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政府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之商都县

2010-12-29 10:26:10  来源:shangdu.gov.cn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信息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为明确我县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重点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数字商都”这一总目标,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科学、规范、协调、高效的政府内部运作机制,充分整合我县信息资源,加强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信息网络建设,实现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企业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资源互通,进一步提高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政府工作效能,努力建设公正透明、办事高效的政府。

  二、基本原则

  按照“统筹规划、基础先行、规范标准、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的建设原则开展我县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信息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减少重复建设,科学有序地推进信息化。

  (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示范引导、组织协调和营造机制的作用,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广泛吸引各方面资金、人才共同参与信息化建设。

  (三)立足应用、务求实效。从实际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重点,注重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

  (四)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重点建设具有示范作用和效果明显的项目,积累经验,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五)资源共享、安全可靠。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

  (六)统一标准、有序发展。要以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网络交换平台为标准,避免各自为政、各不相容。

  三、总体目标

  继续完善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引入政府网站综合管理系统,形成以县政府门户网站为主,各单位二级子站和相关网页为辅的综合门户网站;形成对内沟通政府与公众,对外宣传介绍商都的信息平台;逐步建设县乡政府机关内部办公业务网,并在此基础上,待条件成熟后开通政府办公资源网,实现信息双向传递,向政务活动电子信息自动化和无纸办公迈进,初步建成“电子政府”;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重点建设县域经济、乡镇发展农牧业、工业、招商引资、教育、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民政、社会保障等10个数据库。

  四、建设任务

  (一)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加大信息整合力度,由政府信息化办公室牵头,由各单位出资,采取政府采购方式,统一配套电脑、电脑桌等专用办公用品;与网通公司协调,为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全部开通互联网并统一开通专用邮箱,采取电子邮件发送形成,实现各单位信息报送网上传输。

  以县政府门户网站为平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域名、统一服务器托管,指导有关部门建立专业网站,作为县政府门户网站的二级子站。

  (1)县域经济网。由统计局和发改委承办,网页内容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划;全县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历史年鉴、主要经济指标历史年鉴等,并链接到县政府门户网站,为领导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2)乡镇门户网。由乡镇筹资,在信息办帮助、指导下完成乡镇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与县政府门户网站链接,在网上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农牧业实用技术以及上级及我县出台的一系列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方针、政策,公开政府信息,进一步改善乡村的生产和投资环境,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维护农村稳定,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农牧业信息网。由县农牧业局筹资建设,建立“商都县农牧业信息网”,与县政府门户网站链接,并搞好更新维护。充分利用农牧业信息平台,宣传农业政策法规,发布农业企业、农产品和劳动力转移信息,逐步实现网上交易、网上转移、网上查询,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并积极面向农村开发信息资源,向农民提供生产和流通服务。

  (4)教育信息网。充分利用各中小学现有的多媒体教学、局域网设备,由教育局负责全面整合,建成“商都县教育信息网”,实施中学及重点中心小学上网工程,并与县政府门户网站链接,上网发布教育信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5)工业企业信息网。由工经委负责筹资建设,建立“商都县工业企业信息网”,与县政府门户网站链接,并搞好更新维护,作为商都县企业网络平台,吸引各企业广泛参与,发布供求信息和客户服务信息,开展网上交易,初步实现电子商务应用。

  (6)招商引资信息网。由发改委、工经委、商务局负责,对外发布招商引资项目、优惠政策、服务机构、办事程序等内容,并与县政府门户网站链接,形成我县对外招商的窗口,吸纳外来资金参与我县建设。

  (7)医疗卫生信息网。由卫生局筹资建设“商都县医疗卫生信息网”,并与政府门户网站链接,在网上公布医疗卫生机构、防疫机构、预防保健机构布局、床位、设备、技术力量等情况;各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技术力量,行政村卫生室分布情况;农村合作医疗情况,为全县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信息。

  (8)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专网

  由县计划生育管理委员会承办,在已开通的计划生育专网的基础上,制作计划生育网页,与政府门户网站链接,发布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各乡镇、行政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情况主要指标,计生要情、计生服务、计生信息和计划生育责任等,提升计生管理效率。

  (9)社会保障信息网。由劳动、社保、就业局共同筹资承办,建立“社会保障信息网”,与县政府门户网站链接,并搞好更新与维护。充分利用社会保障信息平台,发布全县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就业培训等社会保障情况,宣传社会保障政策,为社会提供多种网上就业再就业便民服务,实现社会保障管理网络化。

  (10)民政信息网。由民政局筹资承办,建立“民政信息专网”,与县门户网站链接,发布全县城乡低保、五保户供养、困难群体救济、大病医疗统筹等社会福利性事业和优抚、婚姻管理等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规章和法律、法规及发展情况,网上提供各项工作的办事流程,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服务。

  (二)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在2007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协同网通公司,在全县各乡(镇)及县直各单位全部开通机关内部办公业务网。待条件成熟后,各机关内部办公网与县政府信息化办公室服务器进行链接,开通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网络运行后,县委、县政府、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互联互通,实现发送公文、表格、会议通知以及其它办公事务信息的双向传递,逐步将县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接入全市、全区、全国办公业务资源网,实现国内政府系统办公业务的资源共享及办公业务的网上传递。

  (三)农村信息化应用工程建设。结合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按照需求主导、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业合作组织、农村经济人等价值链的带动作用,全面推广农村信息入村入户工程。整合各类涉农信息资源建成综合性农业服务主平台。今年在东南部4个乡镇及部分行政村设立乡镇信息服务站和村信息服务室。明年在西北部的5个乡镇和部分行政村设立乡镇信息服务站和村信息服务室,5年内完成接入211个用户终端,建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点,基本实现信息发布、信息采集互动,建成覆盖全县的网络服务体系,实现网络到乡镇、信息进农村。

  五、2008年全县信息化建设工作重点

  (一)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①完成乡镇门户网站建设;

  ②完成农牧业信息网建设;

  ③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专网建设;

  ④完成教育信息网建设。

  (二)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协同网通公司,年内开通财政、计生、交通、建设等30个科局的机关内部办公业务网。

  (三)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

  完成大黑沙、十八顷、小海子、七台镇四个乡镇的信息服务站和部分行政村信息服务室建设。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县政府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负责全县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同时各乡镇、县直各单位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落实任务,确保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二)完善规章制度。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结合我县实际,围绕信息网络建设与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工程管理、信息服务业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由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统一制定全县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并同时出台信息化建设考核办法,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畴,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信息化建设的功能和优点,努力营造加快全县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舆论氛围;强化全县网络管理人员和网络信息员培训工作,使他们在短期内掌握互联网应用的基本知识,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网页制作与管理知识和信息收集、发布方法。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qwenf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