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应用 > 正文

中国移动李正茂:什么是通信4.0

2016-03-02 10:08:55  来源:通信产业网

摘要:通信网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自我革命、不断焕发青春的过程。在经历了模拟通信、数字通信、通信网络全面IP化后,当前通信网正加速转向基于通用IT的通信4 0时代。
关键词: 中国移动
  一直以来,需求和技术就像两辆疾驰在快车道上的赛车,它们相互较量、你追我赶。一般情况下,需求会领先于技术。当需求与技术的差距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带来技术的再次爆发,促使技术加速并最终实现对需求的反超。实际上,在目前通信4.0时代体现了如下核心特征和发展要求。
 
\
 
     敏捷化是通信4.0的内在特征。通信4.0时代之前,运营商的网络都是由一个个的软硬件一体化的通信设备组成,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连接关系,每一个设备都有着固定的功能。面对通信网络的每一次更新换代,运营商都需要采购新的通信硬件设备或者是对老的设备进行升级替换。通信4.0之后,运营商的网络本质上是在通用硬件服务器上安装的一系列网络功能软件。当运营商的网络需要更新换代的时候,只需要简单地对软件进行升级即可,不需要涉及通信硬件的升级替换,避免了网络设备的无限制膨胀,有利于实现敏捷化的网络功能部署。
 
  开放化是通信4.0的外在表现。通信4.0时代到来之前,网络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我们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平台、专用的协议对接指定的应用。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丰富的网络功能和日益增加的用户需求促使我们不得不不断提升网络规模和性能。这样必然使得网络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通信4.0的到来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基于NFV和SDN两大核心技术,实现了网络功能的开放,通过提供通用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大大降低内容提供商支配网络的复杂度。
 
  软件化(虚拟化)是通信4.0的深刻内涵。通信4.0之前,运营商的网络由大量的通信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构成。这些通信设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功能软件和硬件设备是紧密绑定的。扩充已有网络容量时,需重新购买全套的网络硬件设备,或用新的大容量设备替换旧的小容量设备。硬件设备的不断更替一方面带来了较高的成本投入,包括更换设备的成本、运维的人工成本、新增设备机房成本、新旧设备的电力供应成本等;另一方面导致运营商对新业务的响应迟缓,因为专有的硬件设备开发周期较软件长,一个专有硬件设备的开发周期往往长达2~3年。这样漫长的开发周期,使得传统通信设备的更替速度非常慢,进而导致运营商错过了业务更新的最佳时机。
 
  通信4.0之后,通信业总体呈现出“软件化”的发展趋势。通信网络越来越趋于基于通用硬件的软件实现。相对于硬件为主的系统,软件系统使得通信业务的创新和推向市场的方式由传统的硬件开发集成变为软件开发,开发人员门槛大大降低,开发集成和部署的速度明显加快。网络功能虚拟化能够显着地缩短通信业务的准备周期,加速业务上线速度,提高创新能力。
 
  IT和CT产业的融合是通信4.0的实质。通信4.0之前,通信网络的演进虽然逐步引入了IP化等先进的IT,但从根本上来说,CT和IT还是并行发展,而且CT产业和IT产业相互介入、交织的领域还不是很广。“融合”将是通信4.0时代的关键词。首先是IT和CT的深度融合。通信4.0的核心技术是SDN和NFV,这两个关键技术本身就是IT和CT深度融合的产物。SDN源自IT,用于数据中心和承载网的路由配置与调度,后被逐步应用到通信网中。NFV技术则源自云计算等技术,通过创新改造延伸为通信网虚拟化的关键技术。其次技术的融合也带动了产业的融合,原有的通信业生态与IT产业生态将充分融合。通信4.0将引入更多的IT合作方(如虚拟平台提供商、硬件设备提供商、云管理平台和SDN控制器提供商等)。随着各方竞争和合作的深入,必然造就一个全新的通信4.0生态。此外,随着产业的融合以及相关人员合作交流的深入,思想的碰撞和融合也将是一种趋势。通信4.0时代的各方产业人员,将不得不充分学习和理解对方产业的交流方式、游戏规则,从而产生通信4.0时代的产业新思维和新合作模式。
 
  通信4.0时代是通信业新10年的发展契机,也是中国通信业改变产业发展方式的最好时机。现在是通信4.0的萌芽期,我们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窗口期,迎难而上、锐意创新、主动变革,助力我国通信业走向自主创新的新征程。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pingxiaol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