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IO > 正文

国家审计署周德铭:信息技术与国家审计业务管理创新

2012-06-20 14:39:31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2012年6月16日—17日,“第六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隆重开幕。国家审计署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周德铭先生发表了《信息技术与国家审计业务管理创新》的演讲。
关键词: 电子政务

    2012年6月16日-17日,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一层阳光大厅可谓是济济一堂、盛况空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指导、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主办、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电子政务中心协办、CIO时代网和锐捷网络承办、北大CIO班和北达软特别支持的“第六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隆重开幕。


    国家审计署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周德铭先生发表了《信息技术与国家审计业务管理创新》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

国家审计署信息化办公室主任 周德铭先生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信息技术与国家审计业务管理创新”。


    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审计遇到信息技术的挑战,也就是在当时的状况下,我们借助于信息技术推进了金审工程的全面实施。国家审计信息化,构成了一套平台、三大系统、三个衷心的框架,使得我们目前国家审计进入了信息化全面发展的阶段。[page]
    进入“十二五”,国家审计的职能,相应的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履行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的政务职能,增强扩展了关注国家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安全、民生资金安全等国家经济安全。那么如何保障国家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应当说是当前国家审计重点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得以实现?非常荣幸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职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像云计算、物联网等等技术,在审计的海量数据分析为特征的动态审计监测、以移动审计为特征的全国统一审计项目组织管理、以保障全国审计业务系统正常运行为目标的审计监控功能等方面都为提升国家审计创新提供了支持。


    我的介绍涉及到云计算、物联网,可以说是目前国家审计信息化一个初步的运用,还没有完整体现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部内容。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为金审工程规划两级架构、覆盖四级审计机关的国家审计数据中心,提供了有效支持。


    在审计署建设的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当中,集中部署了政府预算执行、国家税收、海关征管、金融、投资、企业、社会保障、资源环保、外资运用、经济责任和外经等各类审计数据。目前,专业审计数据实际存储量达到3位数TB,其中更重要的是,专业审计分析模型达到数千个。审计署利用数据中心资源对重要行业进行各种各样的分析,包括历史纵向分析和横向关联分析,在重大审计项目当中体现出显着的成效。包括在2011年审计署组织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2012年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当中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利用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和省级数据分中心,在创新模式方面已经呈现了中央部门的预算执行联网审计,云南省市县地税联网审计,黑龙江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社保联网审计,青岛组织开展了财政地税社保多行业统一平台的联网审计,湖北省全省性项目的审计组织,浙江省数字化审计工作模式,等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我想结合新技术应用做一点汇报。一是物联网技术在联网审计中的创新应用。联网审计业务流程大致包括数据采集、数据转换、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决策和信息报告。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采用了物联网原理的前置数据采集设备,也就是说,省级数据中心对前置进行远程控制,包括数据协议控制、采集启动控制、网关方向控制、转换控制、预警控制、传输控制等等,实际上我们利用了物联网的管理来实现联网审计的数据采集、整理。


    我们利用云计算技术,在联网审计当中进行创新。省级数据分中心实际上可以算是一个规模不大,一个政府的私有部门。刚才提到黑龙江的社保、云南的地税,这是数据采集之后在省级大集中,并且我们组织相应的审计领域对大批数据进行集中的分析,发现了问题,我们分散核查,省市县各自把疑点发到各级进行落实取证。同时回到省的数据中心进行远程分析,再次核实。审计核查之后形成了审计报告,再通过管理系统回到联网审计系统,进行科学的结论。省厅的数据中心,我们把它作为省级的审计云,利用这个云我们可以利用集中的处理和分析,也可以为远程提供进一步的远程分析。然后进行审计结果的统一汇总。[page]
    二是信息技术在全国性审计项目管理模式当中的创新应用。刚才提到了,2011年为了摸清我们国家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国务院要求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这次审计涉及面广、跨度长、规模大。全国30多个省、300多个地市、3000多个县、8万多个单位,37万个项目的187万笔债务。全国动用了中央和地方4万多审计人员,组成了3000多个审计组,审计署组建了审计办公室。审计的结果,用两个月的时间,摸清了全国截止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为10.7万亿元。


    我们信息化的实现,我用图来表示是这样的。在这样的架构下,我们的信息系统通过了现场审计、审计管理,二期开发了交换中心,把数据组合起来实现现场与机关之间的合作,在信息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所有数据全部进入数据中心,经过分析处理向国务院提交相关报告。这样的流程当中,云计算、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已经应用在了其中,4万多审计人员手中4万多台现场运用的计算机,实际已经成为了国家审计中心前端采集和分析的设备。通过机关管理系统的决策,把它集中起来统一指挥,交换中心的信息交换体系可以说成为机关与现场的一个交换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自然会成为一个重要的云。信息流要实现从Internet网通道进入到政府外部,最后进入到政府内部。刚才嘉宾也强调了信息安全非常重要,实际审计业务的流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去年刘家义审计长在向全国人大报告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情况后,对计算机技术在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中发挥作用做了如下评价:组织全国4万多名审计人员,检查8万多个单位,没有信息化,怎么去调动、指挥、保证审计质量。他说这次债务审计结果得到广泛认可有两个原因,根本原因是审计质量有保证,靠得住,同时计算机也是立了功。


    三是新技术在保障全国审计业务系统正常运行中的应用。针对这问题我们也提出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其中比较核心的是审计署利用政务外网构建的四级互联审计专网。为了保证其有效运行,采用了在审计署机关、机构和省级接入点设置业务系统运行状态数据采集前置设备的RILL集中监控管理技术。实际上是对业务系统、数据库、网络接入、安全防护、机房环境等各类信息资产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这样确保国家和省两级数据中心、交换中心和各类应用、各类数据的正常有效运行。保障了2011年全国地方债务审计等大型审计项目的有效实施。


    2012年,按照国务院关注民生资金安全的指示,审计署组织全国近5万审计人员开展了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从今年2月以来在全国各地紧张地实施。现在现场审计已经告一段落。在本月下旬,刘家义审计长将向全国人大报告。此外,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国家审计关注的国家经济运行中潜在风险的预测分析,虚拟化技术在国家审计数据备份中心的应急恢复方面的应用,正在取得显着成效。


    云计算、物联网、计算机仿真等各类新技术在国家审计的业务管理创新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得到了各主管部门、兄弟部门,尤其是各IT企业的大力支持,在这里我一并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yex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