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人力资源效应的应对措施

2013-04-30 14:38:00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迅速增长,在提升中国人力资本素质、优化人才结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导致了本土企业和本土科研机构研发人才的流失。
关键词: 人力资源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人力资源效应的应对措施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迅速增长,在提升中国人力资本素质、优化人才结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导致了本土企业和本土科研机构研发人才的流失,影响了中国创新实力的增长。为此,中国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应采取必要措施趋利避害,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人力资源方面的正面效应,规避负面效应,利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带动中国整体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


    (一)建立多元人才培养机制


    人力资本的提升是利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人力资源效应的基础。必须要建立多元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自我培养、鼓励跨国公司培养、合作培养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中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机制。首先,鼓励中国本±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培养研发型人才,革新人才培养体制,应注重研发型人才的素质培养,“产学结合”,加强对技术知识应用方面的培养,努力培养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科研人才。其次,鼓励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人才本土化战略,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鼓励跨国公司聘用本土企业员工和毕业生,鼓励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对于在研发人才培养上做出突出成绩的跨国公司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政策优惠。再次,鼓励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培养,加强技术合作和交流,以提高本土机构人才素质和研发能力。通过优化创新环境、政府出资、制订优惠政策或限制条件等措施鼓励合作研发,引导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土企业和研发机构联合承担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或使国内研发机构参与到世界高端技术的研究中,利用跨国公司先进的技术基础。提升本土研发人员的科研能力和市场素质。


    (二)完善本土人才管理机制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升级了人才争夺战,我们应建立吸引优秀研发人才的新机制,为本土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研发人员搭建一个发展自我、展示自我、施展个性和能力的平台,提升本土研发人才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推进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中国政府、研发机构需要优化软硬件环境,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应加强对本土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政策倾斜。适度增加研发费用,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吸引优秀研发人才在国内特别是本土机构就业,促进人才回流。对研发人才的户口、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一系列生活问题给予适合中国国情的优惠待遇;对在国家产业政策中优先发展的产业、基础性产业技术研发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才,国家给予适当奖励,并形成规范化的奖励制度。本土企业应及时改革人才管理体制,重视研发人才,为研发岗位提供更好的薪资待遇和研发环境,吸引人才为企业进步做贡献。此外,在华研发机构产出的科技成果,绝大多数转移给国外公司总部,由其申报专利,知识产权全部归跨国公司总部所有,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研发人才的知识产权权益。对于跨国公司和国内机构的知识产权问题应认真研究,通过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加强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知识产权问题的统计分析和深入研究。通过制定税收、法律等相关政策,建立技术审查制度,保护本土科研人才的知识产权,防止本土研发人员的知识产权受到侵害,鼓励研发人员根据所持股份享受相应的知识产权成果,切实保护本土研发人才的创新积极性。


    (三)形成合理人才流动机制


    目前中国高素质技术人才流动方向多为向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单向流动,跨国公司通过垄断技术人才来垄断技术市场,从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只有存在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一定的竞争压力下才能促使人才向本土企业和科研机构回流。对此,在形成合理人才流动机制方面:一要通过引进同行业其他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形成跨国公司之间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关系,避免形成垄断,加速技术外溢和转移;二要打破本土企业的体制约束。促进本土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增强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形成有实力的国内竞争体;三要加强反垄断。深入研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技术状况。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防止跨国公司滥用市场力量和技术优势进行不正当竞争,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本土人才在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双向流动。


    (四)优化人力市场机制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大都青睐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市场环境完善、人力资源优厚的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国研发人力资源分布的不均,进而拉大了区域间的发展差距。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陷入人力资源恶性循环的危险。为此。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基础较弱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市场环境完善和人力资源培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从而形成高素质人才在全国人力市场的均衡流动。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we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