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华为公司副总裁杨义谈 云计算如何引领我们迈进ICT时代

2011-01-11 10:53:14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对云计算的需要,理由无非是我们所有的人对通讯有来自于内心的本质性需求。什么叫做通信?通讯是说话、是视频、是交流。华为公司一直追求的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关键词: 华为 云计算

  2011年1月9日 由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CIO班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北大CIO班结业典礼暨中国云计算应用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CIO时代网特邀了行业内的知名专家、企业领军人物300余人参与了此次盛会,面对大家最为关注的云计算这一领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下面为CIO时代网整理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杨义先生所作的关于《云计算-引领我们迈进ICT时代》的主题演讲。

  感谢姚老师,感谢北京大学给我这个机会为大家做一个报告。

  华为公司做云计算已经有比较长一段时间。今天上午倪院士在第一个演讲中说的,我们非常赞成,但我们还有另一个观点,云计算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国家,不同社区,都有不同的诉求,对网络、硬件、平台、应用都有不同的诉求。这些诉求如何实现?这不是理论层面的问题,需要实践来挖掘答案。云计算究竟给人们带来什么价值?

  我今天的演讲,更多会从实践应用角度,尤其是华为内部和华为的客户实际的云计算应用和大家进行交流,也是对倪院士非常高屋建瓴的演讲的回应。

  对云计算的需要,理由无非是我们所有的人对通讯有来自于内心的本质性需求。什么叫做通信?通讯是说话、是视频、是交流。华为公司一直追求的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就是通过通讯的方式。通讯既可以是CT的(传统的电信领域),也可以是IT的。随着整个信息系统大规模的发展,云计算被提上了日程。云计算要解决的问题,很简单。第一点,刚才提到云计算解决降低成本的问题,也有很多人在不同领域对比降低成本,不过,这不一定完全准确。当然,因为云计算的硬件和软件能够被重复使用,能够在不同的时间自动识别峰值和低谷,所以它的应用率远远会高于按照传统模式构建的计算中心和数据中心,从这个角度来讲,它大大节省成本。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单一业务的角度来看一个云计算,可能是增加成本的。对于成本,我们认为它一定可以大规模地节省成本,但前提条件是这个数据中心地规模必须足够大、应用足够多,否则降不了成本。

  第二点是方便。我们有很多应用提供给我们的客户,作为最终消费者,我们真的需要WINDOWS、OFFICE吗?不,我们需要的是它们提供的服务,也就是说,你在看影片、编辑文件的时候,你仅仅需要的是当时的服务,而不在乎是WINDOWS、OFFICE还是其他的东西。如果云计算能够给大家提供一种以服务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东西,我相信,这是大家愿意看到的。

  就象开一家公司,在美国开和在中国开的差别是什么?在中国开公司的CEO需要懂财务、IT等各个方面的东西,在中国开公司的CEO都是全能高手。而美国的CEO更多是把主要精力投入在创新,更多的IT或财务类的东西都有其他公司以服务的形式提供,让他们感觉更加方便。云计算提供的第二点就是方便,这个方便不仅仅体现在公司层面,也体现在个人领域。

  比如去年11月份,中国移动的王总来华为访问时,我和他交流了一些云计算的问题。王总当时提出,在中国还有很多地方无法获取信息,就算有ADSL,就算把网络通到每一个村子,但还是无法获取到信息,因为大家不知道怎么用计算机。我提了一个建议,华为有一个桌面云,可以考虑把桌面云叠加到带宽之上,我们来为每一个村的村村通信息提供这么一种服务,王总非常认可。所以,在个人方面,云计算同样可以带来便捷的服务。

  华为公司对云计算的定义比较简单,第一,云平台,第二,云应用。

  云平台是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云应用呢?我们公司内部有人说,云的应用是七彩的,不知道有多少。但是从华为的角度,,大家都知道,华为是电信行业起家的,首先会关注来自电信领域的应用,然后来自个人与家庭的应用,还有一个是来自于企业、行业的应用。云计算是整个华为公司ICT战略的核心,华为公司一直在推“端-管-云”,端,指的是终端,终端这一块其实不是那么简单,除了丰富多样化的终端以外,也包括终端内的芯片。虽然全球开发芯片最好的,是在美国,在欧洲也有一些,实际上,华为公司在芯片领域也投入了巨大资金。为此,华为有一个芯片子公司叫海思,我们在云端使用的芯片,是用华为自己的芯片,自己开发的CPU。华为2010年全球终端发货超过2亿,终端里面使用的芯片90%以上是华为自己的。

  所以,在终端领域,芯片和芯片里的固件会成为终端上非常核心的竞争力。工信部曾经讨论过,我在讨论中提出过两条建议:第一,云计算上来以后,需要注意信息安全、国家安全。第二、云计算上来后,中国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仅在制造业最低端的生产这一块,需要关注前端的研发,关注后端的生命周期,在前端的研发,最核心的,一定要攻克掉最基础的技术,第一个是芯片首当其冲,第二个是操作系统,第三个是数据库在内的中间件。终端较大规模的扩展,这是华为在云计算战略里比较推崇的一块。

  第二块就是网络。大家知道华为公司的网络是全球TOP3,就像刚才倪院士所说的,可以把云放在各个不同的地域,这句话是对的。问题是放在各个不同地域,网络问题怎么去解决。网络问题最核心的就两条:第一条带宽,第二条时延,时延影响在过去并不那么强,但到现在,在云计算里,时延的影响将远远大于带宽的影响。并不是带宽很宽就代表时延非常的小,不是这样的。所以,在网络这一块,华为公司基于自己的实践,在行业内提出了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高密的扁平的网络架构,使得网络更加畅通。第二个概念:网络的需求化,无论在什么地域,都必须把网络需求化的问题解决掉。云计算这块,华为从05年开始研究云的相应技术,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隐忍了很多年。我们认为,一个国家一个公司要进入一个产业,必须要有自己非常核心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来自于技术积累、客户积累、管理积累。我们过去的时间,更多花在打造我们核心的竞争力这一块。

  我希望给大家传递华为的三个观点:1、底层平台非常重要,它虽然在整个投资比重中占得不是很大,但是它决定整个云计算是否能真正取得成功。所以,华为公司推出的大平台,促进资源的共享和节能环保;2、推进业务与应用的云化,华为公司有三大类应用,基本上都是由华为公司自己或者华为公司的合作伙伴一起在做。3、开放合作,构筑共赢生态链。

  我们的云平台,取名叫SingleCLOUD。很核心的一个意思是,大家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去关注里面不同的部件的复杂性,可以非常简单的使用和操作。

  SingleCLOUD提出了几个关键特性:第一个是分布式百万级节点集群能力。大家知道,Google在很多地方一个中心就具有几十万个节点,每一个节点就是一个服务器。这种大型的运营商或服务,对大型节点的控制非常高。但这里出现一个问题,你能够管理大型的数据节点中心吗?如果一个节点,或者100个结点都宕机,能不能对业务不造成影响?华为提出的SingleCLOUD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我给政府提出的建议是,中国在构建云计算服务时,最好不要由各地方政府自己单独做。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地方政府都在谈云计算,都在做云计算,但是中国的云计算缺乏一个统一规划。现在工信部正在做这个事情,要做统一规划,给老百姓服务的云计算中心不适合建设太多太多,这样监管的难度会很大,安全难度会越大。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构建大型的数据中心出来,以这种大型的数据中心为基地,可以辟出各种不同的运营中心。比如说,我曾与中国电信的杨总讨论,说中国电信有8大基地,实际上是八大运营中心,包括音乐、视频等,真正的基地可能只有两个或者三个,可能不会很多。因此,在中国构建云计算时,无论是国家、企业,都需要构建统一完善的规划,而不是零散的投资浪费。

  第二个就是网络。网络虽然可以离散,在物理上可以离散,但是离散的物理上的云计算中心,如何联在一起成为一个大的摞叠中心?这是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极强的网络背景。华为公司在这上面提出两条:第一条,超大容量和无阻塞网络,我们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技术,这些特殊的技术,思科和华为都有采用,包括虚拟化这块。第二个,以太/IP网是云计算基础,尤其是在新的CLOS组网这一块,华为公司投入是比较大的。其实从网络层面角度,不仅华为公司希望这样,因为中国的网络是由运营商来建构的,中国的骨干网建设不需要太多改变就可以满足云计算的要求。除了带宽需要扩充以外,对于中国网络扩充到每一个地域,中国骨干网具体来说,目前在满足不同公司的需求上看来是做得非常不够,我们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提出的云宽带,就是一个跨不同的网络、不同的节点的一个云计算网络解决方案。

  第三个是智能管控。智能管控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简单一些,不要那么复杂,在使用业务时,永远不会下线,除非你想让它下线。其实,从物理上无法达成这个目标,怎么办?只能在软件上下工夫。之所以华为公司从2005年起研究,一直到2010年我们才对云计算进行规模宣传,核心原因是我们花了五年时间在构建什么是智能网络。打个比方,大家知道机房里面有热点有冷点,云计算是否能够对热点进行自动控制?华为公司是怎么做的?华为有两样东西可以获取空间中的热场分布,一个是智能疏风技术,第二个是机器人技术。我们获取到空间热场分布以后,会对机房整个系统监控起来,获取到数据以后会反馈给云计算管理系统,云计算管理系统汇聚以后,再反馈调整业务部署。有些地方特别热,只能说这个业务超负荷,应该把这些业务移到冷点去,温度比较低的地方去。华为花五年时间构建智能管控系统,它不仅仅是对云平台内部系统的智能管控,还包括对物理机房反馈系统的一种管控。这一些属于高性能数据机房的设计,简单给大家提了一下。我们可以给大家一组数据来说明,华为公司内部上了云计算以后,整个能耗节省了71%,仅仅是原来的29%。而且,这个数据目前我们还在优化,因为管控尤其是反馈这一块,还可以下工夫。我们和中国移动沟通过,是否可以到北方去建电信的数据中心,因为在北方,可以利用自然风利用自然冷却的方式,会更好地节省能耗,使得PUE无限接近于1.

  再看看集装箱数据中心,华为公司目前有液冷集装箱技术。集装箱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成本低。以华为为例,内部最早构建的数据中心,大概是在10年前,数据中心的成本非常高,所以采用了集装箱,可以大规模节省。[page]

  下面给大家谈谈业务云化

  电信业务云化,我们的客户提出,能不能够把电信业务打个包放在云上去,为企业提供服务。华为公司提出,Life In Cloud,这个主要针对个人,work in Cloud,针对企业,BOSS in Cloud,针对服务商和运营商。这三个基于云计算应用的云化服务。其实有一些难度,就是,你凭什么规定客户选择你的服务器,很难,同时你也不能限定你的客户选择你的服务器,他可以选择小型机。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把所有的硬件、计算、存储进行云化管理,来支撑电信业务云化,或其他业务云化,这是非常难的。整个云的管理平台对于电信业务的精简,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就是个人、家庭业务云化,把医疗、交通、国家监控这些相应的东西往云上迁移时。我们发现个人与家庭的应用,有千差万别的个性化要求。因此,一个统一的云计算平台如何满足不同应用、不同厂商的要求,比较困难。个人与家庭云化里,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发挥比较大的作用,政府不仅仅要牵头把云整个数据中心的规划做起来,还需要把业务的政策需要制定起来。

  第三个企业业务云化。整个中国医疗行业、IT信息化试点的中心设在上海闸北,闸北的IT信息云化是交给华为公司的。我们把上海整个医疗、卫生行业作为一个大的行业来看。在这个行业里,把目前所有的后台系统全部放在云上面。他们的追求最核心的是两条:第一,医生是健康专家,医生要从复杂的IT使用中解放出来。第二是医院与医院之间是不能互通的,大家有这种经历,在A医院拍的片子到B医院用很难,上海市卫生系统把这一点打通了。在整个上海市,建一朵健康云,只要进入云的数据,就应该被所有医院所认可。我们就做了这两件事,现在闸北这块已经落地,也正在向整个上海拓展,卫生部长到闸北看了健康云以后,准备在全国进行推广。我个人认为,在整个行业业务这一块可能有一些困难,但是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困难。

  这下面介绍一下案例,上海闸北健康云的案例已经讲过。

  我们非常欢迎大家有空去上海,去华为上海研究所看看。华为在内部建了三个云,第一个桌面云,现在已经是1万用户,1万的桌面全部放到云上。华为对信息安全非常严格,云计算上去之前,华为公司有一个专门的信息安全团队,但是上了云计算以后,云计算可对每一个接入端口进行控制。这个团队就解散了,直接转到云安全的维护上。

  第二个是研发云,不仅仅是提供桌面服务。华为把所有的测试自动化,并且放在云上。测试工作在白天,是使用剩余的云的资源,晚上则使用绝大部分的云的资源。从这一块来说,华为的效益大大提升,这是去年开始做的一个事情。华为公司整个研发支撑对客户快速响应,在云计算这一块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朵云,是培训云。华为需要给很多客户和员工提供培训服务,以前的做法是直接访问华为在深圳的总部数据中心,速度很慢。当我们把云和CDN结合起来,上了云计算以后,客户的接入速度提高10倍,在推送视频课程给客户时,基本上可以做到实时。

  这三朵云总结起来,第一,效率更高。第二,这三朵云加在一起的总体成本TCO远远低于传统构建方式,包括能耗。上面我提到过的能耗节省71%,目前还在优化。第三,信息安全。我们经常说云不安全,希望能够把云的安全分三个层次:

  1、来自于网络和数据的安全,这是传统上讲的安全。2、是私密,云计算最大的挑战不是低端安全,最大的挑战是私密性。3、政策法规。就象把钱放在银行,很信任银行一样,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把数据放在网络上,非常信任服务商?这需要政策来保证安全。在第一类问题,华为比较有信心,但是隐秘性和政策性上,需要国家干预,法律法规的干预,同时需要时间的积累。

  整个云在行业里的应用,除了刚才说的华为内部的几个案例,在电信、石油领域都可以进行。归根到底,我们并不是理论构建。我们为什么在内部构建三朵云?所有技术在内部进行试验,所有的创新基于内部的三朵云的创新。大家知道,Google的创新很好,因为他有两个根本性的创新,一是平台,华为内部也在构建这个平台。所有的创新都基于这个平台来做。二是内部非常好的制度、文化。

  这是在云计算领域,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云计算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实践,去把云计算真正的落地,云计算的落地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云计算的使用会非常便捷,华为公司非常愿意和大家携手构建中国的整个云计算的产业。

  在这里,不仅仅是欢迎来自于技术方面的合作,也欢迎高校,比如北京大学,其他的一些公司机构,商业上的合作伙伴,甚至有些情况愿意共同去投资。我们非常希望和大家一起携手,扬帆共进,共赢未来。我相信云计算在信息化上是非常好的转折点,谢谢大家!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qwenf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