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联网 > 正文

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

2008-01-22 09:03:54  来源:e-works

摘要:RFID物流管理系统使物流企业在对货物的仓储、分捡、配送、运输等的管理更加高效、准确、科学。
关键词: RFID

  一、系统介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逐步为国人所认识,我国的物流产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供应链的竞争是决定性的。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物流及供应链管理( SCM )职能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管理,以此降低成本,减少库存。这种趋势给我国传统的物流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客户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服务的成本,才能获得企业的信任和利润,才能获得商机。因此,传统物流企业如港口码头、货运公司、储运公司、货代公司、制造企业的物流部门、新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等只有更新观念,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关键,这恰恰是RFID(射频识别)技术最突出的优点,货物都贴上了RFID标签,无需打开产品的外包装,系统就可以对其成箱成包地进行识别,从而准确地随时获得产品的相关信息,例如种类、承运商、起运点、目的地、运输环节、等等。RFID(射频识别技术)系统可以实现商品从原料、半成品、成品、运输、仓储、配送、上架、最终销售,甚至退货处理等所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自动化程度,而且可以大幅降低差错率,从而显著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 RFID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 信息畅通有利于控制和降低库存,并减少成本(包括人力成本)。RFID物流管理系统使物流企业在对货物的仓储、分捡、配送、运输等的管理更加高效、准确、科学。  

  二、RFID(射频识别)技术原理 

    RFID技术是一种无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的或移动中的待识别物品的自动机器识别。射频识别系统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电子标签和阅读器。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的物品上,当附着电子标签的待识别物品通过读出范围时,阅读器自动以无接触的方式远距离将电子标签中的约定识别信息取出(阅读器可同时读取50个或者以上的标签的数据),从而实现自动识别物品或自动收集物品标识信息的功能。     

  三、系统特点 

     RFID的无线即时远距离读取方式、大容量和高速数据处理能力以及高度的自动化,使它具备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  
    货物,货车等数据可实时于因特网上查对、管理;  
    虚拟库存跟踪;
    系统易于安装维护;  
    数据获取高效,准确;  
    系统实时跟踪人,货物,托盘,叉车,货车等所有物流环节;  
    物流的所有环节和流程都被实时监控。  
    采用RFID技术后,将为企业带来以下效益:
    (1) 节省人工采集数据成本;
    (2) 自动化的仓库管理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3) 减少管理成本和人为差错;
    (4) 更精确的进、销、存控制;
    (5) 增进合作伙伴关系;
    (6) 快速响应顾客需求,扩大产品销售量。

    据自动识别中心会员Accenture咨询公司分析,采用RFID可以:
    * 减少库存10~30%;
    * 库存空间利用率提高20%;
    * 降低劳动力成本10~40%;
    * 加快拣货、送货速度10%;
    * 减少因偷盗、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50%;
    * 增加销售额2~10%;
    * 运输成本降低2~13%。

  四、系统组成 

    阅读器:本系统采用UHF915MHz阅读器,分别为固定安装阅读器和手持式阅读器,阅读器通过天线感应标签,并读取标签内的数据信息。固定安装阅读器对标签读取的距离可以达到八米以内,而手持式阅读器的读取距离为1米左右。 
    1、标签:标签有各种款式,如卡片式,信用卡大小,安装在货车、集装箱上,安装在托盘,货物,包裹上,标签有各种封装形式,可针对性地选择。每个标签拥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D号码,在实际的应用中,它被赋予被安装物件、货物的信息以做识别、读取,并可回收利用。标签可以十分方便地附着安装在待识别物体上。   
     2、管理软件:阅读器在获取大量标签的数据后可以直接接入计算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的端口,即时自动输入系统数据库,由管理软件进行管理。管理软件为网络版,这意味着在全球的任何一台因特网电脑上,管理者或者用户都可以实时对货物进行查验、管理,了解货车的所在位置等。信息上传到一个普通的Internet平台,这样货物端到端实时运动的可视化场景就能获得。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