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售货,新零售最大风口?

2017-07-10 09:21:48  来源:北京日报

摘要:昨日,记者就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体验了一把无人商店购物。在店门口,摆着与地铁出入口类似的闸机。进门之前,用户用淘宝客户端生成的身份二维码在闸机上一刷,就完成了身份确认。
关键词: 传统企业+

  没有收银员,不用排队结账,东西拿了就能走。刚刚过去的周末,阿里巴巴首家无人零售店“淘咖啡”在淘宝造物节上亮相。除了人脸识别点餐、“支付门”10秒完成支付等炫酷的购物体验,108家从全国筛选出的创造力十足的“神店”齐亮相,新一代年轻人引领的个性化、体验式消费崛起,正成为新零售的一股关键力量。

  科技改造线下店
  无人商店“拿了就走”
 
  选购一筐商品,拎着径直走出店门,全程无需掏手机、掏钱包,当你走出大门时,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支付。
 
  昨日,记者就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体验了一把无人商店购物。在店门口,摆着与地铁出入口类似的闸机。进门之前,用户用淘宝客户端生成的身份二维码在闸机上一刷,就完成了身份确认。进店后,手机便可以收起来,不用再取出,甚至关机也行。离店前,消费者会经过一道“支付门”,它由两扇门组成,几秒时间内,用户手中的商品会被自动识别,并自动完成支付宝扣款。
 
  这背后的秘诀在于一套由蚂蚁金服提供,融合了计算机视觉、传感器感应、生物识别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物联网支付技术。当刷二维码进店后,店内的摄像头等传感器,就已经在神不知鬼不觉之间,将消费者本人和他的淘宝、支付宝账号进行了识别绑定。
 
  如果把商品藏在书包里或口袋里,有可能蒙混过去吗?蚂蚁金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由于使用了无线射频识别等技术,即便把小物件揣在包里、口袋里,支付门也能识别这些商品并完成扣费。
 
  除了全程无需人工干预的无人零售店,消费者还可以在店内的互动桌前体验一把“虚拟购物”。坐在桌前,头顶的摄像头对你进行识别后,只要用手指拖拽桌面电子屏上的鹅掌木家具、珐琅锅、时尚连衣裙等任意商品的电子图标,这些商品就能在现实世界中进入你本人的淘宝购物车里。
 
  而在咖啡区,点单后不用在柜台前傻等,只需要在咖啡厅里的大屏幕前晃一晃身体,摄像头就会识别出你的脸,并提醒你还有几分钟可以取餐。
 
  个性消费成潮流
  手指也能玩滑板
 
  在淘宝造物节上,来自北京、上海、杭州、厦门等城市,以创意、个性著称的108家高人气网店也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集中亮相,吸引了大批年轻人体验。
 
  把各种化学元素实体卖给化学爱好者的极客店“冥灵化试”,将现代中国文化融入时尚设计的“老鬼原创”,不卖货只卖故事的“卖故事的店”……如果不是来到这个由上百家淘宝“神店”组成的神奇市场的现场,你可能很难想象,喜爱二次元的年轻人早已消费力惊人,麻将、火锅都能成为时尚手包的灵感,甚至收集化学元素也能变成一门相当不错的生意。
 
  用手指代替双脚“踩”着滑板在地面、空中翻飞,也能玩得很嗨。滑板达人耿星建立起自己的团队,每年举办中国手指滑板大赛,获得了海内外媒体“中国手指滑板第一人”的称号。而他开设的手指滑板淘宝店,也成了普通大众了解、接触手指滑板的一个重要窗口。没有年龄体力的限制,无须穿戴防护用具,只要拿起手指滑板,就可以开始发挥个人想象力,在桌面、书本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乃至自己身上享受指板带来的指尖灵动的感受。
 
  从小酷爱化学的极客刘华栋的网店里,发光气体被浇筑在透明管子里,它们可以悄无声息地亮上20年,有的元素则被铸造成了元素金属纪念币,成了别致的礼物。别以为刘华栋的爱好只是个小众爱好,靠着收集、制作和销售实物化学元素,刘华栋已经实现了百万元的年销售额。
 
  新零售下
  商家不只是“卖货”
 
  新技术带来的也不只是酷炫,更是零售业的新机会。
 
  蚂蚁金服透露,目前支撑淘宝无人商店的这套物联网支付技术,未来向实体店开放后,客人逛超市最喜欢走哪条路线,哪个货架客流最密集,哪个货架客人停留的时间最长等,都能被捕捉,通过一套算法模型整理后,从而指导经营者进行决策。
 
  一边是物联网等新技术正在改造、重塑零售店的“卖货”功能,另一边,随着“90后、95后”逐渐跻身消费人群主流,个性化、体验式消费正借助电商、线上社区成为新的潮流,从昔日的小众需求变成新蓝海。
 
  “淘宝已经走在内容化、社区化和智能化的路上,它不再是个货架,最重要的功能是发现和推荐,是创造用户需求。”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说,淘宝正从多年前的电子“货架”向内容生产平台、消费类媒体转型,通过帮助更多原创性达人、内容型商家成长,从“满足需求”向“创造需求”转变。
 
  业内分析认为,传统“卖货”式电商终会遭遇增长天花板,围绕兴趣、个性、体验而形成的用户社区,正成为未来新零售下商家的新竞争力。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xue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