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联网 > 正文

物联网和智慧地球的智慧

2010-07-05 09:07:18  来源:e-works

摘要:本文是对叶开老师对之前《客户关系管理的三个境界》的补充和延伸。
关键词: 物联网 客户关系管理

  技术创新到智慧论
  前段时间整理了一篇CRM境界的三段论的文字,后来感觉没有说透,今天又来补充一下。那个三段论主要从CRM项目的几个发展阶段来强调技术创新以及引申的创新服务的重要性,而不是单纯依赖CRM系统或者CRM流程,但是再从结果或者目标来看,我们可能要追求的是一个智慧。说起智慧,IBM去年开始掀起一轮智慧地球的概念推广,而这里面又涉及到物联网的概念,因此颇有些引人注目,便权当闲聊。
  智慧的核心是处理物联网所产生或者采集的数据,而有人批评IBM的智慧地球的一个问题,是指它的智慧地球更多是为了卖出更多的IBM服务器、平台软件、协同软件和BI软件,因为IBM的智慧地球方案不断的介绍IBM的中间件平台、协同平台和BI系统的协同等产品,也不由得别人有此一想。
  此智慧与彼智慧
  围绕着智慧,让叶开比较困惑的是这个智慧是人的智慧还是数据的智慧?当数据展示出来的时候,需要人去控制,那么人是不是要不断的盯着屏幕或者设置无数的预警阀值进行提醒?如果这个智慧的人突然离职了或者病倒了,另外一个替代的人比较笨,这个系统再怎么智慧,是不是也智慧不起来?
  智慧体系的枢纽其实不是什么系统,而是如何产生智慧?是人来产生智慧,那么跟以往的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有了更多的传感器采集了更多的数据,有了更强大的服务和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分析,但是决策的过程还是一样,在人这里,那么这到底是更智慧了呢?还是更退步了呢?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想:人的智慧是怎么产生的?
  说起智慧,最初在港口搞的自动控制,整个一个装卸大机全部都用接触器的开关点作为IO点,集中到工控的CPU运算处理,用工业编程来输出IO信号,从而控制接触器的开和关, 计算抓斗运动的路径,全身上下上千个接触点,工作起来工控室接触点信号一片闪烁。大机的抓斗开闭和船上岸上移动等等都是可以自动控制,但是在繁忙的作业中,总是会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出来,不知道是来不及计算的问题,还是接触点通过光缆传递信息出现延迟,或者其他的未知原因,电控长的自动操作总是抵不上老司机的手工操作模式的平稳圆滑。所以,至今我耿耿于怀自动的智慧居然落后于手工的智慧。
  智慧的核心是智能Bot/Agent
  现在再想来,叶开认为智慧的核心在于智能代理(Agent)。或者说,核心是人工智能(iBot)。我们不是缺乏数据处理规则,而是希望能够创造一个智能Bot,能够代理我们的智慧,或者拥有部分智慧,甚至是自学习的智慧,这是最关键的。也就是在物与人,数据与人,规则与人等之间搭建一个智慧代理,可以称之为“Smarter Agent”,来智能的处理数据,处理人定的规则,甚至自学习的产生规则,传递自创造的规则。
  抛开如何创造这种智能Bot不谈,单说这种带有人工智能的Bot,是不是可能产生坏的规则?但或许这又是我们必须承受的,如果它也有了情感,谈一次恋爱或者做一次坏事又如何?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的拥有智慧。
  对于企业的智慧应用也是一样,只是提炼行业的规则,建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规则模型,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相同行业内的规则可能不同,同一个企业的规则也有不同时间和环境的适应性,我们只是僵化的使用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行业规则模型,就有可能产生很多不可预料的后果。如果我们能够维护的是行业智能Bot的生长和成长,而不是去设置规则,那么这才是真正的抽象,因为已经不是简单的抽象,而是在创造智慧的抽象。这个行业的智能Bot,有没有可能呢?如果可能,它将带给企业什么影响呢?
  是谁的智慧?
  信息化和互联网到了发展的未来,却直接面临人类和社会的问题,叶开突然在想:我们是否在用哲学的角度来思考企业的信息化问题呢?
  当整个世界充满了传感物、接触点以及各种规则和数据的时候,不知道是人在创造世界?还是在创造新的智慧?还是智慧在改变人类?或者是物在控制人类?我们人类还真的是世界的中心吗?

(责编:韩雨彤)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