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正文

共享汽车:迟到的爆发?

2017-05-26 08:20:03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摘要:一边是创业者们摩拳擦掌,一边是接踵而来的质疑和坏消息。共享汽车在爆发前夜,都经历了什么?
关键词: 共享汽车
\

  5月6日这天,付强凌晨四点才睡,随着年龄的增长,刚过30岁的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叛逆,厌恶那些陈词滥调的东西”。
 
  付强是共享出行平台EZZY的创始人。几个小时后,他要站在舞台上宣布EZZY全新品牌形象,但是当天凌晨,付强把之前为发布会准备的东西全部撕掉,临时准备了一份PPT。
 
  等站在台上的时候,付强称自己很疲惫,但是身材瘦小的他把舞台踏得咚咚响,讲话的时候头经常偏向一边,这让他看上去是一个很“凛冽”的人——这也是他最喜欢的一个词。另一方面,他又称自己很放松,“因为在别人不在场的时候怼了很多人”。贬低别人,是他让自己容光焕发的一个爱好。
 
  “汽车分时租赁在中国只有两年,一切只是刚开始,却不断有人死亡,他们败给了时间。”他说。
 
  实际上在2011年左右,中国第一批汽车分时租赁公司就已诞生。但跟自行车分时租赁即共享单车相比,汽车分时租赁却一直处在“爆发前夜”。
 
  但它也的确在涌动的共享出行热潮中受益。共享单车的巨大成功让人们急切地寻找下一个“互联网+出行”的风口,共享汽车成为关注点。
 
  进入2017年,共享汽车们终于开始发力。3月,首汽旗下分时租赁平台——首汽Gofun一口气买下了10000辆奇瑞微型电动车“小蚂蚁(eQ1)”,在3月、4月两个月的时间里,首汽Gofun连续在12个城市开通运营。
 
  成立一年多的途歌也在2016年12月开始走上扩张的步伐,此后三个多月内相继落户深圳、上海和广州。4月5日,途歌宣布获得真格基金领投的4000万元A+轮融资。

\
  杨洋的易微行平台上有250家分时租赁企业,除了提供解决方案,他还想做更多(摄影/史小兵)
 
  易微行的创始人兼CEO杨洋,更直接的感知着行业的变化,他的公司为分时租赁玩家提供从智能车载硬件到管理平台等技术,通过后台他可以看到250家分时租赁企业的数据。“2014年到2015年,平均每家企业在我们这采购50台车到100台设备,到2016年底,动辄就一千。2017年我们第一季度的订单总量已经超过2016年总和,大单都是三千五千八千地下。”
 
  就在曙光出现时,一个坏消息也随之而来。3月10日,友友用车发表公告,宣布停止运营。创始人李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目前来说,由于环境不够成熟,分时租赁还不是可盈利的商业模式。”
 
  2017年初,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也让人隐隐不安,通知规定,非个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累计行驶里程须达到3万公里。有评论认为,这将给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产业带来致命打击。
 
  一边是创业者们的摩拳擦掌,一边是接踵而来的质疑和坏消息。谁也说不准友友的倒下,是秋天的第一片落叶,还是最后一场倒春寒。
 
  意想不到的玩家
 
  有些事出乎杨洋的意料。
 
  2014年决定创业时,杨洋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做调研,他以为自己要面对的客户,将会是去门店化的传统租赁企业,后来他发现这些企业在原有模型下尚有很大的空间,不会轻易转型。
 
  北汽为代表的主机厂入局后,杨洋又觉得这或许将会是主机厂的游戏,有车辆资源又有钱,得天独厚。但很快他就发现,主机厂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借此教育用户,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和销售。
 
  绿狗租车便是诞生在这一背景之下。2014年6月,由北汽新能源和富士康旗下公司分别出资60%、40%的北京恒誉新能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正式创办,启用“GreenGo绿狗租车”品牌,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亲自出任董事长,富士康总裁特别助理、后任富士康汽车总经理的林栋梁担任副董事长。
 
  无独有偶。2015年7月,由芜湖市交通投资、奇瑞汽车、旗翔新能源公司联合投资成立的易开租车上线。2016年3月,考察了一个多月后,原美丽说CMO谭奕加入易开租车担任首席运营官。
 
  易开成立前一个月,力帆集团旗下盼达用车成立,几乎就在同一天,上汽集团“e享天开”APP正式上线运营。进入2017年,依然有依托于众泰汽车的“众行用车”等加入战局。
 
  除了主机厂背景的参与者,这个领域还有一度、途歌等为代表的分时租赁运营商。他们出身各异,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宝驾出行、友友用车、途歌等几家知名的分时租赁运营商,都是从出行领域转型而来。
 
  宝驾出行创始人兼CEO李如彬此前的身份,是学大教育的创始人。2014年3月,从学大教育董事长位置上“退休”6年后,李如彬决定开始自己的第二次创业,作为车迷的他选择了做P2P租车平台。巧合的是,也是在2014年3月,友友租车也在北京成立。友友租车、宝驾租车和PP租车曾被称为P2P租车领域里的“三驾马车”。

\
宝驾出行创始人兼CEO李如彬想做的,是汽车分时租赁领域里的携程(摄影/史小兵)
 
  2015年下半年,P2P租车行业开始遇冷。宝驾和友友两家公司都开始转型,友友彻底转向了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运营商,而宝驾则成了以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为主,包括P2P租车、长短租等项目在内,覆盖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共享单车等出行方式的平台,它要做的,是汽车分时租赁里的“携程”。
 
  途歌算是王利峰在共享出行领域的第三次创业,2012年初,他是打车软件摇摇招车的联合创始人,这一软件早于滴滴诞生。2013年5月,他创办AA租车,又早于后来流行的专车。他每一次似乎都走在了前面。2015年8月,王利峰辞职,创办途歌。
 
  作为传统汽车租赁行业巨头,首汽自然不甘寂寞,2015年下半年,首汽与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合作,研究分时租赁市场与进入策略。2016年2月,首汽分时租赁品牌“首汽Gofun”在北京正式上线试运行。
 
  在过去六年,2011年至2013年是先行者试水期,到2014至2016年,主机厂、分时租赁运营商和传统汽车租赁商三大势力纷纷加入战局。而在这之外,甚至有不少酒店、地产、度假村等等只拥有几十辆车的小玩家也涌入其中。
 
  “2015年年底开始,做分时租赁的开始集中出现。中国真正在做分时租赁的企业可能超过了400家。”杨洋说。
 
  过河三部曲
 
  2014年末,庞义成就注意到行业里正在发生变化,他是电动汽车资讯平台“第一电动网”的创始人。
 
  庞义成想做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充电桩的建设就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他找到自己的投资人、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商量,“我们两个越聊越兴奋,你建电桩,我做分时租赁运营,天作之合。”庞义成回忆说。

\
 用了两年时间打样后,一度用车创始人庞义成下一步将快速复制(摄影/史小兵)
 
  2015年7月1日,一度用车正式上线,他用了一个月时间探索后发现,之前的设想过于浪漫。“建桩一个涉及到物业公司,一个是电力公司,都很难被快速搞定。”
 
  他开始迅速调整策略,不再坚持一定要汽车、充电桩和停车位三位一体,而是围绕用户分布网点,一度用车在北京的380辆车被分布在180个网点。这意味着一度的运营维护要背负更大的压力。每当夜幕降临,一度的运维人员就要跑到网点,把电量不足的车一辆辆开到最近的充电站,充满电之后再送回周边网点。而在充电的过程之中,他们还要修理磕碰剐蹭等小伤以及车内外清洁。
 
  这样的过程必须足够精细,才能保证运营的效率。以清洁为例,一度团队拿着全套的工具去操作,记录时长,最后确定一个标准化的车辆清洁需要多少个步骤、多长时间、多少物料。
 
  车辆的修理亦是如此。经验和数据的积累,使庞义成能够测算出,在一个季度或者一年不修的情况下,车身会有几处伤,一个伤的修复需要多少钱,用户对于伤的数量忍耐临界点是多少。
 
  摸索到了一些经验后,一度开始编纂自己的操作手册。在这本操作手册中,详细记载着如何选择城市和网点,如何做车辆准备、充电准备、车辆清洁、维修保养、违章处理等等。不到两年时间,一度的操作手册就迭代了三次。
 
  这样运维一段时间后,一度在北京做到了单车日均3.7单,广州4.7单,在太原达到6单,并且在太原、广州等城市已经达到盈亏平衡点。
 
  经过两年“打样”,接下来一度用车的打法就是快速复制。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绿狗租车在试运行时也走过弯路。恒誉新能源副总经理范永跃说:“最早我们安排网点车位时,估计建外SOHO可能有十万白领,有1%用这得多少车,所以在那一下搞了45个车位。”用户接受程度不够以及对用户和使用场景认识不足,绿狗刚开始运行时每辆车每个月只有两三百的收入。
 
  几个月后,绿狗开始调整思路。他们总结经验,一个网点并不一定要大,但是密度一定要高。最大的建外SOHO网点被缩减到了1/4,变成十几个高密度、少车位的小网点。同时为了使网点密度足够高,绿狗把全北京市铺点也变成了重点做透亦庄,同时占领通州城市副中心和丰台总部基地。
 
  “2017年我们叫沉淀成长。2018年可能是我们发力的一个年头。”范永跃说。
 
  杨洋把汽车分时租赁公司发展的三个阶段比喻成“过河三部曲”:第一步是下河,在一个城市建立1到2个试点,投三五十台车测试商业模式,总结经验;第二步是过河,经验积累完,迅速把整个城市覆盖掉;第三个阶段是上岸,跨城市复制。“大多数分时租赁公司正在过河,有的企业才刚刚下河,有的走了一半,而2017年到2018年将是部分企业集中上岸期。”杨洋说。
 
  如果说绿狗和一度即将上岸,而首汽Gofun则是已经上岸开始狂奔的那一个。
 
  2016年10月,谭奕离开易开租车。他离开之时,易开已经做透了整个芜湖市场,在这个只有100万人口的三线城市里,易开已拥有6万名用户,近1200辆车常常一车难求。
 
  11月,谭奕加入首汽Gofun,担任首席运营官,此时首汽Gofun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地试运行了半年多,在首汽的战略里,Gofun与首汽租车、首汽约车并列为首汽移动出行三大板块,自驾游用首汽租车,打车用首汽约车,城市中短途用首汽Gofun。“在这个领域,我们不能再让互联网公司抢了先,所以必须在这个领域里面往前快跑。”

\
在谭奕看来,首汽Gofun必须在这个领域往前快跑,不能让互联网公司抢了先
 
  首汽Gofun在2017年3月开始扩张的步伐,到4月底,连开了12个城市。每个城市先投200辆车,调整之后再增加到400、600、800、1000,保证网点尽可能的贴近用户。
 
  2017年剩下的日子里,首汽Gofun计划将城市数量提升至20多个。至于盈利,谭奕透露,“我们今年之内就能实现很多城市的盈利,到明年就能全部盈利。”
 
  痛点缠身
 
  2017年3月10日,友友用车突然倒下。
 
  创始人李宇并没有保持沉默,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表示,尽管分时租赁的需求存在,但从商业角度而言,分时租赁是一个不成立的商业模式,“由于新能源汽车不成熟、充电设施不成熟等原因,我们要付出大量的运营成本,比如白天用户用完车之后,晚上我们的司机要三班倒把车开去充电,然后再放回原处,这些都是成本。”李宇说。
 
  在5月6日,EZZY也宣布增加奥迪A3等车型,结束了之前只有宝马纯电动车型i3的局面。这也跟电动车的运营难度较高有关。
 
  这是每一家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难题。易观《中国互联网出行分时租赁市场专题分析》报告曾列出了一度用车在太原市的单车成本构成:车辆租赁30元+停车位15元+充电费用15到20元+人工20元+其他10元=单车日成本90到100元。
 
  在这组数据中,人工成本仅次于车辆租赁,而这中间,包括了运维人员调车、充电、修理、清洁等等费用。付强介绍,EZZY的车辆运营标准是每天洗两次车,内部清洁每天三次。不过这些工作不是由EZZY员工完成,而是外包给其他团队。按照业内的数据,新能源汽车的人车比为1:5~10,即便按照中间值8来计算,一家拥有4000辆汽车的公司单是运维人员就要有500多人。
 
  许多人觉得,充电桩是“最大的一个坑”,对于脱桩企业而言尤其如此。如果脱桩运营,以一辆北汽EV150为例,这款标称续航里程150公里的电动汽车受到电池损耗、天气等影响,两年后有效里程为130公里,运营时,续航里程低于30公里左右会被强制下线,一辆车可供营运的里程仅有100公里。转换成单数,在北京可能就只有4单多。随着新能源营运汽车的增多,到了晚上,排队甚至打架抢充电桩也屡见不鲜。
 
  相比较这些算得过来的账,一些意想不到的账更让运营者们感到无奈。
 
  首当其冲的就是车辆污损,一位采访对象的语气里满是无奈与痛惜,“共享汽车里面的脏是你绝对想象不到的。我们车里的杯架,有的人拿它当烟灰缸,有的把可乐喷的车顶都是,甚至还会有开着车去遛宠物,在里面大小便不清理的都有。”每次遇到这种情况,这辆车就不得不下线进行彻底清洁。
 
  杨洋也见过不少奇葩的事,有人为了报复别人,租一辆共享汽车去堵别人的车,有人甚至把它停在路中间报复交警,更多的,是新手司机拿来练手,剐蹭得到处是伤。而这让车辆的清洁与维修也成为一个痛点。
 
  另一个痛点则是违章罚单。尽管各家都采取了种种措施,确保用户为自己的违章买单,却依然会有漏网之鱼或者拒不支付的情况。
 
  曾担任首汽租赁公司总经理的范永跃发现,那些在传统汽车租赁行业存在的问题,共享汽车一个也逃不了,这其中就包括车辆的丢失。在此前几年,由于二手电动汽车残值低,未形成二手市场,甚至连抵押公司都不收,新能源汽车被认为非常安全。
 
  当抵押公司开始收电动车后,2017年初短短一周内,友友连丢了5辆车,不得不出台规定,要求余额在1000块以上才可以租,实际相当于收了1000块押金,用来暂时提升风控水平。
 
  尽管痛点颇多,李如彬却非常乐观,在他看来所有的痛点都有解决方式,他更在意的,是尽快争取立法,鼓励这一行业的发展,不能再走网约车的路,否则“基本上没有机会”。
 
  而对于盈利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如果单车盈利模型足够好,规模越大,实现盈利的可能性也就越高。杨洋把这一临界点的数字定为8000辆。
 
  不过这一数字并非来自于严格的计算。他在谈判时发现,广告商、保险公司等来谈合作时,总是会抛出8000这个数字。这意味着,如果达到8000辆车的规模,一是可以集中采购降低成本,第二可以实现广告收入,第三会有保险公司专门定制保险产品。
 
  即便在回到单车模型上,共享汽车也存在盈利的可能。一度在太原市每辆车每天可以达到6单,每单20元,单车日收入120元,减去单车日成本90~100元,单车日毛利为20~30元。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使用奔驰smart、宝马minicooper等燃油车的途歌毛利润率相比电车可能更高。而途歌创始人王利峰也透露,途歌基本实现了每一台车都有毛利润。
 
  熊猫资本合伙人李心毅在2016年三四季度曾集中看过市场上的共享汽车项目,“从Car2go在北美积累的数据来看,电动汽车是不太现实的一个解决方案。它会产生大量的员工驾驶里程,因为不得不把车开回来充电。”
 
  电动车也在寻求进化。2016年中开始,换电模式开始悄然兴起,使充电这个最大的坑迎刃而解。但有采访对象表示,目前换电模式的安全性没有得到大规模验证,还需观察,另外,换电站的建设也需要巨大的资金技术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力帆汽车、北汽新能源已经开始探索换电模式。
 
  不确定的未来
 
  尽管从单车盈利数据上,途歌为代表的燃油汽车分时租赁更胜一筹,但它不得不面临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从政策角度更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才是大势所趋,这直接关系到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实现。”一位采访对象表示。
 
  各地出台的政策导向也非常明确,有30多个省市明确提出发展新能源分时租赁。以上海为例,2016年3月,上海市交通委、经信委联合发布《关于本市促进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充电桩建设、停车位资源等多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提供支持。
 
  指标的控制也是重要的调控手段之一,北京市普通(燃油)营运小客车指标2015~2017年分别为7200个、3600个、1800个,而2017年示范应用新能源营运小客车指标达到了6000个。
 
  “汽车分时租赁从早期到成熟,至少要经历8到10年的过程,在中国我认为会缩短到3到5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意志。”杨洋说。
 
  并不都是利好的消息。不久前一个政策调整就牵动了每一个共享汽车玩家的神经。2017年初,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规定,非个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累计行驶里程须达到3万公里。
 
  而在以前,主机厂把车卖给分时租赁公司,即便这辆车在车库里蒙灰落尘,厂家依然可以拿到新能源补贴,新规定的诞生意味着,分时租赁的车必须要快一点跑起来了。
 
  尴尬的是,按照共享汽车目前单车日均行驶里程,普遍需要1~2年才能达到这一标准,这对于需要垫资的厂家而言,资金将承受更大的压力。而如果是网约车,半年就可以达标。共享汽车或许将不再像往日那样“受宠”。
 
  有评论认为这将给共享汽车带来致命打击,主机厂可能将减少对分时租赁的投入,也有声音认为,在这种政策下,市场或将出现一波洗牌,运营效率更高的分时租赁公司将更受欢迎,或许有玩家将更快地脱颖而出。
 
  不少人期待着共享汽车领域也能诞生摩拜或ofo。巧合的是,接受采访的两位投资人,郑朝予所在的真格基金投资了ofo共享单车,而李心毅的熊猫资本则是摩拜单车的股东。
 
  投资途歌,郑朝予看中的是王利峰连续的创业经验,以及途歌在单车模型上的运营效率。他也曾想象过,共享汽车是否会成为共享单车那样的风口,“我自己反驳过自己,不会的理由是,我们VC投这个还是流量的逻辑,但汽车毕竟不是那么高频。”郑朝予说。
 
  据他透露,关注共享汽车的VC担心的是铺车速度,单车的模型,以及整个市场的规模,“汽车毕竟不像单车撒豆成兵,北上广深要牌照,铺车的速度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
 
  李心毅觉得共享单车爆发的一个要点是长久以来,共享单车在最后一公里出行上是没有竞争方案的。而对于中短途出行的分时租赁就比较尴尬,地铁、出租车、滴滴专车等等都可能成为它的替代方案。
 
  滴滴的确对可能的竞争对手们保持着关注。一位采访对象曾看过滴滴做的关于汽车分时租赁的研究报告,据他所说,在报告中滴滴分析了财务、模式等各方面影响,得出滴滴现在做分时租赁弊大于利。同样在那份报告中,滴滴最终将分析落在了无人驾驶与分时租赁结合后的图景。
 
  这也是庞义成最终的目标,“大趋势就是无人驾驶,无人驾驶一定会来,而且十年之内就会来,这将是汽车分时租赁最终极形态。”
 
  不过相比十年后的远景,人们更关注共享汽车们现在会不会迎来爆发。采访中,两位投资人表达了谨慎的乐观。同样的问题抛给了李如彬、庞义成和杨洋,三人的回答非常相似,“会,或许就在今年下半年。”

(文章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