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应用 > 正文

微信深水区

2013-11-27 09:44:49  来源:虎嗅网

摘要:微信其实也是一样, 全民的普及,越来越好的公共平台,从年初开始自媒体一波也完成了探路的作用, 现在要进入深水区了。
关键词: 微信

    前些天,创新工场汪华提出了移动互联网深水区的概念,大意就是大家整体感觉,移动互联网变得越来越挤了,在大的平台级入口,用户平台、社交平台、基础设施,都有公司在那里站着,都有人已经做了。通读十遍,非常认同。


    在土匪看来, 其实先行的公司和那些巨头,已经把数量平台搭得很好,社交平台搭得很好,基础设施,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搭得很好了,为我们进入深水区打好了非常非常好的基础。真正往移动互联网的深水区会推进,更深入、更线下、更好的地方推进,而这些领域是那些平台公司不会真正涉足的,这些领域在互联网时代已经证明了能出十几个,或者更多的十亿美金的公司。


    移动互联网的深水区是什么,就是垂直工具、垂直社区、O2O。


    移动互联网的深水区才刚开始, 那微信呢?


    微信其实也是一样, 全民的普及,越来越好的公共平台,从年初开始自媒体一波也完成了探路的作用, 现在要进入深水区了。 深入到哪里呢, 深入到国民经济中, 深入到服务中, 深入到交易中!


    微信的深水区是什么,也是和行业结合的垂直工具、垂直社区、O2O。


    现在可能金融行业、航空业等出了一些像南航、招行等不错的微信应用,但是有非常多的的行业还是空白的,非常大的机会。


    我们投资的一家公司, 驱动新媒体(车商通),服务汽车商业,解决4S店对车主和潜在顾客实时在线的沟通与服务, 8月正式开始,目前就已经服务一百多家4s店,这个速度是传统服务商难以想象的, 主要切入点就是微信


    可以这么理解,传统行业没有信息化是0分, 完全无敌的信息化是100分, 那现在不一定需要磨出80、90分的绝世好产品, 因为现在很多传统行业可能只有10分,甚至5分, 只要有一个30、40分的产品基本就可以满足大部分需求,如果有60分那就可以横扫了。 一方面说明机会很大,另外一方面时间窗口在这,如果当一堆60、70分的产品已经开始普及了,那就只能拼刺刀和运营了。


    投的另外一家公司金错刀老师的创新派,培训是他们其中一项业务,但是基本没有花费推广费用,运营就很少的人,就靠微信,培训招生单期就可以过百了。 公司营收状况非常好,这样就可以腾出手来更重要更有发展的事情了。


    现在网络使用起来特别简单,互联网的服务、SaaS服务、远程支持、这些东西甚至可以简单到都不需要派销售人员,客户自己就能找到,安装上,自己就能把它运行起来。这造成很多的事情就是革命性的,易操作,低成本等等加在一起,就会让中小企业服务变成非常非常巨大的市场。


    微信要进入深水区,同样会跟很多垂直、传统、线下结合。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性是互联网的人士做这件事,另外是线下的人来做这件事。汪华更看好一个互联网的人去做传统的这些事,把这些事做成了,而不是传统的人去学会互联网。


    但是互联网的人要把这件事做成了,最大的困难,就是以前大家在互联网上太轻,太虚拟。以前可能只要两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把这件事做完就行了。但是真正要进入深水区,这么轻的事情是不够的,得跳进去,真正跳到行业里面去,把自己原来做互联网的这件事给忘了,真正把传统的事都搞清楚,然后再回想起来你是做互联网的,再想想怎么重塑这件事情。


[page]    面向行业怎么做?


    1. 重后端, 轻前端


    深水区还是需要和行业紧密结合, 微信无法改变原来业务逻辑,但可以优化业务流程。 前端是微信, 可以比较轻,只是面对用户的一个IO, 尽量做到友好易用,而后台则需要更复杂些,包括与实体业务逻辑,业务流程,业务数据,以及管理体系的深度融合。后台的复杂才能使前端易用。


    2. 重服务,轻内容


    用做产品的方式来做内容和服务。


    现在很多公司,做公共号就是发内容,就是拉粉丝,这个就粗暴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变成下一个微博帐号。


    微信公共号的魅力还是在于如何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而不是从网上转载一些内容。


    3. 整合低频次服务


    这个我觉的蛮关键的一点,目前做的比较好的几个服务号,都是整合低频次服务,比如南航和招行。


    高频次的服务,还是适合用原生app,毕竟能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更安全的环境。


    而低频次服务现在的问题很多,低频次服务本身都比较重要,但是频率不高,用户熟悉程度,相关背景知识不多,很多时候会造成比较折腾人的事情,这个痛点很多,痛点多就有机会。


    比如我们投的车商通SCRM项目,整合了车辆违章主动提醒,保养、保险、年检提醒,一键救援,智能预约,智能客服,智能管理等,都是小处切入,但是实实在在解决了痛点。


    4. 多互动, 少推送


    尽量让用户多主动获取, 而不是推送内容


    别想那些太宏大,太长远,太偏的方向,市场非常大,目前移动互联网能介入的国民经济1%都没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肯定能达到50%,甚至更多。


    微信在这个中间能占多少呢, 我觉得没必要预测也没必要担忧, 做好重后端,轻前端, 服务好用户,做好自己该做的。 但假如有一天有更好的平台或者微信平台堕落了,那整个迁移成本其实非常低,说不定都有‘一键搬家’了。


    但我们希望微信一直能继续承担好平台的作用。凯文·凯利说过“能产生机会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机会”。


    接下来会陆续分享微信和金融、房地产、汽车、媒体等行业结合的思考。


    另外整了一个“微信行业应用群”,希望同道中人交流,主要面向微信应用实操的人交流。 申请加入的回复做的微信公共号名称和个人的微信号,审核后我会拉入该群。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we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