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设施 > 正文

融合让你的存储更有价值

2012-09-12 11:48:02  来源:TechTarget中国

摘要:融合”这个字眼可能已经被IT市场人员滥用了,不过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可以让你在数据存储上的投资的获得真正的价值。
关键词: 存储

    融合可能是最极客的IT词汇之一,常常难以定义。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们看到融合成为焦点又随后迷失在各种不同的解读中。“融合”这个字眼被使用过度,而且常常被故意曲解,它曾被用于从多协议/多功能网络,到统一/多功能块及文件存储系统的很多东西。


    对数据存储部门来说,融合实际体现出了目前的设计准则,而它对未来和演进技术的影响也在变大。另外,因为融合通常能带来经济上的益处,它应该成为任何技术战略决策的主要考量。


    融合的好处


    在数据中心中,多领域的融合,例如网络、计算机、存储和交换,能在帮助减少安装的设备数量的同时减少每次建立或者调整IT服务时需要关照的不同部件。合并可以通过增加功能的方式或者在统一方案中使用虚拟化技术的方式。融合有助于达成如下重要IT目标:


     通过降低集成技术所需的时间和精力而更快地部署技术。


     通过使用更容易扩展的模块化技术提高IT的灵活性,从而适应业务需求的变化。


     通过更紧密地联系各个部件并减少外部连接而提高基础架构的效率。


    这些好处可能看来有些抽象,不过有很多实例可以体现融合能够为存储管理的数据保护和数据复制带来何种好处。


    统一存储领跑融合


    统一存储是第一代存储融合的标志。统一存储在多年来一直都是一个很受欢迎存储系统的备选项,帮助降低了存储管理的复杂性。不过由于统一存储可以集成文件和块存储,随着容量和性能需求的提高,它也可能变得会力不从心,像它的文件和块兄弟一样缓慢爬行。下一代的统一存储许诺充足的可扩展性,象Nimbus Data Systems 和 Scale Computing这样的新兴厂商树立了标杆,再加上老牌的供应商例如Dell的运行在EqualLogic PS 存储上的Fluid File System.考虑到一个独立的存储系统的升级和迁移的成本,统一存储的优势就很明显了,特别是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可以避免进行更多的迁移和升级。[page]
    云中的融合


    可能不太显而易见的是,用云技术来实现存储融合的潜力。在某些情形中,这可能意味着把站外数据存储和站内存储融合到一起,例如使用Ctera Networks、 Nasuni,、Riverbed 和 TwinStrata的产品。另一些厂家,例如StorSimple,提供后台连接到云的主存储,来高效地管理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我们把这种方式叫做集成云的企业存储,而一个存储系统可以永久地管理数据。而分层、快照、备份、复制、归档和更多的功能可以在云中实现,云服务成为主存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有效地融合了数据管理并避免了任何不必要的数据移动。降低数据移动,去掉不必要的系统、网络和软件所能带来的潜在的经济上的收益可能是很大的。


    一加一等于一


    大家对把存储和计算放在一起来降低复杂性的物理融合的兴趣一直很高涨。主要的存储厂家例如Dell、EMC(和Cisco)以及HP都提供物理融合产品。对EMC/Cisco和HP,这意味着把服务器和存储放在可以方便地扩展的同一个基础架构“块”中。Dell的方式相似,不过增加了一些辅助的一体化功能来帮助融合,例如统一存储、重复数据删除、数据保护以及其他功能。


    比较新的厂商,例如Nutanix 和 Pivot3,提供融合的方式是提供集成了存储和计算能力的构造块。Scale Computing近期会发布一个类似的方案,在n-way集群存储节点上加上计算和网络来创造出一个无缝的数据中心网络。这样的物理融合可能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变化,因为物理连接和子系统性能的限制将不复存在。这也可能把对资源利用和增长的战略规划变得容易一些。


    几年前,多数供应商都在推高度融合和高度集成的IT设备,引发对下一代、类大型机的超级堆栈和不可避免的供应商锁定的讨论。从那以后,“堆栈”的概念有所冷却。今天,对融合的愿景更多地和更广的虚拟化以及云趋势交叉,而不再担心供应商锁定。不管你是喜欢新供应商还是老牌供应商,你都应该看看他们的融合技术。事实说明,对数据存储部门来说它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yex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