求仍然明显不足。部分用户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对投资扩大生产持谨慎态度,工业新建项目不多,地区工业投资有所下降,工业技改投资增速放缓,从而导致装备产品需求下滑。二是融资困难加剧。受国家实施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去杠杆力度,银行收缩表外业务等因素影响,股市、债市出现“双杀”,市场整体流动性不足,装备制造业融资困难加剧。2018年1~8月,装备工业利息支出同比增长16.8%,融资成本明显增加。在多重压力影响下,2018年1~7月,全行业利润总额低速增长,同比增长4.5%,低于全国工业利润总额增幅12.6个百分点。
 
  (2)企业经营难度不断增大
 
  一是由于国内承兑汇票的泛滥和三角债的蔓延使部分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企业应收账款持续增加,资金紧张状况加剧,部分企业亏损严重。2018年1~8月,装备工业应收账款总额达到4.85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占全国工业应收账款总额的比重超过1/3。二是原材料、能源、人工等成本支出增长较快。2018年1~8月,装备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9.7%,分别高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幅0.4、5.2个百分点。
 
  (3)产业发展质量有待提高
 
  一是新兴产业规模小。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新兴装备产业企业规模小且分散,趋同式重复建设问题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由于缺乏关键技术,高端产业低端化隐忧尚存,行业整体竞争力依然较弱,对于装备工业的支撑作用较小。二是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大。目前装备工业仍主要集中在传统产品领域,大部分产品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高,附加值低,市场竞争激烈,高档数控机床、高端专用生产设备等还较大程度依赖进口。三是基础配套与核心供给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失,机器人用减速机等关键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急需改善,底层操作系统、CAX(计算机辅助软件)、MES(制造执行系统)等核心工业软件依然受制于人。
 
  (4)贸易摩擦带来不利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已对我国装备工业产生不利影响。一是从覆盖范围来看,美国政府发布对自中国进口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清单,占装备工业对美出口额的60.97%,影响较为明显。二是从加征关税强度来看,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大多数装备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若加征25%的关税,企业利润基本被吞噬,不但影响企业效益,而且多年经营的美国市场也将丢掉,长远影响更大。对于济南二机床、特变电工沈变公司等对美市场依赖度大的企业来说,高额关税将使企业产品丧失竞争优势,对美出口出现大幅下降,正在执行的项目也将面临巨额亏损,甚至影响到企业正常经营。三是从自美进口来看,我国需要进口的各类仪器仪表,汽车行业的主控系统、传动系统等高端产品技术主要依赖欧洲和日本,来自美国的影响有限,总体可控,但需要预防美欧日联合对我国采取限制措施以及美国启动对高端芯片等关键技术、关键产品和元器件的出口管制,提前部署相关应对措施。
 
  3 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1)加快提高创新能力
 
  一是充分利用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以及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产业引导基金,实施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重大装备短板工程”等,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二是发挥好动力电池、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等国家级创新中心的牵引带动作用,强化产学研用对接,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步伐,不断总结创新中心建设成功经验,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农业机械、医疗设备等重点领域,谋划筹建一批新的国家级创新中心。
 
  (2)深入推进智能转型
 
  一是把握“前瞻性”,瞄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发展最前沿,提升关键技术装备、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供给能力和国产化水平,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掌握发展智能制造的主动权。二是“阶段性”推进,做好智能制造工程的总结、评估以及项目验收等工作,发挥好遴选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各地区、装备制造业各细分领域需要结合各自发展实际,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三是立足“实用性”,紧密对接市场需求,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四是夯实“基础性”,加强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一批智能制造标准测试平台,进一步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3)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一是丰富、完善双边、多边对话机制,继续与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世界装备强国围绕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在技术创新、标准互联互通、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二是支持国内企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海外布局,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鼓励开展重大项目国际合作和工程承包,推动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石化冶金设备、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航空装备、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优势领域企业实现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
 
  (4)加强行业监测研判
 
  一是完善装备制造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制度,定期发布产业权威数据,提高对未来装备制造业经济走势的研判能力,为科学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二是全面跟踪分析国内外新情况新形势,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密切跟踪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出口等方面的情况,及时掌握国内外市场异动和波动。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