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制造 > 正文

发展中国特色服务型制造 推进制造业升级

2017-09-21 16:54:33  来源:今日头条

摘要:当前,促进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不仅是全球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更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为此,从《中国制造2025》明确发展战略,到《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提出具体任务部署,均旨在加速实现这一目标,以期破解制造业发展约束,提升制造企业竞争力并创造更多利润,继而有助于培育经济新动能。
关键词: 智慧制造
  当前,促进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不仅是全球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更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为此,从《中国制造2025》明确发展战略,到《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提出具体任务部署,均旨在加速实现这一目标,以期破解制造业发展约束,提升制造企业竞争力并创造更多利润,继而有助于培育经济新动能。
 
  即将在9月25日—26日于广州召开的“首届中国服务型制造大会”的主题正是“服务型制造与经济新动能”。这无疑将为各界舆论带来一个挖掘服务型制造与经济新动能紧密联系的全新窗口。然而,在服务型制造大势将至的背景之下,我国服务型制造的发展现状如何?又面临着哪些制约因素?在政策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服务型制造的发展着力点有哪些?就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以期释疑。
 
  服务型制造决定制造业升级
 
  中国经济时报:近年来我国在政策层面的部署为服务型制造带来了新的机遇,那么,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服务型制造的发展现状如何?又面临着哪些制约因素?
 
  黄群慧:从制造业发展看,随着制造业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世界工业化趋势显现出制造业呈现服务化的趋势。制造业服务化,已经成为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制造业效率提高的重要源泉,服务型制造成为制造业中最具潜力的业务方向和制造业企业转型战略着力点。无论是美国的先进制造业计划,还是德国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都将制造业信息化和制造业服务化作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方向。
 
  中国制造业“转型”而未“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或者服务型制造发展程度不够。其中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以往存在的技术瓶颈。比如,在信息技术还不发达的时候,制造企业很难监测自家设备的运营状况,也很难掌握个体用户对产品的使用状况。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和产业利用,使这些都成为可能,极大地推动了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新商业模式、新业态的创新层出不穷。
 
  当前,我国制造行业也已经涌现出一批在服务型制造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企业,但总体相比还相差较远。在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国情下,这直接影响了我国制造业效率的提升,进而影响了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增长率。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与业态创新,促进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你认为,在政策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我国服务型制造的发展着力点有哪些?
 
  黄群慧:目前,我国的服务型制造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一批制造业企业积极向服务环节延伸,同时也有许多新兴的服务型制造企业不断涌现。
 
  我国制造企业在通过技术创新拉高“微笑曲线”底部制造环节利润的同时,也在向两端的研发和服务环节发展。对于尚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来说,一方面要通过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又要通过生产型制造的升级为服务型制造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要看到,服务型制造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对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促进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首先,应加强试点示范,及时总结经验,加大成功案例的宣传力度,激发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热情。其次,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从事大数据、云计算等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的企业发展,打造一批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和共性技术平台。第三,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根本上要发挥企业的能动性,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因此应通过政策引导,调动企业的创新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第四,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收购服务型制造领域的世界领先企业,借助国外资源促进我国服务型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企业主动而为 服务型制造空间巨大
 
  中国经济时报:现阶段,服务型制造能力的提升成为决定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以及利润主要来源,许多传统的制造企业将业务重心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移,在你看来,企业服务化转型又有着怎样的动因及趋势?
 
  黄群慧:服务型制造,就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是基于生产的产品经济和基于消费的服务经济的融合。传统上,制造业主要是利用各种装备和工具将原材料转变为供人们使用的各种产品。为了使用户能够使用工业产品,制造企业也会提供譬如安装、调试、监测、维修等简单服务。
 
  随着工业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和技术升级加快,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零部件越来越多,安装要求越来越精密,最终用户越发难以掌握产品运行原理、操作和维护的能力,对专业化服务的需求越发强烈,就需要制造企业向用户提供更复杂和先进的服务,服务活动逐渐成为制造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这就是制造业服务化的过程。
 
  由于产品的复杂性带来的对服务需求的增加以及价值中心向服务环节的转移,驱动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不断加快服务化发展,将拓展服务业务作为其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方向。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快速增加,从而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消费者购买商品已经不再满足于实物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对产品系统中的产品形体(包装、外观设计、品牌等)、产品的附加价值以及从中获取的心理满足等越来越关注。随着顾客需求服务属性的不断增强,以客户为导向的制造业企业不得不改变“裸产品”的现状而发展“服务包”,从而走向“服务化”。
 
  与此同时,企业为了实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逐步加强了研发设计、定制化服务、系统解决方案、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服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服务性要素的投入,并通过营销模式创新促进了服务型制造的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如你所说,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在深耕服务型制造,毕竟,作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发展服务型制造业也将对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你认为,对我国而言,发达国家的服务型制造模式能否被复制?
 
  黄群慧: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也是产业门类、产业配套体系最完善,制造产品种类最丰富的国家,因此,我国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在产业体系和产业链的完整程度、产品的丰富程度上都与中国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的服务型制造创新不可能完全模仿发达国家,必定是要基于自己国情进行创新,形成中国特色。我们成立服务型制造联盟,政府支持、企业和研究机构深度合作,促进中国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正是其价值所在。
 
  总而言之,发展服务型制造无论对于制造业和服务业本身的转型升级,还是对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未来,随着服务型制造的发展,三次产业日趋融合,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目标不应该只是追求统计意义上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而应更加重视产业的运行效率、运营质量和经济效益。而要提高我国产业效率、实现产业升级,一定要抓住发展服务型制造业这个“牛鼻子”。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yulina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