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应用 > 正文

【蓝皮书】应用篇一:我国移动阅读APP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2020-02-07 18:38:05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摘要: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加深,特别是4G网络、城市Wi-Fi覆盖范围的迅速扩大,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出版产业成为数字出版发展的新亮点。
关键词: 移动阅读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主创出版的《上海传媒发展报告(2017):移动传播与媒介创新》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蓝皮书聚焦传媒态势,解读传媒格局,追踪热点事件与焦点现象,已经成为备受学界、业界关注的探究传媒发展趋势、研读问题并力图找出对策路径的权威参考。闻天将陆续摘取蓝皮书中的核心观点、文章精要进行分享。欢迎继续关注即将出版的《上海传媒发展报告(2018)》

 

 

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加深,特别是4G网络、城市Wi-Fi覆盖范围的迅速扩大,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出版产业成为数字出版发展的新亮点。如今使用移动终端进行阅读的人口比例大幅增长,而各种移动阅读App也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阅读方式。但是移动阅读App的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学界业界进一步探讨研究,以推进其产业获得突破发展。

 

一、移动互联网与移动阅读

移动出版及移动阅读的兴起,与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密切相关。所谓移动互联网,“一般认为是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结合起来的新媒体。由利科国际咨询集团打造的分析师团体研究认为,移动互联网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 移动互联网催生了移动出版及阅读,并迅速走向繁荣。

 

移动阅读是“以移动阅读设备为载体,在碎片化的使用场景中,对以电子版方式在互联网上出版、发行的文本信息、图像、声音、数据等多种信息形式的内容,通过便携式阅读终端进行有线下载或无线接收,最终实现阅读的一种新方式”。 移动阅读App,则是在智能手机和PDA等移动设备中用来进行移动阅读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目前其已成为移动出版的一种重要形式。移动阅读 App 这种数字时代催生的革命性产物,如何把握时代机遇,更好地提升自身竞争力,日益受到学界业界广泛关注。

 

如今,数字出版产业的重点,从电子设备和台式电脑向智能手机以及PDA转变,数字出版产业链上的企业,纷纷针对移动端而开发出了出版产品和服务,移动端的收入成为数字出版获利的重要来源。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中,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出版单位也竞相加快在移动端的战略布局,多角度、多方面提高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中搏击的实力,如通过发展“两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塑造企业品牌和形象,努力实现自身的出版战略转型。

 

 

 

 

 

二、相关的发展背景和国家政策支持

(一)移动互联网发展促使媒体融合加深

2016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的网民规模已达7.10亿,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达6.56亿。这表明,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 在移动通讯网络环境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和PDA的用户较快增长的情况下,使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用户越来越多,而且这些应用也越来越便利,推动了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上网使用率持续增长。这种情况下,即使只考察手机这一当前移动出版最主要的载体,其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今后数字内容市场进一步加强规范而日趋成熟,依靠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移动出版可将更具有个性化的优质内容传输到受众手里,并成为受众随时、随地得以阅读的主要方式,使倡导全民阅读、提高国民素质的目标更有操作性。

 

(二)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性的政策,以促进我国数字出版及移动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2016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这是“数字出版”首次被列入国家五年规划纲要。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  2015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闻出版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而移动出版本身也是互联网+手机生产+出版物的结果,并且是未来提升出版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效率的主要手段。通过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将使我们周围使用的一切都智能化,使之也都成了移动终端,这样势必为移动出版创造巨大的需求市场。  

 

2015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等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为推动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国家不仅进行政策引导,而且在资金上也给予大力扶持。2015年,中央财政下达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亿元,共支持项目850个; 2016年中央财政下达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4.2亿元, 支持项目944个。 2013,国家有关部门推出了首批70家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示范单位;2015年又公布了第二批100家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政府不断出台政策规范和引导移动出版的发展,为移动出版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和移动出版有关的项目,在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中不断增加;政府管理部门还制定了《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努力规范净化网络文学的内容市场,引导创作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优秀作品。又如,李克强总理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倡导“全民阅读”,这一切均折射出政府扶植引导健康向上的网络出版内容,注重人们精神需求的努力。

 

三、移动阅读App的发展现状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阅读终端,来便捷地获取资讯的方式日趋成为主流,尤其是移动阅读APP等阅读媒介的发展演变,可谓一日千里,而各大阅读APP在移动资讯市场展开的角逐也越来越激烈。

 

据《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产业》一书中对移动阅读App所作分类,从内容上可分为资讯类、图书类、杂志类;从形式上分为平台模式、单行本模式、系列图书模式。 大多数App采用了平台运营模式,比如网易云阅读、QQ阅读、起点读书、多看阅读、百度阅读等;也有少量图书类App采用单行本模式和系列图书模式,比如《三体》、《解读敦煌》等。平台App是用户只需要下载一个应用,就可以在上面随意选取喜爱的电子书,然后免费或者付费下载、离线或在线阅读。单本书App则是指将单本电子书应用化,将电子图书做成应用软件,然后在苹果商店或安卓市场上销售。两者相比,平台App优势更为明显,如成本低,价格可以随时调整,入口单一,所占内存较少等。而单行本App大多是出版社为了重点打造某一图书品牌所采取的营销措施。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解读敦煌”系列App,其中包含13个单行本App。这就需要出版单位从内容、设计、销售、宣传、推广等多个角度加强对App的设计把关。毕竟单行本不同于平台类App,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单独的下载和付费行为。 

 

而从App运营商的类型来看,移动阅读App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原创文学网站类,如潇湘书院、红袖添香、塔读文学等,这一类App是原创文学网站向移动端的转移,借助于原创文学网站的丰富资源和运营模式,获得了稳健的发展;门户网站类,主要是由新浪、百度、凤凰网等门户网站的文学、读书类频道开发而来的App,藉门户网站的影响力,此类App也有稳定的受众群体;移动端创业类,这一类App是特意为移动终端研发设计的,非常注重创新,用户体验较好,在移动用户中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安卓读书;电子商务类,主要是电商网站的图书频道上线的App,是电商网站抢占移动阅读App市场的尝试,如京东阅读、当当读书;电信运营商类,三大电信运营商很早就致力于倡导移动阅读,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这一类型的App的上线,也是App阅读模式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电信运营商进行的战略调整,如咪咕阅读、天翼阅读、沃阅读等;其它类,主要包括内容提供商、图书策划公司、出版传媒企业等上线运营的App,这些App整体看影响力不大。 

 

四、移动阅读APP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设计风格比较单一,内容同质化严重

如今出现的数量众多的移动阅读App,有的拥有内容资源优势,有的在平台或者用户方面优势突出,不过大多数App的特色并不鲜明。总体来看,移动阅读App在内容资源聚集、排版设计、产品营销策略等方面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远未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针对这一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扬长补短尤为重要,否则终将被市场淘汰。因此,移动阅读App要想屹立于竞争之林,首先要进行目标市场定位,然后根据目标市场读者的需求特征,进行产品资源整合,制定出营销策略,提升市场辨识度,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正如有学者指出,“专注是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面对纷杂的商品市场,唯有专注才能集中力量发挥特色,唯有特色方能吸引读者注意力,形成市场竞争力。” 

 

(二)存在“浅阅读”和低俗化等现象,不利于受众的深度阅读

如今,人们都在忙着应对繁重的工作、复杂的人际交往,却突然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阅读。碎片化阅读存在于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地铁里、公交车上、就餐中……人们已经很少能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一本好书了。“浅阅读”如同吃快餐一般,其能给予人的营养是比较贫乏的。不少网络文学作品消闲娱乐的特点很明显,缺乏精心设计的架构和经过锤炼的语言,读者即使一目十行,也并不影响对于故事情节和内容线索的把握,恰如吃快餐,迅速拿起餐具,很快就能吃个饱,可是吃完以后,得到的营养少得可怜。这样“泛泛”的阅读习惯还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到对其他学科或专著的态度,而那些知识是无法像此类小说一目了然于心的,你必须沉下心“细嚼慢咽”,深入钻研,方能领略其精髓。

 

(三)社交互动不够,阅读体验性差,用户黏度不足

不少移动阅读App都是带有社交互动功能的。比如,2015年,简书提出了新的口号:“交流故事,沟通想法”,用户可以搜索和关注简书上的朋友,交流读书心得,这也体现出简书开始对社交化阅读领域的探索。而当当读书App拥有“频道”、“书吧”、“书友圈”、“翻篇儿”、“附近的人”等版块。打开“附近的人”,可以查看附近的读者的书架,如书架上有喜欢的书,还可以免费拿走一本书30%的部分。微信的朋友圈转发功能,也是社交性比较强的一个设计。一些受众表示会经常看朋友圈里转发的文章,而对自己订阅的公众号上的文章看得相对比较少。不过总体来看,除了社交互动功能特别强大的微信外,其它的阅读App社交功能不是太吸引人,用户黏度不够。

 

移动阅读App的阅读体验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功能不实用,缺乏专业特色。笔者在上课时,曾对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五位2016级硕士研究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的移动阅读情况,得知他们很少会看文学类的移动阅读App如红袖读书、网易云阅读等,有时会浏览澎湃新闻等新闻资迅类App。他们的总体感受是文学类App的阅读体验不够好,功能一般,看书比较累。他们更喜欢用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来阅读文学作品,而且亚马逊上的畅销电子书许多都是一两元一本,感觉价格也比较合理。由此可见,移动阅读App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吸引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受众方面,还是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的。

 

移动阅读2009年就开始蔚成风气,当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中国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在用互联网或者手机进行阅读。早期的一些移动阅读App,如掌阅和开卷有益等,现在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力。作为移动阅读的巨头,掌阅科技大力购买运作IP,投入10亿元人民币进入原创文学领域;而开卷有益在当下各类阅读APP都主打网络小说的情况下,仍以出版类图书为主,坚持输出更多有着人文关怀精神的文学作品。而当时一些很火的移动阅读App,在弱化甚至消逝。移动阅读App唯有打造自己的特色才能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henjia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