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电信信息化浅析

2011-05-19 09:56:19  来源:湖北邮电报

摘要:如果说过去几年一直是电信业在引领信息化的潮流,那么如今电信运营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正在掀起新的波澜。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全社会信息化的推进.....
关键词: 电信信息化

  如果说过去几年一直是电信业在引领信息化的潮流,那么如今电信运营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正在掀起新的波澜。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全社会信息化的推进,通信运营业自身信息化建设的薄弱成为企业应对新的市场竞争的阻力。于是,由引领信息化到投身信息化成为通信运营企业新的策略。


  目前,电信运营业存在的问题随着市场格局的演变愈发凸显。比如,在数据层面,信息分散不能共享;在技术层面,很多应用系统之间的接口没有实现自动化,系统扩展性、兼容性差;在基础设施层面,设备各式各样,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困难;在应用层面,系统以部门为核心,面向特定业务单元,缺乏关键功能。如果没有积极创新的思路,这些问题很难解决,而信息化则是通往创新之路的重要桥梁。所以,用信息化的观念来开展技术、服务、业务、管理方面的创新,是电信正在探索的问题。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信息化已经融入了电信运营业所有的层面,并为其创新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首先,信息化建设几乎贯穿在技术创新的方方面面。技术是电信运营业的强大支撑,信息化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显得尤其重要。从网络建设主要包括电信骨干网、城域网、数据网、光网络等新建和扩容,到业务系统建设包括计费营账系统、网管系统、客服系统、综合业务系统等,每一个环节的创新都是以信息技术平台为基础的。


  其次,业务创新方面,在其他类型的业务系统建设中,电信企业信息化系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OA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运营商经营分析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都比往年明显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是电信企业从“规模主导型”企业转变为“规模效益型”企业的关键和必由之路。随着信息化建设力度的加大,电信运营业正在实现从“规模竞争”到“服务竞争、业务竞争、质量竞争和品牌竞争”的转变。


  信息化同样是电信运营业服务、质量、管理创新的驱动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促进管理现代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技术进步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目前电信在推进企业信息化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良好的决策机制尚未建立、流程再造阻力不小、信息系统分头建立而缺乏有机整合、企业缺乏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等等。


  当前湖北电信正重点推进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下一步将紧紧跟随集团公司进行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和内部信息化。BPR是对企业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核心过程,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并彻底地重新安排流程,使企业的各项进提高和局部改善而是性能和绩效的巨大飞跃。通过企业经营过程重组,建立全新的体制,使企业管理发生质的变化,以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企业竞争能力。通过建立客户关系系统,及时把握顾客需求和消费特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和量身定制的服务,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此外,推进武汉电信网站的建设,也应是我公司通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信市场发展初期,高度的垄断性特点决定了电信关注的是用户规模的增长,追求的是市场份额的扩大,网络资源成为其核心竞争力。这种天然的垄断性优势决定了当时的电信不会将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开展业务的出发点,没有服务理念作指导的运作模式依然能为企业带来巨额垄断利润。然而,近来重组后的中国电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使国内通信运营业迎来国际竞争的压力。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中国电信都将直接面对拥有高度信息化优势的国际电信巨头的挑战。但是,目前我国通信运营业的信息化水准还不足以与一些发达国家的通信运营商相抗衡。所以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电信在技术保证、网络安全、服务质量、企业管理等方面都需要一次蜕变。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qwenf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