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制造 > 正文

制造业喜迎减税降费大礼包 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

2019-03-06 10:09:50  来源:智能制造网

摘要: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正式出炉,明确提出2019年将继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的16%增值税税率进一步降至13%,另外预计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对于我国制造业、实体经济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利好大礼包。
关键词: 制造业 税费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正式出炉,明确提出2019年将继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的16%增值税税率进一步降至13%,另外预计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对于我国制造业、实体经济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利好大礼包。
 
  目前,受国内外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长趋势逐渐平稳,难以继续保持高速姿态。与此同时,国内实体经济发展也面临一定困难,“实体经济不太景气”成为这几年大家口中常说的一句话。那么,实体经济的发展真有这么不景气吗?
 
  虽然2018年我国实体经济在虚拟经济冲击、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等情况下,显得不太好过,但是实际上,政府一直在积极引导经济发展脱虚向实,鼓励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等产业加速融合。在国家政策与广阔市场的双重支撑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整体上仍然取得了进步。
 
  而今,2019年减税降费目标已经提出,该项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将为我国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减轻部分运营压力,有利于激活企业发展动力,促进实体经济恢复活力,保障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减税降费将推向纵深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推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标志。为了服务于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减轻实体企业负担,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动减税降费工作的落地与深入实施。
 
  据财政部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全年减税降费达1万亿元以上,2018年全国企业和个人减负总规模为1.3万亿元。而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2019年全年将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减税降费涉及面很广,其中重要的一环就在于增值税改革。作为我国最大的税种,推进增值税改革一直受到企业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也是政府着力推动减税降费工作的主要突破口。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要继续降低制造业等行业现行增值税税率,从16%进一步降至13%。要知道,2018年5月1日,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才刚刚从17%降至16%。
 
  减税降费的另外重要一环就在于降低社保费率。众所周知,由于现行社保费率相对较高,再加上经济形势变化,导致许多企业社保缴纳压力持续加大,影响了流动资金安全性,甚至影响了企业管理、研发、生产所需资金投入。为此,今年有不少建议研究制定社保费减负政策的提案。而政府工作报告也对降低社保费率进行了积极回应,近2万亿元的减税降费礼包,其中就包含了社保费用。
 
  接下来,减税降费工作还将继续纵深推进,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同样需要加快速度,从而为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企业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好。
 
  融合信息技术大势所趋
 
  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想取得新的进展,实体经济发展要想迎来新的突破,只是依赖减税降费显然不太现实,更重要的是寻找到一条可持续增长的道路。如今,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制造业领域来说,融合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已是大势所趋。
 
  一方面,我国互联网普及速度保持高速模式,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推进,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农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都在加快和互联网相融合,实体企业“触网”日渐频繁,智慧工厂、工业互联网建设持续展开。在这一背景下,互联网公司与数字经济也逐渐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而不是完全的“竞争对手”。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加快崛起,商业化应用趋势不可阻挡,对于金融、医疗、零售、交通、安防、教育、制造业等诸多领域的变革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实体经济走出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可以推动制造业企业在管理、研发、生产、质检、服务、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智能化,以此降低相关成本投入,并提高效率和效益。
 
  总而言之,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减税降费大礼包将为减轻企业运营压力带来一定帮助,但是要想真正走出困境或是走得更远,还是要靠自己。懂得坚持创新、锐意进取、应势而变,企业的发展才会获得更多机遇、赢得更多可能。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