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加速政府信息化需要克服哪些障碍?

2011-02-12 08:58:10  来源:archives.org.cn

摘要:政府信息化主要是一个国家行业和政府行为,而且是一个综合性的国家和政府行为,因为它涉及政治与政党、立法、行政、司法、中央和地方以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诸多方面。
关键词: 信息化

  缺乏明确而强有力的领导

  政府信息化主要是一个国家行业和政府行为,而且是一个综合性的国家和政府行为,因为它涉及政治与政党、立法、行政、司法、中央和地方以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诸多方面。对这样一个涉及到公务领域、公众部门、跨地域的事业,需要统一的、明确的和强有力的领导。而在我国,目前恰恰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协调,因而导致各自为政、相互割裂、各行其是,甚至将其变成了企业性行为。这些都极不利于政府信息化事业统一、协调、健康、稳定的发展。

  缺乏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

  对于政府信息化而言,确立一个恰当的、可行的以及可能的战略及目标十分重要。政府信息化的战略能够界定信息化的范围、反映政府信息化的目标、明确信息化的长期发展方向、指出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但是,迄今为止,中国政府的信息化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

  公开度不够导致信息资源浪费

  政府信息化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政府信息的公开化。在现代社会中,不仅政府有获取信息的需求,人民也基于政治参与、经济活动和个人发展,强化了对政府信息的需求。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对政府信息的需求与政府的信息供给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有很多应对外公开的信息未能公开,造成政府资源取得上的困难,同时政府信息对社会公开也没有成为一种制度,公民缺乏获取政府信息的途径,要想获取一信息,却不知道向哪一个单位索取。我国政府掌握了80%以上的信息,但因信息公开问题,许多信息得不到利用,从而导致信息资源的浪费。

  硬件和软件基础结构薄弱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政府信息化的基础结构是比较薄弱的,在硬件方面,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技术不足,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尚没有较为完整的地方性政府的统一网络,更不用说通过因特网提供公共服务了。即使从现有的政府网来看,在技术上存在着网络传输速度、可靠性程度和互动性差的问题;在软件方面,政府信息化对政府公务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公务员掌握现代的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而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多数公务员难以跟上知识和技术发展的步伐。

  缺乏基本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政府信息化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一个完整、统一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在国外,为保障政府信息化发展,许多国家均制定并颁布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在美国有《政府信息公开法》、《美国联邦信息资源管理法》等,在德国有《信息和通讯服务规范法》,俄罗斯有《联邦信息、信息化和信息保护权》,在英国有《政府信息公开法》等等。这些法律对政府信息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和规范作用。从目前来看,我国政府信息化的法律工作发展较为缓慢,一是保障政府信息化的基本法律缺乏,如政府信息公开法、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法、二是原有的一些法律已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如着作权法、专利法、刑法等。

  与政府服务和管理脱节

  政府信息化或电子化政府的本质是政府运用信息与通讯技术,通过不同的服务设施,对社会组织、公民提供公共服务,也就是建立一个以服务为导向的政府,因此,政府信息化工作必须与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虽然有一部分政府部门已经开始试图将二者结合起来,如网上政府采购(河北省)、网上就业信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地震监控网(地震局)、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网上发放和网上订票(铁道、民航)、进出口许可证联网核销(海关、外经贸部)等,但从总体上来看,政府信息化与政府业务、政府服务存在着分离和脱节。

  与政府机构改革脱节

  信息化在促进政府行为的现代化、民主化、公开化、效率化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对政府管理的理念、政府治理的结构、政府程序和工作流程、政府政策和政策制定都产生了重大的冲击。信息化在促进政府反应能力,加快政府沟通效率,提高决策质量和水平,人力精简和有效运用人力资源,节约政府开支与经费,扩大公民参与,创新政府服务等方面均显示了其比较优势。我国从1998年开始了新一轮的政府改革,但从改革方案和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行政工具仍是一个空白和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政府技术层面的改革给整个机构改革带来的积极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改革的效果。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qwenf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