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化需求迫切且应从自身出发

2009-06-08 08:19:55  来源:中国电子报

摘要:无论是从企业数量看,还是从工业产值看,中小企业在我国食品行业中都占据较大份额。中小食品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他们在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的不足,严重影响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管理信息化

   无论是从企业数量看,还是从工业产值看,中小企业在我国食品行业中都占据较大份额。中小食品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他们在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的不足,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和整个行业的发展。

    中小食品企业对信息化认识不足

    很多中小食品企业对信息化认识不足,观念还停留在“电脑加网站等于信息化”的层面上,这也导致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少。而一些正在进行或准备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没有从战略的角度考虑企业信息化建设,缺少长期战略规划。不少食品企业没有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总体设计,或规划流于形式,单项项目多,综合应用系统少。开发的项目大部分是单项管理,不能实现系统集成和信息共享,未形成面向企业决策层的综合应用系统。

    信息化层次较低。企业的信息化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使用工具或者独立软件,典型的如财务管理系统或者物资管理系统,这一层次主要强调个人能力或局部能力的提升。第二层次是企业级系统,比较常见的有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供应链管理(SCM)等企业级管理系统。

    2008年全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中,食品企业占据不到5%的份额。中国食品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中小食品企业信息化多数还滞留在第一层次,信息化建设停留在一些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上,只实现了部分领域的信息化,第二层次涉及较少。

    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化需求迫切

    食品行业将进一步细分。食品行业细分为乳制品行业、肉类行业、饮料行业等,每一个子行业的管理特点、组织形式、生产运作各不相同,例如啤酒企业和肉类企业对软件的要求就相差甚远。这就要求软件商不但要细分企业规模大小,还要进一步细分各个子行业。

    软件、服务加顾问模式优势明显。中小食品企业管理基础差,有的企业即使想上信息化都不知道该上哪些产品,需要借助“外脑”的丰富知识和经验进行信息化建设。这就需要咨询公司和软件公司提供帮助。软件加服务再加顾问的模式最适合中小食品企业,这种“顾问”不单指软件公司,还包括媒体和高校等第三方力量。

    SaaS(软件即服务)将降低企业应用成本。SaaS的出现为那些目前没有能力实施大型信息化建设的中小食品企业带来了希望。SaaS具有四大基本特点,即低建设成本、低维护成本、低应用门槛、低投入风险。它的优点在于,首先,进入和退出成本较低,食品企业无需前期的服务器等网络存储设备的成本投入。其次,企业承担风险较小,不用派专门的IT人员维护软、硬件设备,减免了不必要的开支。SaaS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为企业提供了体验的机会,降低了企业选择风险,提高了企业的选择效率。

    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迫切。国务院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强调了“食品安全”,可以预见,未来政府会针对食品安全制定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和检测制度,中小食品企业在安全环节信息化建设的缺失,将成为企业发展致命的“死穴”。任何一个要长远发展的企业,必须将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摆在首要位置。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先进的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动态监测等信息化建设需求会增大。而目前热门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因为应用成本高,在中小食品企业中得到应用尚待时日。

    信息化建设应从自身需求出发

    与其他行业相比,食品行业有着物流成本高、子行业多、子行业之间差异大、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销售端复杂等特点。与行业内大型食品企业比,中小食品企业又具有内部管理环节少、决策权力集中、生产批量小、多样化、对市场反应快速等特点。这就决定了中国中小食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一定要符合自身特点。对食品行业,最重要的应该是生产制造环节的产品质量控制、流通环节的物流和供应链控制。企业最急需的是从上游采购到库存、销售的信息化建设。

    对中小食品企业来说,高效协同的物流供应链(SCM)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收益。借助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使原料和商品的进、出、调、退、存一目了然。

    中小食品企业的信息化应从自身需求出发。ERP级别软件的价格一般都在几十万元左右,并且运营和维护成本高,年营业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食品企业才有能力购买。中小企业要认清自身现状和需求,上信息化建设项目不能盲目。在制定长期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的同时,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化建设,当然也要完善相关人力资源的配置。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