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设施 > 正文

数据迁移时机是关键 中小企业存储难题解析

2009-09-03 09:41:04  来源:Watchstor

摘要:由于很多中小企业没有专业的存储部门,甚至鲜有专职的存储人员,因此,他们不知道是否或何时应当从直连存储(DAS)数据迁移到网络化存储。
关键词: 存储 中小企业

    NAS和SAN网络连接存储为文件共享进行了优化,并逻辑上与服务器的内部存储类似,不需要额外的服务器计算机。

    由于很多中小企业没有专业的存储部门,甚至鲜有专职的存储人员,因此,他们不知道是否或何时应当从直连存储(DAS)数据迁移到网络化存储。

    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由嵌入在物理服务器内部的直连存储向网络连接存储(NAS)或存储区域网(SAN)数据迁移的指导方针。

    数据迁移中网络连接存储基础:NAS和SAN网络连接存储为文件共享进行了优化,并逻辑上与服务器的内部存储类似,不需要额外的服务器计算机。NAS实际上是专门为文件共享进行了调节和优化的专用服务器。网络连接存储通过TCP/IP以太网连接在客户应用服务器或桌面机上,并且就好像是内部硬盘一样来加载。需要记住的关键点是网络连接存储一般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很容易使用。只是在NAS系统数量开始达到它们的最大文件数或容量极限时,或者无节制地增加时,管理才变得有点复杂。

    存储区域网可将“块”存储设备连接到服务器上,它通过一条与主要LAN完全隔离的高速、纯存储网络做到这点。目前,SAN常常是光纤通道(FC)网络。但是,增长最快的SAN存储和存储网络是iSCSI(映射到以太网上的TCP/IP的SCSI协议)网络。数据迁移过程中光纤通道技术的复杂性、困难的变更管理和令人沮丧的故障排查等因素,是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好消息是:光纤通道SAN网络厂商以及他们的OEM厂商已经在减轻其中的许多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使光纤通道SAN变得更加容易。更好的消息是,iSCSI SAN几乎与NAS一样容易。事实上,许多NAS系统也提供iSCSI.现在还出现了虚拟iSCSI SAN.在这种SAN中,SAN存储作为虚拟专用设备运行。虚拟iSCSI SAN提供iSCSI的简单性和DAS的低成本和方便性。

    以太网上光纤通道(FCoE) SAN也开始面世,它们旨在提供FC的性能和与iSCSI相关的易于使用。

    以下是预示着向网络化存储数据迁移的时候到了的5个迹象:

    1、迅速增加的存储运行管理和费用 数据迁移中如果花在运行、配置、管理、保护和排查故障上的时间逐渐增加,网络化存储可能是非常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将所有的任务集中起来,从而简化运行、配置、管理、保护、排查故障等等工作。

    如果存储费用的增加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也是到了采用网络化存储的时候了。一般而言,这是由于总存储使用量而造成的。一些应用吞噬掉了大量的存储容量,而另一些应用使用的存储容量却在很慢地增长。但是由于DAS不能被共享,增长的应用不能利用其它应用未使用的存储。这就导致了更高的存储成本。

    2、 强制性管理或法律遵从性 网络化存储使遵从政府管理规定和企业治理标准变得更加简单、更容易和更快速。遵从性要求数据保持。网络化存储一般提供帮助进行数据保持的非常优秀的快照和复制工具,数据迁移后由于所有的数据都集中管理从而使数据保持变得更容易。

    3、 数据迁移时的变更给应用造成破坏 直接存储(DAS)的变更常常给连接的应用造成破坏。这意味着这些变更常常被安排在下班时间进行。问题是:在24x7的全球经济中,下班时间很难找到。DAS意味着当服务器的存储进行升级、添加、更新等操作时,应用不能切换到其它存储上。网络化存储可以在进行变更时使应用保持在线。

    另外,由于在故障发生时,网络化存储具有保持或恢复系统的更好的能力,因此减少了造成计划外停机时间的可能性。

    4、 数据迁移需要考虑的“分级存储” 网络化存储被设计为给不同的数据提供不同级别的存储。这就使用户可以在不牺牲主要应用性能的条件下,利用更低成本、较低性能HDD(如SATA、FATA和fat SAS)。而直接连接存储往往做不到这点。

    5、 数据迁移部署或将要部署服务器虚拟化 若想利用服务器虚拟化令人难以置信的应用可用性功能,就需要网络化的存储。在部署服务器虚拟化时不利用这些增加的应用可用性功能,就等于忽略服务器虚拟化的真正伟大的好处。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