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全球护照实力排名发生重大调整

2023-07-20 09:45:47  来源:

摘要:全球护照实力排名发生重大调整
关键词: 全球护照
  伦敦, July 18, 2023 (GLOBE NEWSWIRE) -- 最新的排名显示,日本五年来首次被挤出亨利护照指数的榜首位置,跌落至第3位。此项排名是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独家官方数据作出的。新加坡护照目前正式成为全球最具实力的护照,新加坡公民可以免签前往全球227个目的地中的192个目的地。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均上升至第2位,可以免签前往190个目的地,而日本护照持有者与奥地利、芬兰、法国、卢森堡、韩国和瑞典这六个国家的持有者一起排在第3位,可以免签前往189个目的地。

  英国似乎在经历了六年之久的下滑之后,最终迎来了转机,在最新排名中跃升2位至第4位——上一次获得该排名是在2017年。另一方面,美国的护照指数排名延续了长达十年的下滑趋势,进一步下跌两位至第8位,仅可免签前往184个目的地。2014年,即近10年前,英美两国在该指数中并列排在第1位,但自那以后,两国的排名一直在下降。阿富汗仍然稳居亨利护照指数榜单末尾,免签入境得分只有27分,紧随其后的是伊拉克(29分)和叙利亚(30分)——这三个国家的护照实力全球垫底。

  在该指数18年的排名历史中,总体趋势是旅行自由度增加了,旅行者可以免签前往的目的地平均数量从2006年的58个增加到2023年的109个,几乎翻了一番。然而,指数排名靠前和靠后的国家之间的全球流动性差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排名靠前的新加坡能免签前往的目的地数量要比阿富汗多出165个。

  Christian H. Kaelin博士是Henley & Partners的主席。他表示目前全球仅有八个国家的免签目的地数比十年前更少,而其他国家在为本国公民争取更大旅行自由方面则较为成功。“自2013年以来,阿联酋已经增加了107个免签目的地,这令人印象深刻。其结果是,该国的排名在过去10年间大幅上升了44位,从第56位跃升到第12位。在排名前10的国家中,美国的分数增加最少,仅增加了12个目的地。相比之下,新加坡在过去10年里增加了25分,排名上升5位至第1位。”

  Greg Lindsay来自Cornell Tech的Jacobs Institute,其在今天与最新指数同时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亨利全球流动性报告》中评论说,从纯粹机械的角度来看,“事情很简单——美国或多或少地原地踏步,已经落后了。尽管美国的绝对分数在过去十年间实际上有所上升,但已被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竞争对手稳步超越。美国排名的持续下滑对邻国加拿大以及其他盎格鲁文化圈国家是一种警告。”

  免签入境与开放之间的联系

  Henley & Partners展开了最新的独家研究,探讨一个国家对外国人的开放程度,即允许多少国家免签入境,与本国公民的旅行自由度之间的关系。新推出的亨利开放指数根据允许免签入境的国家数量,对全球所有199个国家进行排名。

  除柬埔寨外,排在前20名的“最开放”国家均为小岛屿国家或非洲国家。全世界中有12个国家对所有护照完全开放,有4个国家不允许任何人免签入境。虽然高开放度得分与高免签入境得分之间并非直接相关,但值得注意的是,与享受旅行自由度和向他国提供免签待遇之间差异最显著的5个国家相比,新加坡和韩国——过去十年来在亨利护照指数前10名中的排名不断攀升,分别从2013年的第6位和第7位上升到如今的第1位和第3位——拥有相对较高的开放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的开放度排名都要么下滑,要么保持不变。

  Peter J. Spiro教授在Temple University担任Charles Weiner国际法讲席教授,他说即使按照发达经济体的标准,美国增加免签入境的范围的也很小。“欧盟国家给予免签待遇国家的数量是美国的两倍多。处理延误、高拒签率以及糟糕的客户服务声誉正在破坏美国作为旅行目的地的吸引力。再加上美国日益被人们认为充斥着枪支暴力,可以预测的是,从长期来看,美国的全球地位将进一步削弱。”

  媒体联系方式

  Sarah Nicklin

  集团公关部负责人

  sarah.nicklin@henleyglobal.com

  手机:+27 72 464 8965

 

 

 

  GLOBENEWSWIRE (Distribution ID :1000830180)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baxuedong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