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卫生信息化建设应避免低水平重复

2011-03-07 09:13:25  来源:健康报

摘要:卫生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统一、连贯的建设思路为指导,来避免重复投资和低水平建设,广州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正是这样实践的。
关键词: 信息化

  卫生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统一、连贯的建设思路为指导,来避免重复投资和低水平建设,广州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正是这样实践的。

  卫生信息化建设“三步走”

  第一步,摸清家底,准确定位。委托专业咨询公司,充分进行前期全面调研,在摸清现状的基础上,形成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化现状评估报告,作为全市卫生信息化工作的基础。

  第二步,标准先行,规范管理。根据调研所得实情,以卫生部相关数据集标准为指导,制订广州市《卫生业务信息基本数据集》,并确立为地方性技术规范,促使解决卫生系统数据共享和交换的编码标准不一致的根本性问题。同时,为加强医疗卫生系统信息化项目建设规范化管理,根据广州市相关规定和卫生工作实际情况,参照国内其他城市卫生信息化项目管理经验,颁布了《广州市卫生系统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

  第三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进行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资源整体规划,收集整理行业业务表单1200多个,摘录数据项约5万个,全面梳理区域卫生业务流程及使用的信息资源,形成卫生信息资源规划文档,进行未来5年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蓝图设计和制定总体实施规划,指导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卫生信息化建设初显成效

  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初步形成。借助广州市医保网、电子政务网络等物理链路,建立了覆盖300多个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信息专用网络,使得市属27家医疗卫生机构及12个区县卫生局具备了更充裕的网络带宽基础条件。

  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疫情网络直报、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管理、从业人员健康检查信息管理等业务都已实现全市业务数据统一管理和信息共享。卫生监督信息系统一期项目顺利实施,实现卫生行政许可及建设项目审查的在线审批,实现了对管理相对人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广州地区120指挥调度系统完成升级改造,为1个市级指挥中心和4个区(县级市)分中心建设了一套可独立运作,也可协同作战的广州地区120指挥调度系统。医院血库联网管理系统一期项目实现了对年用血量占全市总用血量80%的25家医院用血信息的统一监控和管理。

  数字化医院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广州市市级以上医院已全部建立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检验信息系统,大部分医院都已建立了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和临床信息系统。医院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并逐步过渡到以临床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阶段。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稳步进行。市、区(县级市)卫生局基本完成了各自卫生系统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建设。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门户网站相继投入使用,阳光用药电子监察系统项目顺利实施,卫生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建成使用,在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政务公开、方便群众办事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加速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

  一是进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一期任务是搭建市、区两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初步建立广州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核心和框架。二期任务计划于2011年至2012年开展,侧重横向扩展,增加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接入机构范围,项目系统覆盖更多医疗卫生机构。三期任务计划于2012年至2015年开展,侧重扩展平台功能,增加其他业务应用,探索公共卫生业务联动、绩效考核、区域性健康信息数据的特征分析等多方面的应用优化。

  二是加快基层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2010年5月启动项目,在广州市花都区试点开展符合卫生部健康档案标准的基层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镇级区级医院和190个村卫生站建设业务信息系统,实现市、区、镇、村(站)四级基层卫生管理信息化,充分整合目前在用各级各类公共卫生专项业务下发/直报信息系统,目前正处于向其他基层区县推广成果应用阶段。

  三是开展了广州市集约式诊疗预约系统建设。2010年底启动项目,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搭建以医院为信息节点的集约式预约诊疗服务网络,在市属16家医院范围内开通面向公众的电话和互联网预约挂号服务,探索预收挂号费的功能,减少患者就诊等候时间,优化门诊服务流程。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qwenf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