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IO > 正文

消费者效应添CIO烦恼

2008-11-06 09:50:11  来源:信息周刊

摘要: 对于CIO来说,“消费者效应”所带来的并不都是工作效率的提升,随之而来的麻烦也有不少,甚至有些情况下还会让CIO头疼不已。
关键词: CIO

   这些很炫很耀眼的明星数码产品和技术应用,一面世,便赢得了众多拥趸的尖叫和追捧。不仅如此,拥趸们还不断地把自己常用的数码产品带入到工作间。于是,随着这些消费类产品和技术在大众中的普及,水到渠成地,它们便开始向商用市场延伸。这就是人们说常说的“消费者效应”。

  2008年,哪些消费类产品和技术最有可能具备这种效应和潜力?本文对此进行了盘点。

  在IT行业的很多领域,创新产品往往首先在消费电子和消费类技术中出现。比方说,如果你想知道移动计算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你应该多去了解消费电子市场。不管是成本下降,还是性能提升,消费类技术的这些发展趋势会迅速地蔓延到企业应用领域。

  三星电子公司(Sansung )大中华区营销副总裁曲敬东在采访中表示: “有些数码产品,在家庭可能是家用产品,一到上班时间又被用于商业用途,。”而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娱乐及设备事业部中国区市场总监蒋卫东更是表示,商用产品的一个重要的创新动力来源,就是消费技术,或者说是消费类技术在大众中得以普及后所带来的一种水到渠成的向商用市场延伸的动力。纵观市场,消费类技术引领商用市场技术创新的例子不胜枚举,也许我们可以用一个带有点学术色彩的名词来形容这种现象——“消费者效应”。

  消费者效应

  即时通讯(IM)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今它成了我们日常办公不可或缺的典型“商用工具”。用户在选择一款IM聊天工具的时候,已经超越了早先的功能导向,而更多考虑工具的社交属性。比如用户选择微软公司(Microsoft)的MSN时,他们不仅是用来聊天,更是用来维护和拓展人际关系,当然,也包括各种工作关系的维护和业务上的协同作战。

  据微软中国有限公司MSN副总裁刘振宇介绍,近几年,MSN的品牌主张不断更迭演进,从最早的“不和陌生人说话”,到2006年提出服务白领精英和商务人士,目前已经拥有了以白领为代表的1,500万中国MSN即时通讯用户;而2008年推出的“知人.有信”MSN品牌全新主张,则是对MSN这个即时通讯工具功能从个人应用领域不断向商用迁移,再拓展到更广泛领域过程的总结。而在2007年,微软统一通信(UC)解决方案的推出,更是将MSN即时通讯工具整合到了整体解决方案中,为企业整合、协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之一。

  而素来为玩家所青睐的游戏机,也同样有着向商用领域进军的实力,推动着商用领域的创新应用。几年前,索尼公司(Sony)就曾经展示过,利用其游戏机产品PS2(Playstation 2)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在商店和公共场所进行映像演示。近期,外国媒体传出PS3(Playstation 3)网格计算商用化的设想,更是让人大大出乎意料。

  索尼公司的PS3游戏机采用了主要针对多媒体应用的Cell处理器,但由于该处理器具有很强的并行运算能力,其计算能力远远超过了普通的个人电脑,所以它非常适用于科学计算领域。同时,PS3的开放式平台也使得进行科学研究的编程十分可行。如今一些科研单位已经将多台PS3游戏机组成超级计算集群用于复杂运算了。据外媒报道,比起同等计算能力的超级计算机来讲,这种模式的成本要低得多。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赛迪顾问)消费电子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韦玉怀表示,并不排除借鉴PS3的某些创新技术对现有昂贵的超级计算机进行改进的可能性。

  一位在大学从事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管理工作的老师告诉记者,以前,她使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移动)提供的飞信业务和自己的朋友进行联络,这项服务实现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融合。她可以在电脑上通过互联网给朋友的手机发送短消息,不仅提高了输入的速度,而且还是免费的。但后来,她发现把这个工具用在工作中也可以帮助她解决很多麻烦。

  由于她所管理的学生都是上班族,只有非工作日学生才会到学校上课,和在校学生相比,“管理起来要麻烦得多”。例如课程的临时调整通知、节假日的安排等等,以前都是通过电子邮件发出的,但总有一些没有及时看到邮件的人错过了一些课程,或者白白跑到学校一趟而没有课可以听。如果在工作日给每位学生打电话,不仅非常麻烦,而且可能会影响一些学生的工作。不过,在职学生因为工作原因几乎都会随身携带手机,这样通过飞信这种免费服务就可以很好地与学生取得及时联系,不仅不会在工作日影响这些在职学生的正常工作,而且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

  尽管中国移动在去年已经宣布结束飞信业务的试用阶段,正式进入商用市场。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些服务还都是免费的,而且还增加了不少,比如像8人在线会议这样的基于IP的语音技术(VoIP)功能。因此,该教师表示,即使将来这项业务开始收费了,只要费用不高,她也会考虑继续使用。

  另外,面对这种现象,有一些企业的首席信息官(CIO)也正在想办法主动利用消费者效应来改善企业的IT环境。例如,在美国,随着iPod的用户量越来越大,有企业开始将其改造成为一种身份认证的工具,以取代传统的令牌卡。因为员工上班时可能会忘记携带自己的令牌卡,却不会忘记带上心爱的iPod。

  近水楼台

  专注于数码市场研究的赛迪顾问总经理韦玉怀表示,在一些细分领域,所谓的消费者效应体现得尤为明显。大体上,韦玉怀将商用市场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端行业应用,例如军事、航空航天、地址勘探等等;另一类是相对低端的企业级应用。而消费者效应就更多地体现在企业级应用市场。因为企业级市场和高端行业相比,对产品的功能、性能等的要求没有那么苛刻。

  “商用市场与消费类市场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功能要求相对单一,集成度不高,但这些功能在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表现一定要很突出,高端行业尤其如此。”韦玉怀认为。多功能与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存在矛盾的。这就是为什么,手机的照相功能再继续发展,也无法最终替代高端照相机。而之所以说企业级市场更容易被消费类技术渗透,就是因为它在可靠性方面的需求虽然比消费类市场高,但高得又不是很多,消费类技术经过适当改造就能够达到。“企业级市场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被看作是消费类市场与高端商用市场之间的过渡市场。”韦玉怀说道。

  相反,消费类产品的生命周期往往很短,更新速度可谓日新月异。由于竞争激烈,产品可替代性强,促使其产品在功能的花样翻新、外观的时尚性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而企业中大量的员工本身就是这个市场的消费者,他们在消费市场中形成的消费习惯往往会很容易被带入到企业级应用中。例如,企业的员工在家中使用了无线路由器之后,他们也会希望公司也能够部署Wi-Fi网络,让他们享受同样的网络服务。而这种情况则几乎不可能发生在例如军事、航空航天等高端行业或者专业性极强、安全要求高的行业,因为这些行业对其采购的数码产品有着近乎苛刻的性能要求,不是普通消费类产品所能轻易达到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消费类创新都能在市场上存活下来,更不是每个消费类电子技术都能跻身企业级应用之列,但是,这些技术和应用都值得CIO们高度关注。

  CIO的新挑战

  对于CIO来说,“消费者效应”所带来的并不都是工作效率的提升,随之而来的麻烦也有不少,甚至有些情况下还会让CIO头疼不已。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企业的CIO在为即时通讯工具所带来的安全性感到担忧,并且想方设法阻止员工使用这类工具。可是即时通讯使用的潮流已经不可阻挡,大多数CIO还是接受了这种方便的通信工具,只是会在安全等问题上做更多的工作。阿勒·赖利(Alla Riley)是美国一家非盈利机构——纽约市基金会的IT部门负责人,她允许员工在公司内部使用即时通信软件,她认为,只要员工经过培训,企业就不必过分担心安全风险。

  因此,面对消费类产品不断融入办公环境的现状,CIO需要因势利导,不必一味禁止。例如,如今移动设备的功能正在不断加强,企业员工可能会将各种信息存储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而这些数据除了个人信息以外,还可能是企业的保密数据或者登录各类服务器的账户等。针对这种情况,CIO的确需要考虑调整相应的IT政策。

  一家软件公司的CIO告诉记者,为了防止公司软件代码泄露,他一直通过封闭端口等方法禁止公司员工使用即时通信软件,但公司员工大多都是软件开发的高手,他们精通IT技术,普通的限制措施根本阻止不了他们,一旦有一个人突破了某种限制,相应的方法很快就会在公司内部传开,这条限制措施也就形同虚设了。而且,他也很难阻止员工将程序代码保存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

  不过后来他还是发现了一种目前看来相当不错的保护公司程序代码的方法——瘦客户机。采用这种瘦客户机,员工所面对的只是一个用于输入输出的显示器、键盘和鼠标,所有的程序代码都保存在服务器上,客户端没有任何类似USB接口这样的输出端口,而且屏幕显示的都是图形,客户端不做任何运算,IT人员只需要管好服务器就可以了。不仅实现了集中管理应用开发数据和程序,避免了公司内部的信息泄露,而且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即使被截获也不会带来损失,因为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数据仅仅是画面的变化部分而已。尽管这种做法给软件开发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例如多个开发人员共用一个服务器端口,这样就会在某些情况下产生冲突,但是经过努力这些问题最终都解决了。

  该CIO对公司目前的信息安全状况感到相当满意。“除非员工利用自己私人的笔记本电脑直接接入服务器,否则只使用瘦客户机代码是不会泄露的。而这样的情况是比较容易控制的,禁止员工自带笔记本就可以了。”因此,他决定下一步在公司内部大范围推广瘦客户机。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