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推进

2009-11-24 10:03:23  来源:中国信息化

摘要:2008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我国第一部规范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的行政法规。它的施行,标志着政务公开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对于促进电子政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政府信息公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共同组建的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在其官方网站“电子政务标准化信息网”上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定义为:“政府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将政务信息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以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和利用这些信息的活动”。该部门给出的电子政务的定义是:“基于web的政府应用互联网应用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并结合这些技术的实施过程,来强化政府与公众、政府与政府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和服务的访问与传输,改进政府管理水平,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透明的管理和服务。”由此可见,政府信息公开是电子政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2008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我国第一部规范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的行政法规。它的施行,标志着政务公开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对于促进电子政务和政府信息公开的共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考虑到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史已有约20年,在各级政府中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现在政府信息绝大多数产生与运行于电子政务系统中,因此电子政务工作是信息公开工作的基础。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具有诸多有利条件。

    ※ 信息资源来源广,内容多

    实施电子政务工程后,政府信息资源具有数量激增、类型多样、跨地域和时空等特征,信息资源的共享已成为现实。网上信息资源的内容和各类数据库数量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政府机关可通过网络收集到世界各地和国内其它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阶层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教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政府的信息资源。

    ※ 信息资源处理手段现代化

    在电子政务中,政府机关信息资源的处理手段已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光盘、数据库、办公文件处理系统等各种应用系统,将以往束缚在公务员笔记本、各类报表和桌上电脑中的信息资源解放出来,政府公务员可根据需要随时随地方便地调用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同时,借助于网络这个平台,政府的各项政策信息会变得易于存储管理、方便检索查询,并能够快速传播,真正实现了政府信息资源处理手段的变革。

    ※ 信息资源传递迅速,政府决策效率提高

    原来政府信息资源是根据组织结构一层一层、一级一级地传递,这不但会增加协调成本和控制成本,更重要的是政府会因此而无法做出快速反应从而影响政府决策。而在电子政务环境中的政府机关内部,有许多办公软件如文档处理软件、在网络安全认证基础上的电子邮件系统及各种专门业务处理软件支持办公,机关内部的办公事务主要依靠电子邮件来传递信息,会议通知、信息传达、政策宣传、法规颁布、意见协调等均以电子邮件或内部信息共享平台来处理,从而使信息在内部流通的时间和信息交流环节大大减少,加快了信息的流通速度,提高了政府的决策效率。

    ※ 信息资源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有保障

    在传统政府的信息传递中,公文占有较大比重,都是自上而下地传达,且各种会议通知安排往往会通过口头或电话传达,准确性差。同时信息的获取主要来源于由下而上的层层上报的书面材料,而材料的形成及层层上报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影响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度。实施电子政务后,政府部门建有各类办公系统,工作人员可准确及时地了解公文和各种资料的来源,借助流程,对相关事务进行处理。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大大提高。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电子政务工程中的办公系统与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的割裂。这在于,由于缺乏总体设计,导致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电子办公成为“ 信息孤岛”、“烟囱林立”,无法实现从内到外的信息共享。另外,部门内部缺乏相应的体制建设,也难以保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统一框架内的实施。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之一是构建良好的信息交换平台,做到资源的整合应用。通过规范化采集、整合和管理,可以使政府部门在市场、政务公开等方面的信息从孤立的、不成体系的状态,变为彼此关联的信息体系。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构建良好的信息交换平台是提高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实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最终在政府内部的各部门之间推进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建设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的信息公开体系。

    北京市某委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按照“边开发、边试行、边改进”的开发模式,在全市率先研发了与内部公文系统以及外网政府门户网站相对接的政府信息公开系统。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新建信息公开工作管理系统,实现对公开目录范围内信息的统一管理;实现对公开信息各类审核、申请办理等工作环节的流程化管理,并开发与网站信息发布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口。第二,改造原有内部公文管理系统,在公文的办理过程中增加保密审核和公开方式审核的环节,并开发公文管理系统与信息公开工作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实现公开信息的自动导出。

    信息公开工作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有:

    信息采集。支持公文管理系统信息导入和手工录入两种方式采集公开信息。在公文管理系统中,发文办结后文件信息自动导入信息工作管理系统;各处室工作人员通过手工填报的方式录入本处室产生的政府信息,主要包括工作动态信息、法律法规信息、机构职能信息、其他业务系统产生的信息等。

    文件流转。在公开信息保密审核、公开方式审核过程中和公开信息申请事项办理过程中,实现申请信息的网上流转办理,并跟踪记录各事项办理环节的工作信息。

    信息审核。实现对处室录入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核和公开方式审核功能,并具有由处室信息员录入主管委领导批示意见的功能。

    信息发布。主动公开的信息同步导入外网指定数据库中,自动实现外网网站的信息加载,依申请公开信息和不公开信息分别导入依申请信息数据库和不公开信息数据库中。

    申请办理。实现申请信息录入导入功能,根据收到申请事项所属公开方式完成各自的受理办理。实现依申请公开信息和相关工作的单据打印输出及相应的工作流程控制等功能。

    查询统计。实现各类公开信息和流转、审核过程信息的查询,提供按处室、公开类别、各属性状态的统计分析功能,并具有查询结果和统计数据的导出功能。

    监察考核。监督检查政府信息采集、审核、办理、发布等各环节工作,对迟办、漏办或违规等情况进行记录,具有办理超期提醒功能,监察信息可自动导入委内监察系统和人事考核系统,为信息公开工作监察、考评提供依据。

    公文管理系统改造需实现的主要功能有:

    增加委发文件的保密审核和公开方式审核环节。在公文管理系统中,对发文信息新增公开属性、保密属性字段,并在打印的办文单上增加新增属性信息,供领导圈审。

    开发与信息公开工作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口。在公文执行办结操作时,提供填写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分类等相关信息的功能,实现委发文件自动导入信息公开工作管理系统,形成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该系统建成后,实现了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各功能间的互联互通,形成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资源共享。全委各处室产生的公文或信息在公文系统点击“办理结束”后,自动进入公开系统,经属性审核,形成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和非《条例》规定政府信息4个信息库,主动公开信息库的信息又自动导入网站的信息发布管理系统,为政府信息的分类、储备、查询、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撑和便利条件。此外,非公文类信息的公开也改变了以前依靠纸质流转的局面,通过进入公开系统的手工录入系统实现了外网的快速发布,减轻了业务处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公众更加及时地了解、查询政府信息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自去年以来,该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扎实推进、态势平稳,公开的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2009年上半年共生成政府信息1317条,主动公开信息 428条,主动公开率32.5%,月均公开71条。主动公开率和主动公开数量明显上升(2008年5-12月主动公开率16%,月均公开32条)。自去年 5月以来,通过外网政府门户网站累计公开政府信息2484条。网站访问水平稳定增长,截至6月30日,上半年共有1756117人访问了14843903 个页面,平均每天有9702人访问,同比08年上半年增加5.13%。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