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发展 > 正文

“把兴趣做成职业”是职场最大的谎言?这可未必

2018-12-13 10:41:45  来源:LinkedIn

摘要: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把兴趣做成职业”的过程中,会经历哪些阶段,以及如何克服途中遇到的困难。
关键词: 兴趣 职业
  最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
 
  如何把兴趣做成职业?
 
  比如有的人文笔不错,喜欢写东西,于是想在业余时间开个公众号挣点副业收入;再比如有的人喜欢美食,对做菜也有研究,于是想做个美食类的短视屏平台等等。
 
  这方面我算有一点心得,所以这次Boy 就来和大家详细聊聊这个话题。为了清楚说明这个问题,我画了一张图来辅助说明(如下):
 
  我把它叫做一个人的兴趣-职业成长路径图。这张图的横轴代表在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程度,纵轴代表对一件事情的专业程度。
 
  今天的文章,我就以这张图为主线,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把兴趣做成职业”的过程中,会经历哪些阶段,以及如何克服途中遇到的困难。
 
  下面进入正文。
 
  阶段1:自信幻觉
 
  但凡想要把兴趣做成职业的人,一开始都在这个阶段。
 
  他们自身拥有某一项比较突出的才能,在一些小圈子里也获得了不错的评价。比如朋友圈里有名的写作达人,或者亲戚中交口称赞的美食高手等等。随着周围人的夸赞,他们的自信会被逐步推到一个顶点,从而想到:
 
  为什么我不把这个兴趣当作职业来做呢?
 
  于是写作达人想去开公众号,美食高手想去做美食直播,出美食食谱......他们本来就在这个领域拥有一定经验和积累了,接下来去发扬光大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但这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容易被忽略:
 
  这个兴趣(或者说才能)是否足够专业到你能靠它吃饭?
 
  把一件事情当成兴趣还是职业,这有着天壤之别,而最大的差别就是专业度。想要变成职业,你必须提升自己的专业。
 
  比如我遇到过许多写作能力还不错的人,平时没事都会写一些文章来和朋友们探讨新闻热点,行业事件等等。有时候一周写一篇,有时候半个月出一篇。这是兴趣,没有问题。
 
  可如果把写作当成职业该怎么做呢?
 
  比方你去开一个公众号,首先要保证有稳定持续的内容输出,不能你今天想写了就赶紧写一篇,明天没灵感了就弃笔一周。
 
  你得像写作机器一样,碰到了好的热点和题材,无论有没有感觉,都得去写。不然你很快就会被遗忘。
 
  再往高处走,你还要去根据粉丝的阅读喜好,男女比例,年龄构成,去制定自己的内容矩阵。同时还要分析过往的文章数据,找到表现好的和表现差的,去做归纳总结。另外你还得通过不断实践来找到最佳的发送时间,测试不同的排版设计等等......
 
  随便一说就这么多,这些都是“兴趣”不需要囊括的工作,但你如果要做成“职业”,就必须学会。
 
  这种专业,叫纵向的深度挖掘。
 
  再比如一个对美食热衷的人,擅长品鉴,喜欢做菜。这是兴趣,没有问题。
 
  但如果要做成职业该怎么做呢?我有一位做美食内容的朋友,西餐是她一开始的强项。可她做到后面,餐具的选择,食材的分析,经典菜式背后的故事,一道菜不同地方的做法,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差异......凡是跟美食有关的,360度她全都研究,全都能写。并且,她自己还有本职工作,在业余时间里做的这些就比许多人专业了。
 
  这是另外一种专业,叫横向的广度延伸。
 
  以上这两种,就叫专业的两个维度。想要成为职业的专家,一定要先夯实单项能力,再拓展多维领域,这个顺序不能颠倒(如下图)。
 
  可惜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为能写字就可以当作家,会做菜就能当美食家,能唱歌就能做直播网红,这些都叫自信的幻觉。
 
  他们还没有分清楚“兴趣”和“职业”的区别,连一个单项领域都没有去做钻研。仅仅因为周围人对自己的称赞和吹捧,就膨胀了。这种自信就跟股市泡沫一样,脆弱不堪一击。
 
  一旦带着这种盲目自信去深入涉足一个领域,最后一定是灰头土脸地放弃。
 
  想要冲出这个幻觉高地,就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公平的认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找对标参照物。
 
  即,找到在这个领域里公认的已经足够专业的人,去研究他们都做到了哪个地步,然后以此来检验和鞭策自己。
 
  想写公众号,去看看同一个领域里公众号写得牛逼的人,他们做了哪些事情。比如他们为了一个选题可能要花好几天时间去做素材采集和研究,罗列几张纸的提纲,这些你有没有能力做到?
 
  想做美食博主,去看看其他美食博主做了哪些工作。比如做一道菜花费了多少精力,拍摄一组美食照片要做多少准备。去找那些背后不为人知的东西,而不要去看表面光鲜亮丽的事情。
 
  所有想把“兴趣”变成“职业”的人,这才是你要迈过的第一关。
 
  当你跳出了周围朋友同事的评价圈,才能客观公正地去认识自己。而有了参照物,才会把你拉回到现实,开始脚踏实地。这时你也会沉下心来,正式踏入“职业”之门。
 
  阶段2:现实谷底
 
  当你突破了自信幻觉的高地,有了提升专业度的意识,这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最严峻的挑战才会来到。它有个非常普通的名字,叫做:
 
  时间。
 
  所有想把兴趣变成职业的人,都会遇到“三分钟热度”的难题。当处于自信幻觉的阶段,一切都顺风顺水,无往不利。可一旦把时间拉长,过程就不那么美好了。
 
  因为你会碰到四面八方的各种问题。它们大多数是你过去根本没有想到的,但现在却必须解决。否则,这条路就走不下去。
 
  我把这些过去从没有想过的问题,统称为“未知领域”。想把兴趣做成职业,一定要突破未知领域。
 
  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你需要重新学习新的规则和技巧,这一点都不比做本职工作容易。绝大多数人,都倒在了这一关。
 
  比如许多有兴趣开网店的人,产品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很受欢迎,可一旦放到大的电商平台上去竞争,瞬间懵逼。
 
  因为你的竞争环境变了。你不再是在朋友圈里发图片卖货了,你面对的是更广阔的市场,更专业的对手,更多变的消费者,更复杂的运转规则。
 
  除了把网店建起来,你还要学习物流配送,学习流量导入,学习电商数据分析,学习借助热点话题营销自己......而光淘宝系的规则就有一大堆,更不要说其他电商平台。
 
  一开始你以为只要拍美美的卖家秀,放几句五星好评来招揽顾客就好了。最后才发现这些你擅长的“兴趣”,还不到整个运营流程的10%。而其他的90%你根本不懂。
 
  这离成功把店开到盈利,还差着十万八千里。那些网店开了好几个月,才卖出去几件商品的大有人在。
 
  这时你就来到了现实谷底。
 
  正所谓捧得越高,摔得越惨。过去的自信让你一度到达一个虚高的位置,而现实的无情痛击一下子又把人打回原型。此时大多数人都会陷入到深刻的自我怀疑之中,不停反问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这一行。
 
  此时往往会出现两种人:
 
  第一种人会及时止损,果断放弃。他们重新回归到自己的本职工作,认清楚兴趣终归只是兴趣,不能当饭吃。
 
  第二种人会投入学习,迎难而上。这时候支撑他们走下去的,已经不是兴趣,而是本性。因为兴趣所带来的驱动力和成就感,早在现实谷底被摧毁地一干二净。
 
  唯有本性,是长久以来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所造成的人格影响。这才是最本质的东西。
 
  能不能把兴趣做成职业,分水岭就在这里。
 
  阶段3:成长之路
 
  这里才是真正的起点。
 
  前面两个阶段,都是磨练心性。这就好像武侠小说里的主角,想要修炼绝世武功,必须经历人生的一番大起大落方能顿悟。
 
  个人成长同样如此。只有见识过最美的风景,也体验过最深的绝望,才能磨练出最坚强的内心。
 
  真正踏上成长之路的人,心态会放平稳,不再浮躁地去追求短期收益,也明白一夜成功是可遇不可求。
 
  与此同时,对自己也有了清晰的认知,明白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需要学习什么,如何去学习。
 
  这就像游戏里的升级打怪一样,你要开始构建自己的“成长技能树”,将已有的技能和更高阶的技能构成逻辑关联,从而找到切实可行的学习路径。
 
  举个例子,一个擅长文字写作的人,该如何构建自己的技能树呢?我用下图来简要说明:
 
  假设一个文字功底还不错,也懂得如何搜集写作素材的人,想要做成职业靠这个吃饭,接下来有两种进阶技能至关重要。
 
  第一个叫洞察人心。
 
  职业化的写作不是闭门造车。你的内容就是产品,你的读者就是用户。想要用文字打动他们,你必须学会产品化的思维,懂得用户心里在想什么,他们通过你的文字获得了哪方面的满足,他们未被满足的需求又是什么。
 
  这就从写作延伸到了心理学。情感慰藉,知识面开拓,价值观认同,甚至是新闻猎奇......这些都叫用户需求,想想你的用户属于哪一类?
 
  第二个叫数据分析。
 
  很多文科生看到这个词就头疼,但数据分析却是职业化写作的必经之路。你光会搜集写作素材还远远不够,你要会在素材中发现数据的规律,从而找到突破口。
 
  比如一个新闻热点事件,网络上90%的内容角度都很乏味单一,这时你就要去找一个被大家忽略,却极有可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新角度切入进去。
 
  再比如一个社会现象,读者群中有70%的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剩下30%的人却完全无感。这时你就要从70%人的经历中提炼出最有共鸣的东西,并想办法用文字转化成能触动剩下30%人的内容。
 
  通过数据的归纳总结,能判断接下来的舆论走势,再结合洞察人心的本事,你就有了创作爆款的高阶技能。
 
  在这之后,还有价值变现,团队组建,方法论复制甚至跨界发展等更高级的组合技能......总之,这一路上多的是要学的东西。
 
  但你要步步为营,不要想着一步到位。这就好像新手村出来的1级菜鸟,是不可能马上学会30级的大招技能。
 
  这些都远远超过了兴趣爱好的范畴,而变成一项系统化的事情。但这才是成长之路上的正确走法,也是提升自己的乐趣所在。
 
  那么如何去规划这段成长之路?
 
  我只有一个建议,去向这个领域的专业前辈请教,而不是自己瞎摸索。还记得在自信幻觉阶段我提到的方法吗?寻找对标参照物。
 
  找他们的目的,除了鞭策自己,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从他们走过的路中,找到适用于自己的经验。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问我该如何发展自己兴趣的人,我给到的回答都是你不要问我,我不懂你那一行,你应该去问在这个领域已经有所成就的人。
 
  去请教他们的成长之路是如何走过来的,去请教他们的进阶技能都是如何学习的。
 
  你可以去找朋友帮忙引荐,或者去“在行”上付费做个咨询,也可以参加一些线下行业活动......互联网时代,只要你想,总能找得到人。当然,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在成长之路上,你的上升坡度取决于你的投入程度。虽然中途也有可能遇到什么风口,或人生难得一见的机遇,但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有了更好,没有也不必瞎追。
 
  成长目标不要轻易更改,时间最后都会给你答案。
 
  今天的内容做一个小结,把兴趣发展成职业,你一定会经历下面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如何去做?
 
  阶段1:走出自信幻觉,寻找对标参照物来把自己拉回现实,客观评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摆正心态。
 
  阶段2:面对现实谷底,积极探索未知领域的知识与经验,同时磨练自己的心性。
 
  阶段3:踏上成长之路,向专业的同行前辈请教,规划自己的技能成长树,然后步步为营。
 
  每次写这类文章,一不小心就三四千字,感谢耐心看到这里的每一位。
 
  这些心得谈不上有多深刻,但却是我认为由兴趣转变成职业,最通用的一条道路。希望说了这么多,能对大家有一点启示。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wenwe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