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企业信息系统效益不对称理论

2008-04-09 15:29:49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 企业信息系统效益不对称理论的核心在于:对信息系统付出的作用点和收益的收获点往往并不一致,即付出和收益不对称。
关键词: 绩效

    企业系统Enterprise Software(ES)是支持企业(或者是非盈利组织、大学、或政府部门)若干、甚至是大多数领域信息化需求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企业资源计划ERP就是企业系统的一种。这些系统是可以企业系统的特点是信息的共有性和集成性、功能和应用的综合性和全面性。与提高个人工作效率的电子表格、字处理、通讯的应用,高度专业化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不同,企业系统是唯一的直接作用企业业务活动的信息系统。从企业系统中可以获得想从电脑中得到的所有业务信息。随着企业系统应用的扩大,企业系统推广应用中发生了很多问题,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和指导企业系统进一步深入。配合企业系统应用推广的几个重要理论是:企业系统的二元结构论、企业系统趋同理论和企业系统效益不对称理论。以下介绍企业信息系统效益不对称理论的要点。
    企业信息系统效益不对称理论首先认为:信息化作为推动业务过程高效和改进的工具或杠杆,收益是要求有付出的。信息系统和任何资源生产系统一样,有投入才有收获。只不过信息系统对投入有放大左右,用较少的投入,借信息系统的杠杆作用会产生较大的收益,因此信息系统才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对企业信息系统的投入包括:
    准备必须的处理对象和处理环境的基础数据和属性、运行的规则和参数等。
    信息化总是伴随着管理精细化和依存于数据精确性的。无疑这将增加业务工作的协同、准确以至工作量的要求。
    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是过去手工作业所没有的,或者是不显现的。信息系统在处理非自动化对象时,信息的反馈所必须的数据采集具有巨大工作量,是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巨大投入。
    企业信息系统效益不对称理论的核心在于:对信息系统付出的作用点和收益的收获点往往并不一致,即付出和收益不对称。在ERP中,产品对象数据的准备和属性定义,必须是技术部门来完成的,这里是产品的数据源头。但是,产品设计部门或设计师们从ERP得到的收益和付出是不相称的。这种不对称在非自动化制造企业使用制造执行系统时表现最为明显。工人进行生产进度和质量数据采集增加了很多的过去没有过的工作量,企业得到生产进度透明、质量故障及时制止、减少在制品数量和加速制品流转等效益。但是工人自己从这些数据采集的付出中得不到直接的劳动效率提高或减轻劳动量的效益。在生产准备过程管理中,要靠底层工人或保管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的精细化程度就会增加,才能换回在工装工具的准确计划、严格控制工具发放和避免浪费、改进工装工具的可用性和保证生产等效益。信息系统效益不对称的现象因为劳动分工的存在和企业系统统一和唯一数据源的结构而比比皆是。
    企业信息系统效益不对称理论的目的是:要求每一个应用信息系统的企业理解这种收益的不对称,用信息系统给企业带来的综合效益来评价信息系统的得与失。集成的企业应用系统(除工程的计算机辅助)效果的评估是综合的全局效益的提高。不能仅仅用系统内局部过程或部门/人员自己的得与失来评价企业系统的效益。某些在信息化以后,工作量只有增加而直接收益并不显著的现象是企业内部分工的必然结果。对企业系统的合理期望是决定项目成败和维持运行的重要因素。
    新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出现,必然带来劳动的分工、机构职能的调整。信息系统的应用同样如此。企业信息系统效益不对称理论要求:每一个推行信息化系统的企业对当前系统结构和人员的岗位责任进行再造。在部门和技术、管理人员和工人的职能责任中,加入对信息系统的支持内容,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之一。并且对信息处理的工作量要体现在劳动报酬之中,作为其薪酬的组成部分。教育企业底层人员做好数据采集和严格规范的按系统的流程完成业务活动。不理解这种信息化收效不对称现象往往是造成信息化失败的重要原因,切不可掉以轻心。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