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经济迷局中的中小企业如何生存

2013-09-11 16:17:22  来源:新商务周刊

摘要:一直困扰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仍在继续发酵升级,已经演变为“钱荒”。不但银行缺钱,连民间借贷也开始闹钱荒了,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之路更为迷茫和艰难。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一直困扰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仍在继续发酵升级,已经演变为“钱荒”。不但银行缺钱,连民间借贷也开始闹钱荒了,导致中小企业融资之路更为迷茫和艰难。近几年来,一直顺风顺水的中小企业,遭遇多个发展瓶颈。其中,老生常谈的问题,是成本上涨。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劳动力成本也扶摇直上,且上涨速度之快,让不少中小企业措手不及。原材料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高企,大大压缩了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此外,人民币升值也让中小企业苦不堪言。他们不再具备低价优势,加之海外经济正在经历衰退,需求萎缩,双重因素导致中小企业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少。再加上国内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多重因素齐发难,中小企业正面临一场残酷的洗牌。


    2012年底数据显示,与2011年同期相比,温州地区规模以上企业出现停产、减产情况的企业高达60%。2013年,减产停产现象并没有缓解,甚至比2012年还要严重。


    此时,人们不禁要问:中小企业还能不能做生意?该如何做生意?


    在我看来,答案是肯定的:中小企业当然还能继续做生意。至于该如何去做,我认为:中小企业绝不能只是绝望地呐喊,也不能消极被动地等待,更不能一味寄希望于政策来“救命”,而是要行动起来,先生存下来,通过各种方式来“找钱”,再通过转型,来为自己打造一条畅通宽松的生意之路。


    先生存下来,才能继续做生意


    各种生存挑战扑面而来,中小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关头。怎么办?生存是当务之急。只有先活下来,才能够从长计议,才能够把小生意做成大生意。


    中小企业要活下来,首先要学会,在海外订单减少时,找到自己的“新订单”;也要在没钱的时候,学会管钱,以保证资金链不断裂;还要在“用工荒”肆虐时,保住自己的企业团队不散伙。


    所谓的“新订单”,就是来自国内的订单。中小企业要转变观念,学会挖掘国内市场。13亿的人口基数,显示着中国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是,正如有人把国内市场比作画出的蛋糕,看着大,却不是那么容易吃到嘴里一样,中小企业要想以国内订单“为生”,并不容易,必须开动脑筋,采取别出心裁的市场策略。


    中小企业实力弱小,不要贪图一口吃成大胖子,不要一开始就定位于全国市场。不妨先扎根“区域”市场,找到自己的根据地。在做扎实之后,再利用区域市场这只杠杆,撬起更大更多的市场。


    针对一般企业大规模化、同质化生产的现象,中小企业要学会寻求差异化竞争,对产品进行个性化设计,比如采取定制生产。近年来,中国服装(000902,股吧)业遭遇寒冬,走定制生产的服装品牌,却“例外”地脱颖而出。这应该给中小企业更多启示。


    在挖掘国内市场的同时,中小企业对于海外市场也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毕竟对没有“外战经验”的企业,这意味着彻底“断奶”,也有可能“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但是,“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终归是中国企业发展不可避免的选择。


    中小企业要想在海外市场逆势出击,可以把工厂“搬到”东南亚等海外成本“洼地”,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还要进行营销变革,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参与到全球贸易链条中,缩短贸易链。比如,在海外建立销售渠道,建立商贸城、设立门店等。不过,拓展海外市场只是手段,最重要的,还是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才能真正经受住不同国籍、语言、肤色及文化的消费者的考验。


    中小企业要想活下来,在资金链紧张的时候,不能光抱怨大环境不好,而要在没钱的时候不乱花钱,管好手里的钱,以保证资金链不断裂。


    管好手里的钱,就要把每一笔钱都花到利润增长点上;采取薄利多销的方法,把库存积压“变卖”出去;还可以出售不良资产,把“死钱”变成“活钱”。另外,最重要的是,不要再盲目投资,走多元化的路。房地产、资源、股市等,看起来利润很“肥美”,但还是不要轻易再碰了,以保存“体力”。


    “用工荒”的年代,中小企业要想生存下来,还要保住自己的员工团队不散伙。否则,员工都走了,即使接到再大的订单,也没人来替你生产。


    要想保住员工团队,作为企业老板,需要守住底线,无论企业再难,都不能“跑路”。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此外,还要为企业和员工注入足够的信心。信心比黄金和资金更珍贵。让员工们相信,企业一定会渡过难关,做大做强。即使公司账户资金再少,也要给员工发工资。如果不能给员工提供更多福利,可以尝试以事业留人,分配给员工一定的股权。在管理方面主打“温情牌”,用人性化的方式,让员工体会到温暖。这样,更容易留住人。


    一旦企业能够找到市场、保持现金流畅通、稳住企业团队,生存就不再是难题。当然,也就可以继续做生意。


    会找钱,才能把做生意做大


    资金是企业的血脉。对企业来说,仅仅依靠自有资金,并不足够。要想把生意做大,企业必须向外融资,即找钱。通过融来的资金,企业才能补充流动资金,够快速抢占市场,扩大生产规模。


    最近几年,我经常遇到前来求救的中小企业家。有些企业家甚至跑到我的办公室诉苦:资金链紧张,四处求助无门。还有企业家直接问我:银行都闹钱荒了,我们到哪里找资金?


    银行钱荒,中小企业就无处融资了吗?中小企业不要被“高利贷”吓倒,海量的民间资本还是照样可以使用。当然,前提是约定好利率,权衡考虑企业本身的承受能力。作为温州金融改革中重点支持的小微银行,是中小企业门当户对的“资金池”。中小企业要把关注点,从大银行转移到小微银行身上。今年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面对经济增速放缓,新一届政府开始积极部署各项改革。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呼之欲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多可能。


    融资,不一定非要拿到真金白银,也可以是技术,也可以是设备,或其他一切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要素。此时你可以选择融资租赁。融资,不一定单枪匹马、求孤独“真经”,也可以成群结队,抱团进行“团购”。比如,寻求企业联保贷款、互助担保等。你也可以把企业没有到期的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或短期债券,向银行或贴现公司要求变成现款。还可以去典当行,典当值钱的物品换取现金。一辆车都可能救活一家企业。如果你开了一家网店,方便、快捷的网络融资更适合你。


    每一家中小企业都有做大做强的梦想,每一家中小企业都希望在需要资金时伸手就能摸到钱袋。问题是,市场经济奉行的就是自由竞争,中小企业没有旱涝保收式的大锅饭可吃,资金也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想融就能融得到。


    中小企业想要走出融资困境,既要有张口借钱的胆量和勇气,也要有呼吁平等对待的底气和自尊,更要掌握融资的技巧和策略。要知道,融资不是简单的请客吃饭。在融资时,不要一味贪多。要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值多少钱”,需要多少钱。对中小企业来说,人脉就是“钱脉”,想方设法多结交一些投资人也很有用。在寻求融资时,必要的时候,不妨向投资人适当妥协??


    说到底,想要获得资金支持,最可靠的策略还是大练“内功”。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让投资人看到企业的发展潜力;理清公司产权关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让投资人看到你们的规范化;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不做抹黑企业的事情??


    融资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企业经营之道。在呼吁更多阳光雨露的同时,中小企业应该自醒自省:真正的救世主是自己。只有具备或提高“造血”能力,才有人愿意为你“输血”。


    转型升级,才能把生意做强


    一直以来,中国中小企业的生意模式都是走低成本、低价格之路,靠“量”的扩张,导致的结果是,极低的利润率。在温州,制造业的普遍利润只有5%。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冲击下,利润更是微薄。


    中小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摆脱生存压力,在解决生存问题之后,除了寻找资金外,还必须进行转型升级,从生产低档产品转为生产中高档产品,靠“质”的提升来竞争。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产业调整、提升、转型的政策,鼓励企业加快转型的步伐。对中小企业需要转型升级,我也赞同并认为必须为之,但关键问题是,中小企业要如何进行转型升级?


    在转型之前,中小企业先进行整合提升。首先是整合。同一类型的企业,龙头企业以它的品牌资本销售渠道去整合行业小企业。无论采取并购的方式,还是联合、资产重组等方式,都能够形成聚能企业,这样才有抗风险的能力。


    在整合的基础上,企业再去想办法转型升级。对中小企来说,转型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只是提升某一方面就可以完成,要从多方面着手。


    要转型升级,中小企业就要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道路。尽管中小企业“寒冬”来临,创新永远都不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可以引进流水线,引进先进的技术来提升传统的产业,增加技术含量;对中小企业来说,管理创新不是可有可无,家族企业和合伙制企业更要在管理创新上下功夫,强化对产权制度的认识,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要转型升级,中小企业就不能甘于做代工,从现在起,敢于塑造自我品牌,增加自主品牌的价值。在打造品牌时,中小企业要有充分的自信。没知名度,中小企业应该懂得借势,通过与强势品牌合作,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资历浅,中小企业打造品牌可以不走寻常路,不妨做做黑马,做个“机会主义者”;实力弱,中小企业制定适合自己的品牌战略后,还要夯实产品质量,为品牌奠定扎实的根基。


    要转型升级,中小企业不一定非要更换产业,一股脑放弃制造业进入高科技产业。须知,在现有传统行业里,创新盈利模式也是一种转型;专注现有行业,做“剩”下来的“隐形冠军”,也是一种转型,更容易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其实无论在何种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的生意经都一样,都要脚踏实地,提升技术含量,提升品牌价值,提升产品附加值。如此才能地抵抗各种风险,才能把生意做大做强。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董光帅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