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零售渠道冲劲十足 PC市场表现坚挺

2008-08-05 08:21:12  来源:计算机世界报

摘要: 各厂商重新定位销售渠道、开辟新市场的举动已显成效,而不断降低的价格以及便携式电脑的采用,也在继续推动全球PC出货量的增长。
关键词: 零售 PC

    各厂商重新定位销售渠道、开辟新市场的举动已显成效,而不断降低的价格以及便携式电脑的采用,也在继续推动全球PC出货量的增长。

    毫无悬念地,宏碁(不包括Gateway)稳超联想成为全球PC老三。据IDC公司初步调查结果, 2007年全年,全球PC总出货量达到2.69亿台,增长14.3%。惠普以超过5050万台的数量稳居首位,戴尔以4000万台的数量位居次席,宏碁以头三个季度的2120万台(不包括其Gateway部门)和2460万台(包括Gateway)名列第三,第四位是联想,出货量为2020万台。

    IDC全球PC跟踪部门主管Loren Loverde说:“厂商着力于重新定位销售渠道,开辟新市场;而不断降低的价格以及便携式电脑的采用也在继续推动出货量的增长。” 而IDC个人计算部门的研究经理David Daoud也表示,“美国市场超过预期的增长率,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几大厂商之间的渠道重新调整,尤其是戴尔和宏碁拓展零售渠道的举动。”

    区域市场全线飘红

    由于零售渠道拓展以及各大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推动了出货量的增长,美国市场的增长率增至近9%。戴尔已渡过难关,出货量增幅超过15%。

    EMEA(Europe, Middle East and Africa,欧洲、中东和非洲)在2007年第四季度增长强劲,这得益于良好的圣诞节销售业绩,以及厂商加大针对消费者和公司渠道的营销力度。笔记本电脑继续带动出货量,增长率大约35%,不过略低于第三季度返校旺季期间的逾48%。近15%的总体增长率是自2006年年中以来增长最快的一个季度。

    继出货量持续一年半下跌后,日本市场在第四季度强势反弹,商业市场方面表现突出,增长率增至约10%,而前两个季度出现约4%的跌幅。日本市场之所以能扭转颓势,一方面归功于一年前市场疲软造成的需求积压,同时也归功于来自惠普和戴尔的坚挺表现。

    亚太区(不包括日本)的增长率继续超过20%,各大市场稳步增长。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出货量在第四季度加快增长,而几个发展最快的市场(包括马来西亚和越南)尽管与年中高峰期相比有所减缓,但增长率仍超过20%。

    戴尔复苏  宏碁快跑

    惠普继续领跑市场,第四季度的市场份额有所增长,但与去年初相比增长减慢。EMEA市场趋缓以及美国市场竞争加剧是两个重要因素,但惠普的增长率仍超过除宏碁外的其他顶尖对手。

    戴尔熬过去年后,开始扭转不利局面。它在美国的15.2%增长率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在全球市场17.1%的增长率,也表明了在国际市场的不俗表现。戴尔在2006年同期曾面临出货量大减的窘境,不过该公司迅速拓展零售渠道,不但提高了出货量,也有助于应对其他领先厂商的竞争。戴尔最近入驻百思买商店,也有望促进公司在2008年的零售销售业绩。

    宏碁在第四季度表现不俗,全球出货量与上一年相比增长60%多,这是由于整合了Gateway,并且继续在许多地区扩大势力。虽然低于在过去两个季度的35%以上的合并增长率,但宏碁和Gateway的全球总出货量加起来比2006年第四季度增长了25%以上。宏碁与Gateway的合并增长率是几大厂商当中最快的,这对合并后公司的第一季度而言算是非常不错的表现。宏碁还取代联想,牢牢巩固了第三大厂商的地位。

    联想连续第三个季度的增长率超过22%,除了亚太区(不包括日本)外,在欧美市场的增长率也超过两位数。联想正在通过直销和分销网络来寻求发展,并且向中型企业进军。虽然随着市场放缓、年前销售增长,保持超过20%的增长率会比较困难,但联想在消费者市场的优势以及亚洲以外地区的增长会使公司继续增长。

    东芝第四季度的出货量增长了19%。虽然这领先于总体市场增长率,但低于便携式电脑总体市场的增长率。在几个市场,总体增长率不如第三季度的表现,不过在EMEA地区仍高于20%——这是该公司的最大市场。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