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块链 > 正文

监管政策收紧之后 区块链将进入应用大爆发的前夜

2018-04-09 13:14:26  来源:本能区块链

摘要:随着各国监管政策的收紧,对于数字货币的发行产生了不小的压力,但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关键词: 区块 政策
  随着各国监管政策的收紧,对于数字货币的发行产生了不小的压力,但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在前不久结束的G20峰会上,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出台了关于数字货币的监管措施,就连一度对数字货币发展较为宽容的韩国和新加坡,都表示未来会对加密货币进行不同程度的限制。
 
  监管收紧,数字货币进入寒冬是必然
 
  近日,数字货币的暴跌行情加剧,呈现出跌跌不休的态势。目前,加密货币市场总市值为2640.74美元,刷新2月6日以来新低。仅今年三月份,加密货币市场总市值缩水41.05%。媒体纷纷表示,数字货币已进入寒冬。
 
  实际上,数字货币寒冬的来临与各国收紧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收紧不无关系。今年两会上,前央行行长徐小平发表了对数字货币的看法,他指出,加密货币只是一种资产,不适合用于交易,并表示不喜欢这样的投机产品。中国自去年9月禁止ICO,明确了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态度,国内加密货币交易受阻,一时间,国内交易所纷纷外迁。
 
  今年初,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警告投资者加密货币风险,扼制一些ICO,并暗示需要加大对数字货币的监管。随即Facebook、Google和Twitter这三大社交平台禁止了与数字货币相关的广告。受此利空消息的影响,比特币跌破8000美元。
 
  日本一向对数字货币十分宽容,但今年3月初,日本金融厅向多家交易平台发出行政处罚通知,并强制暂停某些未注册交易所的业务。3月26日,日本金融厅强制币安暂停交易所业务,当日比特币下跌200多美元。此外,新加坡央行MAS副局长也表示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将会对数字加密货币进行额外的监督。
 
  数字币向左,区块链向右
 
  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可以应用到各种场景之中,数字货币的发行只是其中的一种。但之前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火爆以及币圈乱象,人们在潜意识之中把“圈钱”、“骗子传销”成为区块链的代名词,以至于忽略了区块链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区块链项目的落地始终举步维艰。
 
  根据全国审计四大平台之一德勤关于区块链项目的调查报告称,Github网站上共有86000个区块链项目,但目前存活率只有5%,90%的项目处于非活跃状态。
 
  事实上,区块链技术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既可以构建一个信用社会,又可以实现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的转变。然而,当下币圈乱象让区块链远离了它本来的面目,很少有人再关心它的去中心化、分布式、加密、智能合约等这些晦涩难懂的词汇。
 
  即使有少数愿意深耕技术的机构不断尝试区块链的落地应用,但也没有哪个机构将核心业务放在区块链上,都是在比较边缘的业务上做尝试,例如,蚂蚁金融将区块链技术使用在比较边缘的公益业务上,以解决善款的去向和透明度问题;微众银行使用区块链清算联合贷款。
 
  总的来说,数字货币的发行营造的“财富梦”遮蔽了区块链技术本身的价值。不过,现在各国监管政策的逐渐明朗,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机泡沫,区块链渐渐回归理性,这对于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将是一个利好信号。
 
  区块链技术已经进入应用大爆发的前夜
 
  自今年G20峰会以来,各国对区块链的监管政策收紧,对于摒弃数字货币蛮荒时代之诟病,促进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首先,政策推动交易所趋于规范化。
 
  数字货币是目前区块链领域的最为成功的应用,对于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各国也在加紧制定对交易所的管制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可以有效扼制代投诈骗、空气币,保护投资者利益。
 
  目前,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相继出台对数字货币交易所的管制规则,对于没有进行注册的交易所禁止提供数字货币交易服务。截至今年1月份,日本已有16家交易所获得了交易牌照,在未来,交易所会越来越规范化。
 
  其次,政策监管之下,假项目被叫停,好的项目会浮现出来。
 
  在区块链大热时期,区块链项目的门槛极低,只要有一个白皮书,再拉个所谓的大佬站台,就可以发币募集资金。但监管的大棒落下,会让市场变得更加理性,项目投资者会更加关注项目本身是否真的有价值,在这种情况下,项目方如果仅仅只是对区块链一知半解,或者抱有侥幸割韭菜,恐怕难逃投资方的法眼。
 
  从目前看来,各国正在制定规则,未来两三年内,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区块链项目落地。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可以趁着当前市场较为冷静的时期沉淀自己,加深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等待区块链技术爆发的那一天。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kongwe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