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制造 > 正文

数字经济发展喜迎机遇 加强要素保障成为关键

2019-01-29 15:46:17  来源:智能制造网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爆发,我国制造业、消费等领域正在迎来“数字蝶变”。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助力之下,一个发端于知识经济,发展于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的数字经济新模式,正在逐渐成型。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近年来,伴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爆发,我国制造业、消费等领域正在迎来“数字蝶变”。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助力之下,一个发端于知识经济,发展于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的数字经济新模式,正在逐渐成型。

 

相对于过去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数字经济展现出的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它作为我国现代经济建设的关键因素,在解放旧有生产力的同时,创造出新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结构转变,使我国得以从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节能、高效的全新模式加速转变,实现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优化与升级。

 

两大机遇助数字经济发展

 

眼下,作为时代发展的新引擎,数字经济正以万亿产业蓝图,吸引着越来越多国家的涉足与布局。按理说,我国不是数字经济的发端之地,不怎么会展现出多快速的发展,然而事实却是,我国数字经济不仅增长动力强劲,而且成长态势十分积极。

 

自2017年国家将数字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开始,当年数字经济规模就高达27万亿元,带动了超过1.7亿的产业链相关人员实现就业。2018年,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布局发展,在此规划下,数字经济再度对我国GDP做出巨大贡献,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效果。

 

目前,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逐渐从“跟跑者”的角色,变为了引领全球潮流的“领航者”,阶段性发展异常迅猛。那么,何以数字经济能在我国获得如此充分的发展呢?这可能与我国提供的两大发展机遇密不可分。

 

首先是我国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产业转型的机遇。近年来,在人口红利日渐消失,人们消费水平快速提升的背景下,不管是传统一、二产业,还是第三服务业,都面临着人力成本上升和生产要求提高带来的巨大压力,产业发展亟待转型升级。

 

而伴随着网络提速降费、大数据、人工智能、分享经济、工业互联网、信息消费等一些了重大政策的推进实施,我国各地加大了对数字经济的支持力度,以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智能技术为依托,依靠技术升级对产业格局进行深刻调整,有效满足了产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

 

其次是我国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经济转型的机遇。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深度调整期,经济结构正面临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动力正寻求转换,经济机制体制也需要深刻变革。鉴于此,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的加快,为数字经济发展开辟了巨大空间。

 

如今,以网络连接、平台支撑、软件定义、数据驱动、智能增值为主要特征,数字经济不仅正在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成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三方面要素保障直面挑战

 

在良好机遇的助推之下,虽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果和积极的发展态势,但同期也面临着系列发展问题,比如数字化基础薄弱、平台支撑不足、环境氛围不理想、安全隐患突出等等。面对这些严峻的挑战,我国除了要从企业技术、国家政策等主题方面进行弥补提升之外,还需要从人才、资金、数据等要素方面予以保障。

 

在人才要素上,我国要加强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和人才供给的保障。通过鼓励校企合作、院校合作等产业研融合的方式,培养一批数字经济管理、技术和应用型人才。不断提高数字经济人才资源的专业化、人才配置的优质化,以及人才应用的国际化,加快人才培养,畅通人才流通途径,为数字经济繁荣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

 

在资金要素上,一方面我国要加大研发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大企业为中小企业实施贷款、融资等服务,撬动社会资本前来参与;另一方面要引导好资金的合理应用,让更多资金投入到关键领域和短板领域。

 

在数据要素上,我国要积极建立良好的数据保障体系,通过构建开发政府数据,打通信息壁垒,形成覆盖全国、统筹利用的数据共享平台。并制定数据资源确权、流通、交易等相关规范制度,健全市场机制,引导数据流通,为产业发展打造良好氛围和环境。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